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690D高强钢低周疲劳性能及损伤演化规律研究

来源 :工程力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xing22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Q690D高强度钢材低周疲劳寿命及损伤演化规律,本文开展Q690D高强钢母材单调拉伸及圆棒试样低周疲劳试验,标定其Manson-Coffin模型参数,并对其低周循环响应特征展开分析。基于连续介质损伤力学,建立了低周疲劳损伤演化模型,并通过编写USDFLD子程序,将所定义损伤变量耦合至有限元软件ABAQUS中,实现钢材试样低周疲劳损伤模拟和寿命预测。在此基础上,结合数值分析结果,讨论了Q690D高强钢在等幅低周载荷作用下的损伤演化及分布规律。最后,通过已有研究中相关钢材低周疲劳试验数据进一步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Q690D高强钢在低周循环荷载作用下表现为循环软化特征;所建立的模型分析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该方法可实现对低周疲劳荷载作用下钢材损伤演化及损伤分布的有效分析。本文研究工作为Q690D低周疲劳寿命研究提供了数据参考,从连续介质损伤力学角度讨论了钢材低周疲劳损伤演化规律,为钢结构低周疲劳损伤分析提供了技术与理论支撑。
其他文献
核桃(Juglans regia L.)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树种,为了对杂交子代作出早期选择与生产效果预测,为丰富木本杂交育种理论和降低生产推广应用风险提供参考。本实验以‘川早1号’为母本进行控制授粉实验,对7个F1代的生长指标以及光合生理参数进行比较研究。F1代之间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广泛(3.25%~23.67%),尤其是单果重变异系数最大,达到了23.67%。叶绿素方差分析表明:21株子一代间有极
期刊
单向小复合材料拉伸应力—应变行为与块状复合材料十分相似,研究小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对准确表征块状复合材料在不同载荷条件下的力学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SiC纤维束及SiC/SiC小复合材料,通过试验方法对比了单调拉伸试验中接触式/非接触式应变测量方式的适用性,得出了分别适用于两种材料的最佳应变测量方案。使用聚类算法分析纤维束试样测试中的声发射信号,识别出了单丝、少量、巨量纤维断裂时对应的信号特征,可
期刊
目的 采用QuECh ERs前处理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建立四种不同果蔬基质(普通型、高色素型、高脂肪型及高糖型)中33种有机磷类农药残留量快速检测方法,为不同水果、蔬菜中多种有机磷农药同时检测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样品经乙腈及柠檬酸钠-柠檬酸氢二钠缓冲液同时提取,乙二胺-N-丙基硅烷(PSA)、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C18)及石墨化炭黑(GCB)三种吸附剂净化,氮吹浓缩后用
期刊
本研究通过对湖北省兴山县核桃的主要营养成分以及遗传多样性的分析,评价其果实品质与遗传关系,筛选出优株。试验结果表明,XS05 (兴山5号)单果重高达15.75 g;XS56 (兴山56号)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达到88.19 mg/g;XS31 (兴山31号)粗脂肪含量最高,达到86.17%。3个优株(XS05, XS56, XS31)果实在单果重、可溶性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对比核桃果实
期刊
报纸
目的选育高产头孢菌素C产生菌。方法分别以紫外线和加热灭活头孢菌素C产生菌Cephalosporium acremonium 18-U5和Cephalosporium acremonium 18-M6原生质体,并将两种灭活的原生质体经PEG4000融合,从融合株中筛选头孢菌素C高产菌株。结果获得高产头孢菌素C的顶头孢霉融合株Cephalosporium acremonium F20,发酵单位达4 6
期刊
该文对我国核桃种质资源及核桃杂交育种取得的成就进行了综述,并对核桃杂交育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为缩短核桃杂交育种时间、加快杂交育种进程、提高杂交育种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为了降低成本和简化工艺,以SiC-ZrC复相陶瓷单源先驱体(聚锆碳硅烷,PZCS)作为原材料,通过先驱体浸渍-裂解(PIP)工艺成功制备得到C/C-SiC-ZrC复合材料。PZCS先驱体的裂解行为采用TG分析表征,高温裂解产物的相组成、微观形貌及元素分布等通过XRD、SEM及EDS表征。结果表明,PZCS先驱体能够得到ZrC、SiC均匀分散的均相SiC-ZrC复相陶瓷,其1000℃陶瓷产率为53.
期刊
本文探究了在农药残留检测时基质效应的影响。参照QuEChERS法前处理,三重四极杆气质联用仪测定,考察9种不同果蔬粮样品中35种农药参数的基质效应影响,找寻适配性高的基质。结果表明,以白菜、青菜、青蒜(1∶1∶1)的混合基质为基准基质时,对于所测试的其他样品基质中的农药有着较高的适配性,弱基质效应的农药平均占比在80%以上,强基质效应占比小于10%,可以有效降低大部分的基质效应影响。
期刊
数字技术体系的形成以及数字文明社会的到来意味着数字生产力的产生。数字生产力是人类运用数字技术处理人与自然界关系以及通过开发数据资源满足人类需求的能力,表现为数字技术与生产力基本要素相融合。与传统生产力不同,数字生产力是通过挖掘数据资源,并借助数据平台作用于生产过程,在为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同时,推动着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构建。这种新型生产力以智力为第一资源、以数据为核心生产要素、以为人类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