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银行产业需多方护航

来源 :中国计算机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guoqiangs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我国各家商业银行的电子银行业务取得了快速发展,不少银行相继成立了电子银行部,把电子银行作为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其业务范围主要指通过手机、电视、电话、电脑、ATM等电子渠道向客户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业务营业额已在我国商业银行各项业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另据统计,2005年工商银行个人客户通过ATM进行存取款和转账交易金额达5326亿元,通过POS直接刷卡消费和转账aa的交易金额5150亿元,而个人通过网上银行进行汇款、付款和转账的交易金额已首次超过ATM和POS,达到6108亿元。
  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2005年该行电子银行业务快速协调发展,实现电子银行交易额46.7万亿元,比2004年增长22%。其中网上银行交易额实现42.2万亿元,比2004年增长24%,市场占比继续保持同业首位。通过电子银行渠道完成的业务笔数达36.5亿笔,占同期全行业务量的26%,较2004年上升了5.8个百分点。这就是说,客户有1/4的业务不用再到银行柜台来办理了。
  纵观国内电子银行业务这几年来的发展,可以发现,电子银行的优势已经越来越明显。从经济效益上讲,电子银行能够有效分流柜台压力,节省人力、物力,大大降低经营管理成本,从而达到增收节支的作用。据一些银行内部统计数据显示:传统银行的经营成本往往占经营收入的60%,而电子银行的经营成本仅相当于经营收入的15%~20%。两者相比,电子银行极具优势。
  但是,在电子银行业务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作为新生事物,其在发展过程中遭遇的阻碍因素也很多。
  
  发展中的阻碍因素
  
  目标客户群体范围有限
  在我国电子银行业务中明显存在高低端客户比例失衡、客户资源不容乐观等问题,客户结构亟待调整。目前虽然人们已经广泛接受网络这一事物,但对于网络及网络安全性的认识还不足,因此电子银行业务目标客户群体面仍较窄,个人客户主要集中在20~35岁、收入较高、受过良好教育、愿意接受新事物的群体中,但依然无法一网打尽真正的高端客户。企业客户由于相对比较重视,拓展则比较容易。但是普遍存在一定的地域性限制,并且目前大量占用银行柜台资源与人力资源的低端客户仍不能或不愿接受网上银行业务,要全面实现规模经济仍需假以时日。
  
  管理工作比较薄弱
  
  从经营运作层面上来看,电子银行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业务分散在多个部门之中,如科技、银行卡、会计、个人业务、机构业务、公司业务等,如果缺乏一个专门的部门对其进行统一的规划和指导,将很容易造成电子银行在业务拓展和管理控制上各自为政、管理职能分散的局面,使前台操作与后台控制、业务营销与技术支持、产品经理与客户经理间难以协调,导致业务难以上升。目前,国内许多银行的电子银行系统在立项、开发、管理和风险控制等方面都缺乏一套完整、系统的制度和方法。
  
  产品与功能需进一步完善
  
  在现有的电子银行业务中,许多银行存在经营特色不足、产品业务覆盖面不广、产品功能与便利性不强、以及且注册手续复杂、客户等候时间长、操作不便、银行专业术语难懂等问题。例如,电话银行操作起来相对繁琐,语音报读菜单冗长,造成客户不必要的话费浪费,影响了客户的使用热情。网上银行虽具直观性强,但因熟练使用电脑的客户人数相对较少,普及与推广十分有限。同时,频繁改版、升级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使客户产生陌生感,甚至导致客户流失。
  
  安全防范技术有待改进
  
  我国大多数电子银行业务采用的证书认证机制,应该说是比较先进和安全的,至今尚未发生过这一方面的重大问题,但是其安全的使用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客户方便性。而有些采用简单的SSL加密模式的电子银行业务,虽然方便了客户使用,但由于无法保证交易过程中的身份识别、交易数据和其他记录的安全性,又产生了很大的安全隐患。与此同时,银行还要确保业务系统不受黑客侵犯等外来风险攻击,及降低内部技术人员和业务人员方面的人为因素风险。
  
  缺乏信用体系支撑发展
  
  我国至今尚未就电子银行业务建立统一的信用体系,严重削弱了电子银行在电子商务中电子支付的作用。以目前网络上盛行的B2C业务来说,由于客户传统意识上更加信赖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方式,而信用体系的缺失,促使用户对预付款后收货或货到付款两种方式,都存在一定的信任危机。
  
  银行间缺乏良好合作
  
  随着电子银行业务日益被客户接受,业务范畴逐渐扩大,在认识到电子银行业务重要性的同时,各商业银行都积极拓展自身的电子银行业务,但是在拓展的过程中,各银行的网络建设缺乏整体规划。不但银行与银行之间的相连性和兼容性存在很大的问题,甚至连各商业银行自身的统一性都不尽如人意,总行与各地分行在系统上不统一,分行之间、总行和分行之间互联性都较差,甚至存在总行网上银行和分行自建网上银行冲突的现象。
  
  多渠道促产业发展
  
  面对诸多问题,我们需要通过多种渠道来保障并推动电子银行产业的发展。
  第一、加强信息系统基础建设依据银监会最新出台的《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电子银行安全评估指引》(以下简称“指引”),从多方面入手,强化电子银行业务的信息系统建设。首先商业银行应制定新的电子银行技术风险管理策略,对建设电子银行的技术方案进行科学论证,确保信息技术安全可靠,电子银行系统设计严密、功能完善、运行稳定。其次应加大电子银行安全技术投入,提高通信网络带宽,建立灾难备份与恢复系统,增强电子银行抵御灾难和意外事故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在数据集中下功夫,不但要保证银行自身业务数据畅通,还应强化银行之间的数据对接,确保用户使用电子银行业务的便利性。
  第二、控制内外风险,建立统一信用体系 与传统柜台业务相比,电子银行业务由于其独特的虚拟性和广域性,在为客户提供高效便捷服务的同时,银行也要面对来自外部、内部的各种风险,并因此导致客户对电子银行业务存在信用疑惑风险,只有在控制好外部入侵风险、内部员工人为风险以及客户道德风险的基础上,才能确立统一的信用体系,促进电子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
  第三、监管银行实施跨行协作建设 在银行卡发展的历程中,由于缺乏国家统筹机构有效监管,造成了一段时间的无序竞争,导致许多系统的重复建设。现在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与银行卡业务早期发展阶段很相似,几乎所有商业银行都处在加紧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在相互竞争的同时银行间缺失协作显而易见,这从各行网上银行使用的证书就可以简单的比较出来。因此需要银行监管部门全面介入建立银行间的协作建设,将技术规范和业务规范细化,此次《办法》与《指引》的实施将在很大程度上改观现状,但这也只是电子银行产业发展路上的一个里程碑。
  第四、制定并完善相关法规 目前,由于电子银行属于新型的产物,相关的法律法规条文等非常缺乏,电子银行的发展缺乏可以依据的标准。健全的法律体系是防范和化解电子银行风险的重要手段。虽然目前我国已出台了电子签名法,但还远没有形成体系,因此我国应加快立法进程,尽快构筑完善的电子银行法律体系,给电子银行的发展提供充分的法律保护。其次,应加大对金融犯罪的打击力度。我国公安部门要适应形势变化的需要,提高对高科技犯罪的侦破能力。同时电信、金融行业要主动提供相关的信息资料,积极配合公安部门侦破犯罪案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大对电子银行盗窃案件的查处力度,从严从重打击犯罪分子。
  第五、以渠道带动产品与业务模式创新 以往由于受到柜台业务的局限性。商业银行可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相当有限,电子银行的出现,为商业银行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服务渠道。与柜台业务的手工服务相对应的,其业务依赖信息系统得以实现,由机器代替了人工,业务可通过手机、PDA、电脑等终端实现,渠道更加多样化。所以客户通过电子银行应当不但可以获取银行现有的产品与服务种类,还应享受到更具创新的新型产品与业务模式。因此,电子银行应着重通过交易多渠道性来促进后台产品与业务的创新,从而带动业务快速发展。
  除上述外,还应当积极引导客户使用意识,将电子银行业务受众面扩大到各类人群,只有拥有巨大数量的用户之后,才能更好地促进产业有序、稳定发展。
  目前,中国工商银行电子银行业务占其全部业务1/4强。
其他文献
SiGe半导体公司宣布推出纤薄的Wi-Fi系统功率放大器RangeCharger SE2523BU,采用侧高仅为 0.5mm 如纸张般纤薄的全新封装,集成了SiGe半导体业界领先的性能和高功效技术。这种超薄设计更可降低25%的功耗,非常适合于把Wi-Fi功能嵌入到以电池供电的便携式消费电子产品中。  SE2523BU是SiGe半导体SE2523x功放系列的最新型号,该系列于去年推出,迅速获得了市场
摘 要:近年来,毒品犯罪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动向,不但加剧了毒品犯罪侦缉方面的困难,也给毒品犯罪传统治理模式带来了新挑战。检察机关应对这些问题,需要积极主动作为、深度介入参与,综合运用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以及国际司法协助等手段,全面参与毒品犯罪的源头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和末端治理,配合实现对毒品犯罪的全方位多维度治理。  关键词:毒品犯罪 检察职能 犯罪治理 禁毒斗争  近年来,毒品犯罪
体育营销对于不同的企业有着不一样的含义。对于联想而言,TOP计划(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计划)不过是一个证明自己、锻炼自己的舞台。    这是一张企业高等教育入学证书    众所周知,TOP计划的选拔是相当严格的。国际奥委会对TOP伙伴有着严格的甄选条件和程序,要求入选企业及其产品拥有良好的品质和形象,在特定领域内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为了保证奥运会的顺利举行,国际奥委会对企业所提供的产品都要进行非常
5月30日,飞利浦在京召开主题为“智在必得”的2006年7系列商用LCD新品发布会。此次会议飞利浦多媒体显示设备事业部挟“七智”技术而来,一举推出10余款飞利浦7系列商用LCD。    面向行业细分产品    随着消费者对显示器的了解加深与应用环境的增加,消费者的需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相对单一的基本需求向个性化的细分需求过渡,显示器开始发展到第二个阶段,是典型的感性消费时代。消费者的需求相对复
“投影机看的就是画面,就是色彩”。在提高亮度、追求更多功能的同时,关注色彩表现,让投影机画面更清晰、颜色更饱满、锐利也成为了投影机厂商的追求目标。  深耕投影机市场的东芝从调色板技术,到旋彩轮技术、NCE技术,始终致力于在色彩方面不断突破。2006年,东芝投影机推出了全新的NCEII技术,这是东芝在投影机色彩技术上的最新突破。第一代NCE的中文译名为自然色彩增益,是东芝投影机在原来特有的调色板技术
关键字:RoHS 电子产品  “有的厂商已经推迟了对欧盟的产品推广,原本计划暑期推出的新品最早也只能在10月上市,原因在于这些厂商还没有投入足够资源改造生产线,这不能保证他们能够生产出符合RoHS(电气、电子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的产品,这些厂商担心如果贸然将这些产品推向欧盟市场,将会承担巨额罚款的风险。”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SGS)朱晗告诉记者。  2005年1~12月,电子元器
身形纤秀的中国女孩李琛夷设计了具有王者霸气的大块头VAIO VGN-AR18CP;而身材魁伟的日本设计师榆井谦一则设计了巴掌大小的VAIO UX18C,这有趣的一幕出现在SONY VAIO设计师与媒体沟通会上。本报记者就这两款全新产品背后的设计故事,现场采访了两位优秀的设计师。    四问李琛夷    一问:在高清片源并不丰富的背景下,AR系列搭配蓝光光驱的初衷何在?  李琛夷:SONY这款机器搭
日冲商业(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正敏的“谋”,就是手握ML 1190C这柄利剑,利用和神州数码联姻形成的共赢态势,在中国商用针打市场上做到后来者居上。  在很多人眼中,全球的针式打印机市场就如同一片过度农耕的麦田,缺乏活力与明媚的未来。但在中国市场,金税三期工程的推进,使得针打市场蕴藏着巨大的丰收希望。于是,原来的针打强者,纷纷加强在针打方面的投入,试图在针打市场能有个上佳的收成。日冲商业(北京)
就当前网络发展而言,多网融合已是众“网”所归。  而融合的实现也对网络基础建设、信息化建设以及业务应用等多个层面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可预见的未来,网络和通信界将会因此而发生怎样的变革?让我们拭目以待。  时下的网络,无论是基于固网,还是基于固话,抑或基于无线和有线电视等,都在为支撑各种应用而忙得不可开交。就在人们逐渐习惯在网络上实现一切时,统一的应用平台逐渐成为网络及通信界的必然需求。于是,
巡展现场云集了许多代理商和系统集成商,他们对Avaya的智能通信产品S8400和MVE及相关解决方案表示出浓厚的兴趣。  10月19日,刚签约不久的神州数码和Avaya在北京举行 “强强联手,共拓中型企业市场”全国渠道巡展启动仪式,正式揭开了神州数码和Avaya联合进行的面向中型企业通信市场巡展的序幕。  据了解,此次巡展不仅是神州数码和Avaya联手培育市场的重要举措,也是双方为招募二级代理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