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圆圈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o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午下班回家,路经一所学校门口,下班的人和放学的学生交汇在一起,道路一下子显得比平常拥挤很多。
  我无奈地停下车,期待汹涌的人流尽快各奔东西,为我闪出一条回家的路。焦躁中,看到前方路中间卧着一条宠物狗。这条小狗看起来一定是早已失宠,浑身污秽,毛发一绺一绺地粘在一起。它瞪着一双黑色的眼珠,四下张望,许是受伤了,身体动弹不得。街道上车辆来来往往,稍有差池,它就有丧身车下的危险。路上的人们都注意到了这条宠物狗,并意识到这条狗身处险境,但都只是在观望后就匆匆走开了。
  此时,几个放学的女孩从马路边掠过,当其中一个女孩惊异地发现路中间有条小狗时,她喊了一声,几个女孩都停了下来,来到小狗身边,一个女孩试图抱起小狗,小狗果然是腿被车轧伤了,但它并不领情,低声咆哮着,试图攻击靠近它的女孩们。此刻我想,如果我是其中一位女孩的家长,我肯定会阻止自己的孩子去触摸小狗,因为我担心小狗身上会有传染病,甚至会咬伤没有安全意识的孩子。女孩们一下子犯了难,为了防止来往的车辆伤害到这条可怜的小狗,5个女孩背转身手拉手,形成一个圆圈,把小狗围在中间;另外一个女孩,轻声呼唤着小狗,希望把它引领到路边的安全地带。小狗好像理解了女孩们的好意,它竟然真的站了起来,但很快又卧倒在地。它呜咽着,把头贴到了地上,显得非常无奈。打110吧?还是打120?女孩们七嘴八舌地商量,又担心自己在小题大作。看到女孩们手足无措的模样,一个男同学突然出现了,他抱起小狗放到自己的车前筐里:”我爸爸是医生,这条小狗交给我好了!“女孩们如释重负地长吁了一口气,脸上绽放出了月季花般的笑容!
  看着孩子们离去的背影,我为孩子的爱心感动,为成人的冷漠无地自容。大人们习惯用嘴向孩子们灌输爱心的教育,而孩子们却用行动给成人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其他文献
案例:  妈妈刚回家就看见贝贝跪在地上,而好朋友小蒂却坐在沙发上吩咐:“端杯果汁来,把电视打开,帮我捶捶肩……”贝贝一一卑躬屈膝地回答:“是!”虽然妈妈知道这是孩子在玩过家家,但看着女儿来回奔忙的小小身影,心里还是不由得郁闷起来。细细回想,贝贝似乎在交往的过程中永远处于劣势,常常是被指使、受服从的角色,总也轮不到她扮演公主或者领导他人。妈妈越想越不甘,决定插手孩子的游戏,让贝贝也当一回“公主”。谁
期刊
几乎每个孩子都经历过拼命护着自己的玩具、不愿与人分享的时候,这时大人常常会着急、不解:“我们经常教他,要他跟小朋友分享,他怎么就不听话呢?”尤其是在人多的场合或者亲朋好友家,父母的脸上往往会因此“挂不住”——  两岁的闹闹来到比他大一岁的壮壮家玩,壮壮态度严肃地告诉他说:“变形金刚是我的宝贝,你不许玩!”壮壮去闹闹家玩时,闹闹找来一个塑料袋,把架子上的小汽车一股脑儿装进袋子里,然后拖着袋子往外走。
期刊
灌输“等”的概念  学会等待,是耐心培养的重要方式之一。当孩子迫不急待地想得到某样东西时,家长可以告诉孩子:“你可以得到,但需要等一会儿。”  1岁左右的孩子还不太明白“等一下”的含义,他可能指着门含混地说:“去外面。”这时你可以说:“等妈妈把你的奶瓶洗干净、装上水,我们就下楼。”或者:“等你把这小碗蛋羹吃完,咱们就去找小朋友。”妈妈有必要把抽象的“等”化成具体的事情,让他看到:实现自己的合理要求
期刊
每一个父母,无不希冀自己的孩子有好的性格,但你知道吗?好性格源自好的心理。不同的运动项目,对人的心理起着不同的作用。因此,父母不妨根据孩子的性格特征,有针对性地引导孩子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紧张型  有的孩子在幼儿园或刚上小学时,一见老师提问或考试就紧张。针对孩子的这一性格缺陷,应常让孩子多参加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等竞争激烈的运动项目,在你争我夺的赛场上经受考验,可增强心理素质,适应形势
期刊
孩子的玩耍是早期艺术的一种,不需用成人的眼光去剖析.从画里、从肢体上、从歌声中都体现出幼儿心智的发展过程。作为家长,应该让幼儿随意地玩,自由地想;对于孩子的作品,观其过程比看其结果更重要。    讲讲故事  星期六早上,小明没事干,趴在地板上专心地画起画来。妈妈从厨房出来,看到小明趴在地板上就说:“地板多脏啊,快起来,坐在椅子上写吧。”边说边看着小明画的画说:“难看死了,像什么呀,别画了!快帮妈妈
期刊
这次带女儿远游,途径7个省市、抵达6座城市,历时11天,花费近万元。如果您问我收获怎么样?我的回答是肯定的,但同时,我还会自问:带3岁的孩子跨高山、走四方地出这么远的门,花费这么多,大人又这么劳累,真有这个必要吗?收获与付出是否成正比?对一个工薪家庭来说,这些费用是否花在了刀刃上?我多少心存疑虑。  之所以有以上这些疑虑,我认为:  ◎3岁的孩子对一些人文的景点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印象。这次旅行,我发
期刊
孩子都喜欢搞怪,这是他们活泼好动的表现。然而,对于孩子的一些反复出现、甚至不合时宜的“调皮搞怪”行为,父母不能掉以轻心,因为这可能往往昭示孩子患有某种疾病。     常“做鬼脸”  管强是个4岁的小男孩,活泼好动、聪明伶俐,很受邻里喜爱。管强有时候会不合时宜地做些鬼脸,比如时常一副装傻充呆的样子,或者做事时突然中断、两眼直瞪着人看。父母认为是孩子调皮,也没往心里去。可慢慢地,管强做鬼脸的次数越来越
期刊
《小丑鱼》  作者:陈韬 4岁  清远连州市第一幼儿园
期刊
1.今天跟爸爸妈妈去公园练滑板
期刊
李思齐 生日 2008年8月1日  亲爱的宝贝,你两岁啦!你永远是爸爸妈妈最疼爱的宝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