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大学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的探讨

来源 :青年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lyqgf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通过阐述STS 教育的涵义、兴起、发展、现状及实施意义。制定将STS 教育渗透到大学物理教学中去的教学策略。教学策略包括STS教育专题提炼、考虑学生选择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参与性学习等5个方面。
  关键词:大学物理;STS 教育;教学策略
  1STS 教育
  STS教育是一种思想,一种理念,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挑战,是近年来科学教育改革出现的一种新的教育构想。
  1.1 STS 教育的涵义
  STS(即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教育是一门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学科。它关注的是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目的是使科学技术为人类社会造福。它的基本观念是:现代公民不仅应当具有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态度,还应该认识科学与人文的关系,科学与社会、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并运用科学的知识和价值观分析一些社会问题并作出正确决策。[1]
  1.2 STS教育的兴起及发展
  上世纪60年代末,STS教育于诞生于西方发达国家。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引发了如电子技术、空间技术、原子能技术、基因工程等一系列新技术革命。与此同时,严重的社会危机也诞生了,如能源短缺、环境污染、人口增长、生态平衡、公众道德缺失、信仰危机等社会问题。新问题的出现,让人们开始反思,并意识到科学技术的两面性。并提出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在教育领域有实行STS教育已是当务之急。
  STS教育的愿望是培养懂得科技,且正确使用科技造福人类的人才。20世纪60年代末、79年代初,英国、美国正式开展了大学STS课程。并于80年代将STS理念广泛推出。现代科技也给我国带来了同样的社会问题,我国的 STS 教育于1985后开始实施。此后,STS教育课题逐步纳入教育计划,相应的研讨会不断召开,一些高校开设了STS课程并设立了相应专业,STS课程逐步走向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
  1.3 实施STS教育的价值
  STS教育立足于学生终身发展,全面发展以及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发展到课外、校外,结合课程进行改革。当前,国内、外学者已达成的共识:希望通过STS 教育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使学生不仅学习科学知识,掌握技术,而且能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因此,实施STS教育,有利于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促进社会的发展;实施STS教育,为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培养探究能力提供最有效途径;实施STS 教育,兼顾"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打破了传统的科学教育模式,让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学习实践活动,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施STS教育,提倡以为人本,重视科技与社会的兼容,有利于科学的社会价值和人生意义的实现。
  2 将STS教育渗透于大学物理教学中的策略
  STS教育的主题是科学技术教育,包括科学技术本身的教育,还包括增强公民意识、明确社会责任感。要在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渗透STS教育,促进学生科学素质目实现。教育者应掌握最有效的教学策略。
  2.1 提炼STS研究性学习专题的策略[2]
  在大学物理中渗透STS教育中,教师应熟练教材及大纲要求,同时关注实际生活,全面了解物理与生活的结合点,并从中提炼STS研究性学习专题。专题应选择热点问题,考虑问题是否是社会关注的科学技术热点,是否是普通人所关注的物理问题,是否是社会所需求的科学技术问题。应排除物理学难题,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才有可行性。例如:(1)电磁炮、磁流体发电技术、高频电磁炉的物理原理、安全性能研究等课题;(2)天坛回音壁、超声波检测、噪声的危害等课题;(3)光污染的成因及治理,地磁场与电视等课题。将专题渗透在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将来生活科学化,使学生将物理与生活相互融合,进入社会后,成为懂得和应用物理知识的人。
  2.2 注重学生选择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教师提炼研究专题是教学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另外,学生的学习是一种选择性的学习,在各自需要方面,捕捉信息、理解信息方面,以及对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加工及改造这三个方面表现出较大的个别差异。
  STS 教育内容的渗透对学生学习的选择性应予以重视。学生可根据个体爱好、需要及可行性,对STS 内容进行选择。随后,对大量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加工及改造。为了满足学生选择性学习,教师需提供大量的STS 内容,或者针对一个STS 主题提供足够信息资源,以便学生选择、整理和加工能顺利进行。
  2.3 体现学生自主性學习的教学策略
  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指的是学生个体自己确定学习目标,选择STS 内容,调控学习进程,评价反思学习结果。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质疑,可树立科学的批判精神,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教学活动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STS教育提倡社会性的学习。众所周知,从1901 年至1972 年年,共有286 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其中有185 人通过合作研究而获奖的。杨振宁教授也曾指出:"在科学研究中,如果没有与别人的合作与交流,只是埋头钻研,视野不开阔,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就难免有局限性,还容易发生偏差。"[3] 所以在大学物理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合作学习。通过丰富的课堂内外交往活动,培养学生的任务意识、责任感及团队合作精神,强化学生社会交往意识。
  大学物理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以及物质的运动形式及运动规律。物理成果常以定律、定理的形式给出。而且这些定理、定律常以物理学家个人的名字命名,这很容易被理解为该科学的发现是某个人的奋斗成果,但事实并非如此。此时,应将STS 教育思想渗透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向学生介绍物理定律、原理的历史渊源,让学生明白,每一次新的突破都是一个团队甚至个团队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经历多次失败后发现的物质运动规律。进而明白,在科学研究中交流与合作相当重要,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5 发展学生参与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学生主体参与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是一种特殊的活动。学生参与学习,首先要处理好STS内容的讲授与学生接受的关系;其次,要妥当处理整体推进与个别化关系;另外,学生参与中合作与竞争的关系也应处理好。
  STS教育渗透到大学物理教学中,要注意发展学生参与性学习,一方面,要注意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性、差异性和群体性;另一方面,要注意学生参与学习的目的性、实效性,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体验机会和参与时间。对于社会生活中的现象,教师应注意在教学中寻找新视角和新切入点,启发学生进行科学思维,促使学生形成新认识,并揭示现象的本质。
  例如,鼓励学生参与重大社会问题的研究讨论,如光污染、能源危机、噪声污染、就业和失业问题,为学生创造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尝试解决这一系列实际问题;
  在学习了有关能量的问题后(如能量守恒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环境保护相联系,让学生到附近的村庄、工厂调查环境污染状况并根据所学知识提出改进措施;在学习了噪声知识后(机械波的声强),针对本校附近的环境,要求学生调查噪声的来源(如汽车声、街上的叫卖声、居民的鞭炮声等),噪声的物理属性以及噪声造成的危害。这样不但使学生巩固了科学知识与技能,又使学生参与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了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席专秋.STS教育与教学[J].内蒙古教育,2005(3):23
  [2]欧阳虹等.理科教学中渗透STS教育思想的探讨[J].枣庄师专学报,2000(5):74-75.
  [3]邢红军主编.物理o技术o社会[M]. 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86
  作者简介:刘文华,1980.5, 江西科技学院 理科教学部,助教,硕士,主要从事大学物理教学与研究工作。
其他文献
偶发事件是指与班级教育目的初级教育计划无关,而又出乎班主任意料之外突然发生,直接影响和干扰班级教育过程的无关刺激事件.在管理突出(特色)学生偶发事件处理中必须沉着冷
期刊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加强拓展训练的实施不仅是对教学模式的创新,也是改革高校体育课程体系,将诸多学科与体育进行有机的结合,促进体育课程空间的扩大,实现体育课程功能的多样
具有股份合作性质的温岭市统计事务所正式挂牌已经6个月了,作为统计改革中涌现的新事物,通过半年的初步实践,就充分体现出它的优越性。实行统计事务代理,既为企业提供了优质的统
一、树立学生信心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兴趣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信心也是写作的又一个重要前提。开学初,我让每位同学准备一个漂亮的练笔本,告诉同学们这
雷锋精神是以雷锋的名字命名的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雷锋是共产党人的象征,其精神内涵在时代的发展进程中不断传承和丰富着,用“助人为乐、爱国精神、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强调,必须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扎实抓好落实.中小学校如何贯彻落实
摘 要:英语词汇学习中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可行的教学方法可提高教学效果,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本文就词汇学习中存在问题、原因以及词汇教学中需要改进的方面,提出了在英语课堂词汇教学中的多种有效的策略,从而使教师在英语授课中能培养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  关键词: 词汇;存在问题;策略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要想学好语言,必须记忆和掌握更多的词汇,在英语学习中,背单词是最枯燥的,尤其是对英
期刊
城郊村居是城乡相互交融、互有交错的地域.近年来,济南市历下区在建设全省首善之区进程中,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结合历下实际,坚持“以人民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