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地铁施工技术的分析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ywy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也随之增多。本文通过对我国城市地铁工程施工技术的介绍,分析和阐述了在城市地铁施工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及相应的有效解决办法。
  关键词:地铁;施工技术;分析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city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underground space has increased. Based on the subwa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our country city introduction, analysis and discusses some common problems in city subway construction and the corresponding effective solutions.
  Keywords: Subwa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alysis
  中圖分类号:U23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地铁隧道施工技术分析
  通常在地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地铁区间隧道宜采用明挖法,但对社会环境影响很大,仅适合在无人、无交通、管线较少之地应用。现在多采用盾构法和浅埋暗挖法。浅埋暗挖法是一种适合不同断面、造价偏低、灵活多变的施工方法;盾构法在较软弱、富含流砂之地、断面不变的区间应用,设备一次性投入大,但施工速度快,是今后应推广的施工方法。
  1.1明挖法
  明挖法是从地表面向下开挖,在预定位置修筑结构物方法的总称。明挖法的结构形式一般是纵向连接的箱形结构,中间构件多采用柱结构或者壁结构,断面形状多视隧道的使用要求而定。
  明挖法施工场地一般在地下水面以下,所以施工时需要先降低地下水位,这个工作一直要持续到地下结构完工进行回填土时为之。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集水坑排水降水法,即沿基础坑底范围外开挖排水沟,沿排水沟每隔一段距离挖一个集水坑,地下水通过集水坑、排水沟排到外部区域;另一种方法是井点降水法,根据不同的排水原理可以分为轻型井点、深井点、喷射井点、真空井点、电渗法。明挖法最关键环节的是边坡的支护形式,根据支护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敞口放坡、型钢支护、灌注桩支护、土钉支护和混凝土和钢结构内支护等,不同的支护形式的花费不同,工期也有很大差异。完成降水工作和边坡支护后就开始进行土方开挖,对建筑结构进行安装,做适当的防水工程,最后是土方回填,恢复上部原貌。
  1.2盾构法
  盾构法是使用盾构机械,在围岩中推进,一边防止土砂的崩塌,一边在内部进行开挖、衬砌作业修建隧道的方法。
  盾构法在国内外施工中应用广泛,其优点主要包括:
  (1)施工费用受埋深影响小,盾构推进、出土、拼装衬砌等主要工序循环进行,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高,易于管理,劳动强度低;
   (2)除竖井施工外,施工作业均在地下进行,不影响地面交通,具有良好的隐蔽性,噪声、振动引起的公害小;
   (3)隧道穿越河底、海底、建筑物地下群时,可以不影响航道通行和地面建筑的正常使用;
  同时,盾构法的不足之处在于:
  (1)不能完全防止盾构区域内的地表变形,特别是在饱和含水松软的土层中,要采取严密的技术措施才能把下沉控制在很小的限度内;
  (2)通常每台盾构的经济掘进长度为500到1800m,工程对象规模较小时,工程造价相对较高;
  (3)盾构一次掘进总长度L>2000m时,盾构各部位将会产生严重的机械磨损;
  (4)盾构施工中采用全气压方式以疏干和稳定地层时,对劳动保护要求较高,施工条件差,目前多用局部气压代替;
  进行盾构施工时,先在施工段的起始端和终止端各建一个工作井,作为盾构的安装和拆卸工作。将盾构部件吊装进起始工作井,盾构在工作井中安装就位,依靠盾构千斤顶推力将盾构从起始工作井的墙壁处推出,此时千斤顶的反力通过临时组装的管片或者钢制后背传给后面的竖井壁或围岩,盾构在地层中沿着设计轴线推进,在推进的同时不断出土或出泥,同时安装衬砌管片,及时向衬砌背后的空隙注浆,防止地层移动和固定衬砌环位置。当盾构沿所定的线路推进到工作井的到达面时,要降低推进速度采用微速前进,结合盾构的推力对到达面的影响,以及从盾构机和到达壁面的空隙中流失土、砂和涌水的可能性,要制定合适的到达方法,最后盾构进入接收工作井并被拆除卸装。需要注意的是,在盾构的过程中,当盾构需要调转方向或者遇到曲率较大的线路,需要设置中间竖井和方向变换井,同时要注意盾构行进过程中反力作用于衬砌上,要根据衬砌构件的强度,尽力发挥千斤顶的推力作用,当采用的推力可能损害衬砌等后方结构物时,应对衬砌进行加固,或者采取一定的措施。
  1.3浅埋暗挖法
  浅埋暗挖法是在距离地表较近的地下进行各种类型地下洞室暗挖施工的一种方法。浅埋暗挖法沿用新奥法基本原理,初次支护按承担全部基本荷载设计,二次模筑衬砌作为安全储备;初次支护和二次衬砌共同承担特殊荷载。浅埋暗挖法强调预支护、及时支护,控制地面沉降,保证施工和周边建(构)筑物的安全。浅埋暗挖法主要靠人工施工,机动灵活,对工程的适应性强,可作成各种结构型式,但其施工速度较慢,在地质情况较差的情况下要采取辅助施工措施。
  浅埋暗挖法主要适用于土质软弱或者无胶结的砂、卵石等第四纪地层中。对于高水位的类似地层,采取堵水或降水、排水等措施后仍能适用。尤其对都市城区在地面建筑物密集、交通运输繁忙、地下管道密布且对地表沉陷要求严格的情况下,修建地下铁道、地下过街道等更为适用。
  1.4新奥法
  新奥法(NATM)是新奥地利隧道施工方法的简称,在我国常把新奥法称为“锚喷构筑法”。采用该方法修建地下隧道时,对地面干扰小,工程投资也相对较小,已经积累了比较成熟的施工经验,工程质量也得到了较好的保证。使用此方法进行施工时,对于岩石地层,可采用分步或全断面一次开挖,锚喷支护和锚喷支护复合衬砌,必要时可做二次衬砌;对于土质地层,一般需对地层进行加固后再开挖支护、衬砌,在有地下水的条件下必须降水后方可施工。新奥法广泛应用于山岭隧道、城市地铁、地下贮库、地下厂房、矿山巷道等地下工程。
  1.5钻爆法
  我国地域广大、地质类型多样,重庆、青岛等城市处于坚硬岩石地层中,广州地铁也有部分区段处于坚硬岩石地层中,这种地质条件下修建地铁通常采用钻爆法开挖、喷锚支护。
  钻爆法施工的全过程可以概括为:钻爆、装运出碴,喷锚支护,灌注衬砌,再辅以通风、排水、供电等措施。在通过不良地质地段时,常采用注浆、钢架、管棚等一系列初期支护手段。根据隧道工程地质水文条件和断面尺寸,钻爆法隧道开挖可采用各种不同的开挖方法,例如:上导坑先拱后墙法、下导坑先墙后拱法、正台阶法、反台阶法、全断面开挖法、半断面开挖法、侧壁导坑法、CD法、CRD法等。对于爆破,有光面爆破、预裂爆破等技术。对于隧道初期支护,有锚杆、喷混凝土、挂网、钢拱架、管棚等支护方法。及时的测量和信息反馈常用来监测施工安全并验证岩石支护措施是否合理。防水基本采用截、堵、排等几种方法,其中在喷射混凝土内表面张挂聚乙烯或聚氯乙烯板,再灌注二次混凝土衬砌,被认为是一种效果良好的防渗漏措施。
  2地铁施工中的辅助工法
  城市地鐵施工中,辅助工法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技术,有时甚至涉及工程的成败。采用辅助工法的主要目的是为工程主体顺利施工创造条件,或出于工程安全考虑,或为保护建、构筑物等。目前采用的辅助工法主要有:
  2.1降水(和回灌)
  有井管降水、真空降水、电渗降水等,北京及北方地区多采用基坑外地面深井降水和回灌,也有采用洞内轻型井点降水;上海及南方地区则多采用基坑内井管降水,也有采用真空或电渗降水。
  2.2注浆
  主要用于止水或加固地层,以防坍陷沉或结构治水。注浆方式主要有软土分层注浆、小导管注浆、TSS管注浆、帷幕注浆等,注浆材料有普通水泥、超细水泥、水泥水玻璃、改性水玻璃、化学浆等。
  2.3高压旋喷或搅拌加固
  主要用于地层加固,如采用浅埋暗挖法或矿山法施工的隧道局部特别软弱的地层或有重要建、构筑物需要特殊保护时采用,盾构法隧道的始发和到达端头常用高压旋喷或搅拌加固,联络通道也常用此法加固地层。近年来也开发了隧道内施作的水平旋喷或搅拌加固技术。
  2.4钢管棚
  用于暗挖隧道的超前加固,布置于隧道的拱部周边,常用的规格主要有:42mm直径、4―6m长,108/159mm、20―40m,前者采用风镐顶进,后者则用钻机施作。近几年来也有采用300―600mm直径的钢管棚,采用定向钻或夯锤施作。管棚一般都要进行注浆,以获得更好的地层加固效果。
  2.5锚索或土钉
  预应力锚索主要用于基坑维护结构的稳定,以便提供较大的基坑内作业空间。
  2.6冷冻法
  主要用于止水和加固地层,多用在盾构隧道出发、到达端头、联络通道和区间隧道局部具流塑或流沙地层的止水与加固。
  3结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提速,我国许多大中型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计划,也快速地付诸实施,它极大地拓展了城市的区域范围,缩短了物流、人流和信息流的消耗时间,提高了城市公共交通的效率。社会迫切等待着地铁的发展,而地铁的发展又必须有新的施工技术做支持。为此,我们在现实所有技术的基础上加以有效的借鉴,对国内外地铁施工新技术进行比较,探讨了新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阐明了注意事项和未来规划,对以后城市地铁的飞速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夏明耀.地下工程设计施工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罗富荣.地铁区间隧道的信息化设计,地铁建设新技术,2009
其他文献
摘 要在现今的电力统计工作当中,存在着许多方面的问题急需要进行改善和解决,以求达到更高的统计质量和标准。文章将就这一方面的内容展开深入的分析和探究,详细的阐述了电力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并且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措施和方案,力求从实际的角度出发,加强工作的质量,更好的为社会和人民服务。  关键词电力统计;对策方案;探究;统计工作Abstract:In the power of stati
期刊
[摘要]随着国家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彻底转变,工程施工单位越来越重视工程索赔工作,本文根据"南林高速公路七合同段"工程索赔运作过程,简单介绍了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索赔及管理程序关键词:市场经济;工程施工;索赔;管理[Abstract]Along with the change of state planned economy to a market economy, the construction
期刊
【摘要】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加强施工质量控制,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于施工管理要注意加强,使质量意识不断强化,从原材料的技术测试到检查监督,都要全身心投入,以科学合理的方法,精心于施工项目,改善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笔者主要对市政道路建设质量控制进行了一些分析,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Abstract] In municipal road
期刊
摘要:本文为提高工程造价管理质量,对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和如何促进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的实施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造价管理; 全过程Abstract: This paper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cost management,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strengthen the
期刊
摘要:  生态语言学是由生态学和语言学相结合来研究语言和语言学习的科学,为研究语言现象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新视角。目前,诸多高校普遍开设了口译课或者正对口譯教学开展研究。高校中存在着不同于其他场合的特殊的外语和口译学习生态系统。本文以生态语言学的视角对于高校的口译生态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口译课堂应打破传统教室内进行教学活动的限制,整合高校语言资源,以更好更快地提高学生的口译能力。  Abstract: 
期刊
摘要: 从建筑规划、平面布置、围护结构及其他综合措施等方面, 探讨了民用建筑设计的节能设计技术。  关键词: 节能设计; 建筑规划; 平面布置; 围护结构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from the aspects of construction planning, layout, structure and other comprehensive measure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控制分析,具体阐述了内部控制的重要意义以及内部控制出现的问题,并结合实例对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提出具体的措施。  关键词:内部控制;风险分析;措施Abstrac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internal control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expounds the significance of
期刊
摘要:作者根据多年对建筑设计的工作经验介绍现代建筑设计新方向,并对现代建筑设的具体方法与要素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具体方法;新方向;建筑设计;现代建筑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years of work experience in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the modern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the new dir
期刊
摘要:消防站布局是消防规划的重要内容,可以通过责任范围进行评价。本文利用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的交通规划软件Transcad建立消防站责任范围模型。并以深圳市松岗街道消防规划为例,评价消防站布局的合理性。  关键词:Transcad ;GIS ;消防站;责任范围;布局Abstract: The fire station layout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工业建筑外表皮已不能满足当今以人为本的发展要求,本文以北京高井热电厂燃气热电联产扩建投标工程为例,从主厂房体块体系、厂前附属建筑物设计及景观设计等方面入手,对该燃机电厂的建筑艺术设计进行了探索和分析。所述的方案设计,不仅美化了电厂环境,还大大提高了建筑布局的合理性,为电厂员工提供优美、便捷、舒适的工作环境,也为同类设计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