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草种质量认证现状、实施途径与技术瓶颈

来源 :草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pjx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种子质量认证是一种以保障种子真实性和品种纯度为基础的种子质量控制体系,实施种子质量认证对于保证国家良种供应、保障国家食物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回顾和分析我国草种质量控制体系的发展过程与现状,指出逐步推行草种质量认证是解决我国当前草种市场上品种意识单薄、种子质量良莠不齐、种源不清等问题的关键途径.但另一方面,由于土地细碎化程度高、品种真实性鉴定配套技术缺乏、种子认证技术力量薄弱、种子用户对认证的可接受性差等限制了我国草种质量认证工作的顺利实施.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如下建议:1)成立草种质量认证的专门机构,依据我国草种生产实际情况,参照国际标准建立适宜我国国情的草种质量认证管理体系.2)依托科研单位与各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建立草品种标准样品库和品种真实性鉴定标准并实施.3)逐步推广草种质量认证试点,加强草种质量认证试点和认证成效的宣传工作.4)依据草种质量认证试点经验,进一步完善草种质量认证管理体系,并逐步实施.
其他文献
瘤胃微生物区系变化与反刍动物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微生物受宿主、环境、营养、管理等因素的影响,瘤胃微生物在反刍动物的生长发育、生产性能以及健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4种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建立过程与机制,以及微生物区系变化对动物代谢的影响,并阐述了瘤胃的调控技术与机理,为瘤胃调控技术应用、生产性能及健康水平提升、环境减排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