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苦求乐的人道观,至公至平的大同路——康有为《大同书》再解读

来源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fei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人道就是依人为道.依人为道就是去苦求乐。康有为《大同书》认为.去苦求乐不仅是人天生的普遍的平等的本性,而且是人类社会进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只有变法维新,明男女平等各自独立之权.并遵循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的进化阶梯进至大同社会,人类才能去苦难至极乐。
其他文献
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自然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这种重要性一方面体现在语文教学中本身就有写的教学要求上,另一方面体现在学生专业学习的需要上。面对职业中学学生的实际,怎样的写作教学才是有效的,这是一个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因为职业中学的学生语文基础本身就不是很强,写作意识与能力更是薄弱,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遵照原来的写作教学思路,那就不会收到什么明显的效果。而要拓展出一条新的写作教学的途径也不是一件易
现代企业间的合作已带有突出的网络化特征.组织网络是我国企业融入并立足世界经济的现实选择.在关注网络组织利益同时,对网络组织风险也要有充分认识,并加以有效控制.基于企
【摘 要】要恢复高中语文的中流砥柱地位,语文老师应该在高考命题、平时授课等环节树立大语文教学观。走出高中语文的囧境,需要语文老师们上下齐心,“学”“考”一致,投入到丰富多彩的“大语文”课堂中去。  【关键词】高中语文 囧境 区分 “学”与“考” 大语文     高中语文,日渐受排挤,不复初中、小学的核心地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前有英语的“时尚”挤兑,后有综合的“强势”压迫,长期以往,语文
陶行知先生在上海大厦的一次题为《创新教育》的演讲中提到这样一个场面:学生们很活跃的去找寻知识,解释困难,贡献他所求得的知识,先生不过站在旁边的地位略加指点而已……这是何等理想的境界啊!放眼我们的课堂,教师说得一身劲,学生听得一头闷;或者即使有活动,但活动设计不到位导致学生想动却动不起来;更有甚者,课堂气氛热热闹闹,学生却一无所获。这些现象比比皆是。那么如何让我们的孩子动起来,学生的活动与教师的活动
我国目前大学生德育和素质教育中存在着品德教育缺失问题,所以,正确认识品德教育与德育以及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充分发挥品德教育的育人功能,增强道德认知教育实效,形成道德情感培养
珠三角民营企业产业演进建立在高度发达的产业配套基础上,地方产业政策应该与集群内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特征相匹配,明确的主导产业政策能够为企业集群化成长提供稳定的制度保证
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2005级新生为调查对象,分析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显示:(1)新生自我认知不够健全;(2)学业进展过程中出现“焦虑”,(3)社会适应能力欠佳。要解决以上问题可以从
在这里,我们将中学语文示范课、观摩课、研讨课等统称为语文公开课。人们开设公开课的目的是为了体现正确的教学思想,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寻求符合教学客观实际的模式,以提高教学效率。笔者有幸多次聆听过其他老师的公开课,深受启发和教益。笔者认为,中学语文公开课教学的要点应当有以下几条:  一、具有科学性  科学性首先体现在所设定的公开课课堂教学目标与单元教学目标的关系上。公开课课堂教学目标必须是单元教学目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