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公司透明度

来源 :董事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q5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索尼遭遇黑客攻击后,大多数观察者的注意力集中在“犯罪率与不恰当的领导行为可能增加”的议题上,因为管理者们都不想让自己的私人信件公诸于众。然而,从另一个视角来看待这件事情,这或许是一个关乎公司透明度的极端案例。
  在个人层面,透明度就是隐私。随着大数据与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的隐私正在快速消失;在使用脸谱、推特、优酷、谷歌等搜索工具的同时,人们不经意将个人隐私暴露给聪明的市场营销人员。有多少人使用过网上免费的便利服务?又有多少人曾经收到过莫名其妙的产品推介?
  公司透明度也是大众关注的焦点,并成为了优秀公司管理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希望借助一定的公司透明度来培育信任感与协调性,加快决策与执行。一些公司已经不再由管理者来规定“需要公布的事情”,而是让员工来制定公示信息清单。
  尤其是目前曝光频率陡增的薪水问题,更受到世人关注:到底该不该让员工收入透明化呢?目前,劳动人口的特征在发生改变,年轻员工对薪酬隐私的强调相对较低,而更看重薪水能否真实反映付出,是否同工同酬。支持者表示,公开薪水有利于增加员工之间的信任感,不至于因为薪酬问题而相互猜测、误解,也能更好地根据薪水来择业。反对者则指出,薪水的透明化会导致员工之间产生紧张、对立与嫉妒等情绪,也增加了管理者解决下属薪酬纠纷的负担。
  从提升信任感与生产率的角度来看,到底是否应该公开员工薪酬;更进一步,是否应该让员工来决定公开哪些信息?你如何看待?
其他文献
外部董事制度的灵魂是外部董事占董事会的多数,但如果董事长不让你发挥作用,外部董事也可能成摆设。只有各个层面都认真了,都有规则意识,都讲游戏规则,那自然会大幅提高董事会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十年磨一剑。2005年中央企业开启以外部董事制度为核心的董事会试点(后改称建设规范董事会),迄今10年,从最初的7家到75家,达到央企总数的2/3。在央企专职外部董事吴晓根看来,建设规范董事会整体上喜忧参半,需真信
期刊
连篇累牍的“涨停潮”、天量与巨震时常上演、全民炒股奇观涌现、产业资本操纵与套现不绝……2015年以来狂热的A股市场诸多“牛市病”引人注目。实际上,对于牛短长熊、急牛大熊的内地股市,围绕其间的“赌场论”争论始终难以消散,这一轮牛市似乎也难逃这一标签。市值规模现今惊人、已进行过股改等重大制度变革的内地A股市场,为何始终难以摆脱投机市的痼疾?
期刊
当理赔案件发生时,可跟其他类似人群做比对。在相同的状况之下,用数据分析该案件跟别的案件相比是否存在不寻常的地方,以此发现更多欺诈的行为——引进该系统后的现代海上火灾保险公司,欺诈案件的比例下降了20%  在以网络化和数据化为特征的新经济时代,金融与大数据的交叉融合变得顺理成章且合乎情理。金融大数据旨在从海量的数据中快速获取有效信息以支持商业决策,从而进一步推动金融业发展。大数据将促进商业银行、保险
期刊
国企改革中有力维护在坚持党的领导下所制定的《公司法》、《国有资产管理法》、公司章程等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贯彻执行,也应是各级党组织“加强党的领导”的最大行动体现  2015年6月5日中央召开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简称“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意见》。会议强调,坚持党的领导是
期刊
《压力测试:对金融危机的反思》  【美国】蒂莫西·F·盖特纳著 益智 译  中信出版社 2015年3月  我的职业生涯大多在对付各国的金融危机,比如墨西哥、泰国、印度尼西亚、韩国等国家的金融危机,但这次情况比较严重,是百年不遇的风暴。伯南克、保尔森和我早就制订了一系列对付金融巨头的紧急预案,汇制成《问题资产救助计划》,这是一项7000亿美元的对整个金融系统的干预措施,但我们没有能够终结这场危机。结
期刊
2014年11月,央行宣布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称此次降息目的“重点是发挥基准利率的引导作用,促使实际利率回归合理水平,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这一突出问题”。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个突出问题,此前相关部门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缓解这个问题,例如定向降准、发展民营银行、缩短融资链条等,但效果并未完全达到预期。  但有些出于央行预料的是,降息政策宣布后,票据直贴利率不降反升,银行间7天回购利率也
期刊
政企分开一直是国企改革的核心出路,然而长期事实上存在的行政级别现象,显示这一改革十分艰难。国有企业主要领导保持一定的行政级别,与国企市场化发展的方向格格不入,致使用人机制被严重扭曲,滥权贪腐不绝,公司治理失效,企业很难彻底地走向市场,竞争力和活力提升面临严重束缚。  近十余年来,取消国企领导行政级别文件早以有之,却实践中却鲜有实质性进展。废除国企行政级别究竟难在哪里?该当如何解开症结?  讨论嘉宾
期刊
38岁成为国机集团“少帅总裁”,继而任总经理兼党委书记;董事会试点之际主动提出不兼任党委书记;2012年成为中央候补委员,2014年带领企业位列世界五百强第278位。这就是颇有传奇色彩的央企董事长任洪斌。  主张去除绝对权力,慎独慎微立言立行,任洪斌对央企治理有着怎样独特而深入的思考和实践?他告诉《董事会》,当一代人离开这个企业的时候,留下几千亿的资产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留下一个好的文化。因为这
期刊
不少国有企业目前在形式上已经搭建起董事会为核心的公司治理体系,对外宣称形成了一套授权、行权和相关的监督机制,但在不断曝露的国企高管严重腐败、利益输送、盲目投资、独断专行等现象面前,公众却很难发现公司治理机制力量介入的迹象,部分高管拥有严重超越职责边界的职权,董事会的授权与监督职能形同虚设。  规范董事会制度建设是国企改革的生命线早已有共识,但为何部分建立董事会的国企,治理机制对腐败行为如此无力,公
期刊
人们是如何做出购物决策的呢?商品前置(先看到商品)或者价格前置(先看到价格)是否会对人的消费决策产生影响?神经系统科学家兼哈佛商学院市场营销助理教授卡马卡尔及其同事,对此进行了研究。  实证研究表明,人们先看到商品与先看到价格时,大脑前额皮质的活动方式会有不同。当先看到商品时,需要回答的问题是:“我喜欢这个东西吗?”而先看到价格时,脑海里会响起另一个声音:“这东西值这个价格吗?”  如果消费者足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