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理想国》看柏拉图的基本教育思想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n_v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是当政者应该注意的大事,通过教育,当政者可以把人民培养成为事理通达的人。良好的教育和培养可以成为一个国家良性运转的基础与保障,可以成为一个国家的正义性建设和积累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关键词】国家; 教育; 正义【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3-0032-02
  1关于国家的教育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一开始就讨论“正义”的问题,阐明什么是正义,及其与理想国的关系,进而论述教育与个人和国家的关系,并提出教育工作的总目标是建立适应于人们主持正义需要的国家。柏拉图认为,所谓正义就是:“友而善当报以善,敌而恶当报以恶;非为己之利,当供人以利;明哲而多智慧地对待一切人和事。”并且,柏拉图认为,“在任何政府里,一个统治者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属下老百姓的利益,他的一言一行都应为了老百姓的利益”。因此,人们应该把“正义”看作是国家和个人的最大利益和固有特性,并自年幼开始加以训练。
  但是,国家要能成为正义的国家,人民要成为正义的人民,关键还在于“智慧”、“勇敢”和“节制”三者能否成为国家和人民的“固有特性”。那么,一个国家如何才能实现正义、智慧、勇敢和节制呢?柏拉图认为根本的问题是需要良好的国家教育制度作保证。这也就是说要通过教育培养“爱学习和爱智慧”的人,使“一个真正善良的城邦护卫者的天性里,把爱好智慧和刚烈、敏捷、有力这些品质结合起来”。柏拉图把教育看作国家正义与否的决定因素。他认为,教育应当以陶冶人民的美德,训练人民的理性,以适应国家政治统治的需要,实现国家正义,建立理想之国,作为教育工作的总目标。而教育工作,应在于训练人民具有“正义”、“智慧”、“勇敢”和“节制”的品德。在进行高级教育活动的过程中,“人决不靠使用任何感性事物,而只使用理念,从一个理念到另一个理念,并最后归结到理念。”柏拉图把真正掌握理念、接近理念的人称之为“哲学王”,由这样的哲学王统治的国家,便可理性之上,成为真正的理想国。由此可见,柏拉图是从他的理念论的角度和高度来阐述教育对于国家政治起着决定作用的。
  2关于人的心灵发展的教育
  那么,教育对人的心理发展有何作用呢?对于人的心灵本质及其发展问题的看法,这是一切教育理论家论述教育种种理论问题的基础。教育问题,归根结底是如何理解和发展人的心灵的问题。苏格拉底把“爱智慧”和“认识你自己”相结合,从而揭示了人的心灵的本质,即人通过心灵的存在和发展,能认识自己所能认识的一切。人的心灵之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地位,人的心灵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依据,是人的本质所在,凡是人都要凭着其心灵的发展才能真正成为人。而这种心灵的发展,就是指教育。“任何人间之称之为美德的东西”,都是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来增进心灵的发展而实现的。而柏拉图在苏格拉底的基础之上,进一步阐述了“知识”和“真理”的看法。柏拉图认为“学习”就是“回忆”,教育就是使人通过运用思维,回忆心灵中原有的知识,获得真理,是自身富有理性,以善来行事。
  通过教育,人能从可见世界中获得“意见”,从可知世界中获得“知识”。但人的心灵的净化和发展,不能依靠“意见”,而要依靠“知识”。也就是真正适当的教育,要能有效的净化人的心灵,促进人心灵的发展,就不能使人停留在感性认识中,而应使人进入理念的世界,获得理性的认识,直至最后掌握真理。
  3理性教育与人的和谐发展的教育
  所谓的理性教育,就是要注重训练心灵和启发智慧的教育。苏格拉底毕生都在寻找人间的美德,探求如何培养以追求“善”为人生目标的人。他认为,最根本的就是要使人通过教育走上“自我实现”的道路,成为一个有理性的人。这种有理性的人,就是富有品德的人,即具有节制、正义、勇敢、智慧等优秀品质的人。而所有这而优秀的品德,都必须通过合理的理性教育加以训练才能获得。不論天赋好的还是天赋坏的人,都必须受到合适的教育,才能真正成为有理性的人。而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中所谈到的理性,包括智慧、勇敢和节制,以及在这三个要素的基础之上形成的公共道德和善良的德性。柏拉图认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训练人的心灵和培养人的理性。也就是通过理性教育,是一个人能够以公正来处世,以勇敢来应对为难,以理性来思考,从而各司其职,为国家尽自己的力量。柏拉图把理性品质看作是人的心灵最重要和最基本的要素,并且认为要具备这些要素就要学要加以培养和训练,并且把理性教育看作是发展心灵能力和掌握理性知识的结合的过程。
  在理性教育的前一个阶段,也可以说成是理性教育的准备阶段,就是以品格训练为住的全面和谐教育阶段。在这一阶段,需要学习包括音乐和体育在内的基础知识。音乐知识包括读、写、算的教育,对儿童的性格的形成具有巨大的作用,因此柏拉图认为应该严格的审查文学作品,甚至对诗人进行了猛烈的批评。而体育教育主要是对身体的训练,是体格强健,因为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成就的最大保障。教育问题无非在于调整人的身体和精神相互影响的种种因素,使两者互相和谐、协调发展,为青少年品格的形成和进一步接受理性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此外,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教育思想。他认为人的一生都需要接受教育,从孕育阶段的优生和胎教,到早期教育、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以及成年之后担当社会职务后的继续教育,都是确保每个人在国家中能各司其职,从而使国家成为真正的“理想国”的必要保障。
  总的来说,教育并不想有些人在其职业中宣称的那样,把灵魂里没有的知识灌输到灵魂中去。因为知识是每个人灵魂里都存在的一种能力,教育的力量在于引导灵魂的发展,使其转离变动不居的世界,最终实现灵魂从可感世界到可知世界的转向,即从现象世界向理念世界的转向。
  参考文献
  [1]张法琨选编.《古希腊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柏拉图著.郭斌和、张竹明译.《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
  [3]柏拉图著.王太庆译.《柏拉图对话集》(《裴多》篇),商务印书馆,2004.
其他文献
【摘要】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的综合训练环节,重要性不言而喻。文章分析了目前毕业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从提高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师素质等方面提出了提高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质量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土木工程;毕业设计;问题;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S969.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3-0019-01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是在已修完相关专业课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无限通讯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随时随地搜索信息、传播信息,从而慢慢演变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移动
尽管癌症可防可治的观念已有一定普及,但癌症的高发仍在公众中造成了一些恐慌,特别是一部分人对癌症缺乏了解,将所有癌症都看作不治之症,导致人们“谈癌色变”。事实上,癌症
功能高分子属于多学科交叉领域、具有前沿性、边缘交叉性等特点。此外,该课程是高分子科学的热点领域,新颖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课程内容更新快,这都为改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挑战。本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于教育事业的投入日益加大。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教育和管理的方式更为灵活。学生干部,作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 “ 桥梁和纽带”,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工作有力助手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是提高大学生教育和管理水平的重大之举,具有极强现实意义。  【关键词】学生干部;素质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
胃癌是全球高发的肿瘤之一,高度的侵袭转移以及诊断的缺乏是胃癌高致死率的原因。sorcin,也被称为SRI,是一种抗药性的钙结合蛋白,在肿瘤的多耐药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虽然sorcin也
案例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为基本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文章介绍了案例教学法的特点及其在独立学院《基础工程》课程
【摘要】提高课堂效率有助于充分利用课堂的每一分钟,把教学看成一门艺术也有利于学生主动融入到课堂中。本文首先介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定义,然后把课堂教授和电影拍摄像融合,采用比喻等手法从剧本-备课教案-、演员-学生-、导演-教师、场景-课堂等几个方面剖析了如何把握课堂每一分钟,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课堂效率;课堂教学;教学艺术  Classroom teaching of Higher Vocat
【摘要】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随着我国近几年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信息技术的日益进步,要求辅导员必须根据现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从而才能做好新形势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挑战与难
随着现代信息化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对各个领域必不可缺少的基本工具,同时也对高等教育在信息化方面建立了方向。各个高等院校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来提高院校的管理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