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工作中负效应的心理因素初探

来源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beizhu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人们的行为总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这些行为在主、客观因素的作用下,有各种不同的结果。其中有些行为达到了予期的目的——心理学上把它称之为正效应;有些行为却事与愿违,产生了相反的结果——心理学上将它称之为负效应。在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中,也存在着正负两种效应,产生这两种效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试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负效应的现象作个初步探讨。一、心理环境因素人的观念的产生和形成决定于个体行为同特殊环境的联系,以及伴随着行为的情绪体验。
其他文献
<正> 许多学生都会就自己所学的专业产生各种各样的思想认识问题,如何进行专业思想教育,不仅关系到高校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也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和社会对各种专门人才的要求。
弓形虫病是由弓形虫寄生在人和多种动物体内所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它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随着近年来兴起的猫狗宠物热,我国的弓形虫感染者及病人逐年增多,尤其是育龄妇女,妊娠
为了更好地服务三峡工程建设,1997年开始,按照卫生部制定的“三峡工程防病预案”和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制定的“三峡工程坝区及库区疾病监测方案”开展了传染病监测工作,现将1997
1引言和定义一个地区、一处人群,在短期内结核菌感染和病人数异常增多,即为结核病暴发流行.异常增多的人数大多在1~2位数.
<正> 分层次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基本原则。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强调教育的统一性而忽视层次性,比如在教育内容上,往往只有总体安排
2002年9月26~30日,黄梅县停前村小学发生一起疑似“流感”(后经调查确认)的暴发流行,五(一)班57名学生中,4天内19名学生先后发病。经处理后学生迅速恢复健康,其余班级未见类似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