尹湛纳希——一位杰出的诗人

来源 :民族文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q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传神好文章,有如风云涌,不能动人心,巧笔有何用!”以文才著称于世的孛尔赤斤·尹湛纳希不仅是十九世纪伟大的蒙古族小说家、思想家、历史学家和画家,而且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尹湛纳希的一生以“笔墨为乐”,先后撰写了《大元盛世青史演义》、《一层楼》、《泣红亭》、《红运泪》等多部长篇巨著,为蒙古民族的文学事业做出了不朽贡献。一八九二年二月二十三日(清光绪十八年壬辰
其他文献
<正> 在新疆少数民族文学中,中、长篇小说这种文学体裁是粉碎“四人帮”后才逐渐发展繁荣起来的。但它一经同新疆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相交融,植根于新疆少数民族人民独特生活的土壤,便绽开出芳香的奇葩、爆发出耀目的异彩——一批具有一定质量的中、长篇小说的出现,标志着新疆民族文学历来以韵文为主的传统结构和格局有了关健
<正> 一凡论及维吾尔人的图腾崇拜,皆言为狼。《新唐书》卷二百一十五《突厥传》云:“牙门树金狼头纛,坐常东向。”《周书》卷五十八《异域传下·突厥》云:“旗纛之上,施金狼头。侍卫之士,谓‘附离’,夏言亦狼也。盖本狼生,志不忘旧。”《隋书·突厥传》则活龙活现云:“其国先于西海之上,为邻国所灭,男女无少长尽杀之。
<正> 今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三十周年。三十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是多么短暂的一瞬!可我们刚刚送走的这三个十年,对于广西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来说,却又是多么不平凡的三十年!新生、起步、困顿、复兴,既充满了欢乐,也留下过悲歌。古人有言:三十而立。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作如是观;对于一个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
<正> 维吾尔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优秀的诗篇和杰出的剧作,构成了维吾尔族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学的主体。从文学发展的一般规律看,文学产生的最初阶段,诗乐舞的三位一体是其基本特征。随着文学自身的演进,三者便各自发展成一门独具特征的艺术形式。而文学的体裁也日趋多样化,诗歌及戏剧文学乃是不同发展时期先后出现的两种文学样式。值得注意的是,维吾尔族的戏剧不仅在诞生之时,与诗歌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在以后的发展中,也时时从诗歌中汲取养料,与之相伴而行,共同展现了维吾尔族文学的美学特征。
<正> 荣祥(1894—1979),字耀宸,蒙古族云硕布氏,土默特旗人,是内蒙古著名的诗人、学者,二十年代即获“塞外文豪”之誉。但对这位卓有成就的少数民族诗人,学术界却论者甚少。笔者不吝疏才,对其作以简要介绍,不经之处,还希就正于大方之家。
<正> 一九四五年的冬天,一位年仅十九岁的文学青年,发表了他的处女作《黎明的红线》。从那时到现在,他以四十多年的孜孜以求,向读者献出了六百多篇诗文和《金达莱》、《母亲的怀抱》、《心灵的地平线》、《长白拾翠》、《人生》等五部诗集,成为我国少数民族诗坛上的一员老将。他,就是年逾花甲的著名朝鲜族诗人任晓远。(一)
<正> 第五届国际蒙古学家大会于1987年9月14日至18日在蒙古人民共和国首都乌兰巴托召开。参加大会的有澳大利亚、英国、美国、西德、丹麦、伊朗、意大利、加拿大、挪威、巴基斯坦、土耳其、法国、瑞典、瑞上、新西兰、奥地利、印度、日本、保加利亚、中国、朝鲜、捷克斯洛伐克、古巴、匈牙利、东德、波兰、苏联和蒙古等33个国家
<正> 一老舍总结他创作喜剧《西望长安》的经验时认为:该剧不但塑造了反面喜剧人物,而且塑造了正面喜剧人物,因而是他在喜剧创作上的一个“新试验”。其实,老舍在建国以后的话剧创作,从《方珍珠》到《火车
<正> 壮族中年作家韦一凡同志,六十年代初便开始发表小说,但真正开始小说创作,则是在“四人帮”垮台之后。他的作品数量不算很多,却一步一个脚印,走着一条坚实的现实主义道路,不断探索,不断前进。从他已经发表的五、六十个作品来看,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其分界线是1981年。这一年韦一凡进了中央文学讲习所,提高了文化素养,开扩了艺术视野,增强了对生活的透视能力与概括能力,明确了作为一个民族作家的时代使命感,更自觉地为自己民族的发展进步而歌唱。
【正】 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9月25日至29日在呼和浩特召开。来自澳大利亚、法国、联邦德国、匈牙利、日本、蒙古人民共和国、挪威、美国、苏联和中国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