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绒服是谁发明的?

来源 :科普童话·百科探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dxpj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冬天一到,我们又要穿上厚厚的羽绒服了。不过,当穿着五颜六色的羽绒服在雪地里尽情玩耍时,你有没有想过,到底是谁发明了这种神奇的御寒衣服呢?
  唐代的鹅绒被
  从古至今,冬天的寒冷就很让人类伤脑筋。为了抵御寒冷,人类最早是用兽皮披在身上当作衣服。汉代时,还有人用牦牛毛织成“大衣”。
  公元889年,正值中国的唐代,一名叫刘恂的官员到广州任职,发现当地人喜欢选用鹅的绒毛,缝在棉布中间,做成被子。这种鹅绒被又软又暖和,特别适合给小孩盖。甚至还有传说,用它来包裹婴儿,就可以让他们晚上不再啼哭,一觉安安稳稳地睡到天亮。
  在世界的其他地方,人们也都认识到羽绒是一种很好的隔热材料。在17世纪的俄罗斯,农民们就经常把鹅的绒羽收集起来,卖给荷兰商人。
  “高贵”的冰岛雁鸭
  到了19世纪,北欧的挪威人发现了一种最适合做衣服的羽绒。它来自冰岛雁鸭。这种鸟在筑巢的时候,会在巢里铺一层自己身上的绒毛,给蛋和幼鸟保暖。挪威人就从鸭巢中采集这些绒毛,制作成羽绒衣服,又轻又暖。
  然而,冰岛雁鸭的绒只能靠手工收集。而且要等到鸟妈妈带着幼鸟飞走,放弃巢穴之后,渔民和农夫才能去海边搜集废弃巢穴里的绒毛。在一个巢里大概只能找到十几克。所以这种鸭绒的价格高得离谱。如果要用它们做一条羽绒被的话,要两万欧元!还不打折!
  窝里放着如此高价的羽绒,当然很容易给雁鸭们带来危险。当时的挪威人已经想到了这个问题,他们非常注意保护这些鸟和它们的巢,避免过度采集羽绒造成这种鸟儿的灭绝。
  确实,羽绒之所以长期没有成为人类的防寒首选,原因就在于制作起来太麻烦。要把一只又一只鸭子、鹅身上的羽绒慢慢收集起来,这得多费劲啊!而要凑齐足够做一件衣服的羽绒,恐怕没有几十只鸭子也不够吧?所以,手工制作的羽绒衣,只有贵族和富翁才消费得起。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们发明出了专门的机器,可以用风力把羽绒从羽毛中提取出来。这才为羽绒衣的制作提供了前提条件。
  “正宗”羽绒服的诞生
  据历史记载,第一个申请了羽绒服专利的发明人,名字叫做埃迪·鲍尔。他的叔叔以前在俄罗斯打过仗。面对着可以把人冻伤、冻死的极寒天气,他急中生智,收集了一些鹅绒塞满外套,用来保暖。
  鲍尔听了叔叔讲述的这段经历之后,就萌生了制作羽绒衣服的念头。但他很快发现,单纯把羽绒填到衣服被子里再缝上,是不行的。因为羽绒很轻薄。人们把衣服一拎起来,它们就会掉下去,堆在一个角里,无法撑起来。
  经过无数次的试验,鲍尔采用了绗缝技法,制成了现代样式的羽绒服。所谓绗缝,就是把衣服缝成一个个“隔箱”,然后再往里填充羽绒,这就解决了羽绒会渐渐沉积到衣服下部和分布不均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穿的羽绒服都是这样一个个的“小面包”组成的。
  鲍尔凭借这个技术,在1940年拿到了羽绒服制作的专利。但是,另外一个问题他无法解决。就是鸭绒有一股臭臭的味道。所以最初制造出来的羽绒服,味道并不好闻。如果不是因为冻得实在受不了,才没人想穿这种东西呢!
  另外,那时的羽绒服用的是普通的布料,解决不了露绒的问题。人们一脱下羽绒服,“哗”,就像天女散花一样,浑身粘的都是绒毛……快变成一只鸭子了。直到70年代,发明了新型的化纤布料,才把这个难题攻克了。从那时起,如果你买到的羽绒服再露绒的话,那就是严重的质量问题,可以要求退换货啦!
其他文献
光有“月”和“年”还不够,因为人类在生活中又遇到新问题了:例如,做饭时,从肉放到火上到烤熟,大致需要多长时间呢?肯定不能从早烤到晚吧?烧水时,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烧热?又需要多久才能烧开?反正绝对烧不了一整“天”……这些都“逼着”人类想办法,把一“天”分成更短的时间来计算。  时间看不见摸不着,怎么分呢?这确实是一个大难题!直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人类才找到了划分时间的“工具”,那就是——影子!原来
我们敲响了石鼓  江水滔滔  听不见江水说话  碧波上  开来刀子一样的小船  船上人说话时  轰隆隆的胸腔里  五脏六腑在颤抖  我仔细察看  石鼓书院里的古人  一身的线条流畅  那是波浪  那是鼓声  江水滔滔  我的身體  隐隐作痒
“啊嚏、啊嚏!”天气变化太快,稍微不注意,就要感冒啦!在现在,这一定是最常见的一种疾病了。但翻开古代的历史书,你可找不到有谁是得过“感冒”的病人!这不是说古代人的身体都倍儿棒,从来不得病。而是在那个时候,中医所列出的疾病名称里根本就没有这个词儿!哎,有的脑筋快的同学一定想到啦,那时的感冒啊,应该是“伤风”吧?  没错,根据中医的理论。人体因受凉而“偶感风寒”,就会出现我们所说的感冒的这些症状。不过
喜欢读历史书、看历史剧的同学可能都知道“伍子胥过昭关”这个故事:春秋时期,楚平王听信谗言,杀了伍子胥的父亲和兄长,伍子胥带着太子的儿子公子胜逃奔吴国,被楚兵一路追杀,好不容易逃到了离昭关不远的一座小山下。这座关有重兵把守,很难通过。伍子胥为此忧心忡忡,睡不着觉,苦苦思索了一夜。到天亮以后,他藏身之处的主人一见他,大吃一惊:“你怎么一夜之间,头发全白了?”伍子胥一照镜子,果然白了头。没想到,这却让他
哈里是美国佐治亚州的一名15岁少年,他一直幻想着自己某一天能进入美国军营,为国家效力,成为战场上的一名“大英雄”。  这天,哈里因为一盒妈妈亲手制作的核桃酥和妹妹发生了争抢。妹妹的哭声惊动了妈妈: “你就不能让让妹妹吗?你都这么大了!”  “为什么她能不劳而获,而我不能?这些桃酥上的核桃仁,可是我陪着你,顶着毒辣的太阳,冒着被摔死的危险,从悬崖边的核桃树一颗颗用竹竿打下来的,连脖子都仰歪了!”哈里
王松是一位数学专业出身的作家,其近作《哥尼斯堡七座桥》的命名借用的一道世界性的数学难题。小说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着知青经历的房地产商人赵聪一天晚上醉酒后突然被绑架,被蒙上眼睛带到一处工地,绑架他的两个人——山羊声音的人与口吃的人却各有目的,山羊声音的人声称绑架赵聪的目的是讨回欠薪,只要讨回欠薪,就放人,但却遭到口吃者的拒绝,口吃者不是为钱绑架赵聪,绑架目的成谜。直到赵聪被警方解救后,才知道事情的
故事中的面包草真是一个好东西,生长周期又短,营养又丰富,人和蟑螂都爱吃!说来也巧,现实生活中也有名叫面包草的东东,跟它同名,营养也很丰富,牛、羊等家畜个个视其为美味佳肴,不过,人类却完全吃不下去的,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啊,故事里的神奇植物面包草纯粹是作者杜撰的,压根儿就没有。而现实生活中的面包草则是一种形似面包的动物饲料。这玩笑可开大了!  是不是有点失望?人类如果真的需要移民到月球,没有面包草
人的身体也有“酸”“碱”之分?没错。在医学上,完全可以用测量酸碱的pH值来测量人体的体液。pH值是指被测量的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数值,一般在0~14之间。当pH值为7时,说明这种溶液为中性,小于7时为酸性,大于7时为碱性。人体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血液的pH值精确保持在7.35~7.45之间,为弱碱性。因此,科学家们认为,这个pH值就是人体的最佳酸碱度。  但近年来,网上流传着一种说法,由于饮食习惯的
在一些人的眼中,极限运动可以说是“玩命”的代名词。而下面这些运动又是极限中的极限,危险中的危险。有的人可能要问,像这样冒着生命危险来“玩”,真的很值得吗?毕竟生命是最宝贵的,应当好好爱护才对啊。嗯,这个问题,最好还是去问问他们自己吧。  火山滑板  这既不是在广场上滑滑板,也不是在马路上滑滑板,而是——在炙(zhì)热的火山上滑滑板!想想看,滑板下就是滚烫的火山灰,稍不小心,就可能被烫伤。而如果你
菜 单  气味难闻的酒水:巫婆秘酿(niàng),午后之死,血腥玛丽  令人作呕的食物:凝结的血,恶鬼的零食盘(毛毛虫,眼珠子,断掉的手指),吸血鬼的鼻涕,人肉叉烧包,烤月夜蝙蝠  注:心脏病、高血压、心理脆弱及胆小者严禁入场,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欢迎参加惊声尖叫万圣节狂欢派对!  本次派对有幸请到了纵横西方多年的诸多鬼怪,小编正躲在桌子底下瑟瑟发抖呢。下面就为大家一一介绍。  狼 人  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