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长三角地区淡水池塘养殖水产品中抗生素残留及对人体暴露的贡献评价

来源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fg12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究我国长三角地区淡水养殖水产品中抗生素残留特征及食用风险,于2019年7—10月采集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福建等5个地区淡水养殖池塘3类水产品(鱼类、虾类、蟹类),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检测水产品中的9种常见抗生素,并根据人体可接受的每日摄入量(ADI)及养殖水产品消费对抗生素暴露的贡献率(CR)分别评价食用安全性和暴露风险.结果表明:9种抗生素均有检出,检出频率范围为38.1%~90.5%,浓度范围为nd~25.25 ng·g-1;估算的每日摄入量(EDI)远低于ADI;Σ抗生素的贡献率范围为<0.01%~29.77%.研究表明,水产品摄入不会对人体健康构成抗生素暴露风险,但食用水产品时,喹诺酮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摄入应引起关注.
其他文献
为探究塑料生产加工造成的土壤污染,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了南方典型塑料生产加工地块土壤中邻苯二甲酸酯(PAEs)和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水平,并开展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PAEs化合物中仅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被检出,检出率为80.6%,平均值为16.0 mg·kg-1,最高值为1300 mg·kg-1,该值是迄今为止我国土壤中检出PAEs化合物的最高值.15种优控PAHs化合物均有不同程度地检出,总检出率为33.1%,检出总量为0~35.4 mg·kg-1,平均值1.7
为明确粮食主产区耕地格局动态变化特征及其空间驱动因素.该研究以下辽河平原典型区沈阳市为研究区,运用变化轨迹分析法、重心迁移模型和景观格局指数,揭示1980—2000年和2000—2018年耕地格局变化特征,并从空间要素角度出发,运用随机森林算法识别不同区域尺度耕地格局变化空间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1980—2000年耕地格局相对稳定,耕地重心向西南方向迁移;2000—2018年耕地流失严重,耕地重心向西北方向迁移,迁移速度加快.2)2个研究时段内耕地变化均具有转入转出双向特征,1980—2000年耕地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