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堂案例教学法的体会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教学已经广泛地应用于新课程教学实践中,实践证明,运用案例教学,地理课堂上,学生自主性学习气氛空前高涨,切实显示出地理课教学的特色,符合新课程标准下地理课教学的要求,对于推动地理课堂教学的改革和进一步深化全民素质教育都具有重要意义。
  1、符合地理新课标的要求,体现新教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地理新课标鼓励采用典型案例的方法,使学生理解某些基本的地理原理及地理学的实用价值。新高中地理教材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构建教材的框架,使教材具有鲜明的素质教育方向性。从环境的角度组织教材,把人与环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作为地理教学的核心课题。这就要求在地理教学中加强学生学习地理的认识过程的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依据情境或素材案例,展开创造性思维活动,从而加强了地理的实用价值,有利于培养智能并提高学习效果。
  2、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需要,体现新教材“以生为本”的理念
  案例教学法通常是通过一个或多个案例素材进行教学,在此过程中,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下,依据案例素材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资料、分析处理资料,最终得出结论,以及发表阐述自已的见解、主张。这样,通过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为学生创设有利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活跃了学生的思维,煅炼了学生的恒心和毅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为培养创新性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3、改善学生的地理思维品质
  由于案例往往提供了地理事实材料和情景,学生想要从纷繁复杂的地理要素中抓住核心内容、探索本质特征,需要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案例所隐含的知识要素和基本原理,训练思维的深刻性;同时通过举一反三、引申扩展、迁移模拟、类比评价等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并让学生发表独立见解,提出自己的思想方法和问题的解决方案,以案例分析的多元结果,拓展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因此,案例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地理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
  4、改变教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案例教学改变着单一通道的知识传递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有了更大的自主发挥空间,师生之间有了更多的信息传输,情感交流和意向沟通。在案例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理解,而且还需要表达和交流,有利于形成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案例在研究性学习中,还有赖于小组成员的共同合作,这种方式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学习心理和个体综合素质有着很大的作用。
  5、实现教与学的统一
  案例教学最明显的表征是师生互动,教学同步。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教师负有引导的责任。如何让学生进入问题情景,使用案例是有效的方式之一,因为案例提供了广泛的问题情景和自由的思考空间,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有较大的发挥余地,能较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尤其是探究性案例。
  地理案例往往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时代感,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增强观察生活、联系实际的意识,进一步了解地理学科知识的社会功能与教育价值,充分认识到地理学科知识是终身发展和社会生存不可缺少的基础知识。在地理新教材《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中关于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让学生结合日常生活尤其是在旅行中的感受。从广州到北京,再从北京到乌鲁木齐(坐火车)沿途所看见哪些不同地理现象?登山过程中从山脚到山顶有什么不同的感受?通过联系实际,综合分析,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实现质的飞跃。
  通过案例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深化理论学习,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达到学以致用。但在案例教学中特别注意对案例的选择,一个好的案例能反映地理事像的典型特征和一般规律,并能揭示案例的内在联系和地理原理。通过一年来的地理新教材教学,我发现案例教学在运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和困难。
  案例教学缺乏对概念、原理等概括化知识的批判性分析能力的培养,因为案例中的事件叙述是远离那些抽象的概念和知识的。案例可能使学生形成一些不正确的概括化认识。因为有时某一或两个案例所展现出来的信息非常吸引人,学生也深受影响,但他在这一两个案例上形成的概括化認识,也许远远不能说明事物整体,这样就出现了一种“过度概括化”的现象。
  案例教学的关键是将案例的内容与相关基本地理知识、地理基本原理联系起来,研究讨论其发展变化规律。让学生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规律,举一反三,推此及彼,内化知识,升华学习的能力。
  教师可以对地理案例与学生一起展开讨论并做出评价,指明其中的关键点;也可以进行弥补性、提高性讲解;还可以启发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自我评价、反思;或引导学生换个角度思考,提出发人深省的问题,让学生开阔视野、调整视角,进行深入思考,通过案例拓展,培养学生横向、纵向等创新思维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新课程背景下,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科学地选用案例教学法,以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我们改进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效果,但我们也必须看到案例教学法只是现代教学方法中的一种,要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并不是简单地以一种教法替代另一种教法,而应是多种教法的综合运用,它必须随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的不同而有所侧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其他文献
新课程实施几年来,各校领导及教师对课改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并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得到了各学校和教师的积极回应。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已成为教学改革的突破点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一大难题.然而小学生们想学好英语,必须得过好词汇这一关.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农村小学词汇教学现状,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
AM3+接口的Zambezi处理器还未正式与大家见面,但华硕的全新产品已经率先进入市场,为全新的AM3+平台预热,多达10余款AM3+接口的M5A系列主板已经让新平台变得精彩无比。
词汇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然而英语词汇学习却是很多英语学习者的障碍.小学英语的词汇很多而且涉及的面很广,词性相对单一,略显枯燥.这给英语词汇教学带
【摘 要】 在现如今小学数学教学中,高效的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兴趣是非常有必要性的。在小学数学中思维与兴趣是相结合的。在学习中,只有学生对知识充满兴趣,才能在最短的时间整理出最清晰的思维逻辑,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应首先挖掘学生的数学兴趣,从而让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思维逻辑。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数学思维;数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4.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
呼吸道在解剖学上被人为地分为上、下呼吸道,但从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实为一个整体,两者发病往往相互关联。本文回顾了有关鼻窦支气管综合征的概念、病因、诊断及治疗等有关问
让语文课堂和谐而生动。
【正】时间过得真快!四年一度的奥运会又开幕了。回想四年前的北京奥运会仿佛还是昨天发生的事。喜欢体育、关注奥运的我们自然不能错过任何一场精彩的赛事。本期就为大家推
<正>0引言网络安全研究机构进行了Wi Fi不安全的原因分析,结果显示:密码设置简单占第一位,高达35%;其余的原因分别是:工具暴力破解30%,路由器漏洞15%,透露密码和蹭网软件共享
期刊
利用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变化检测技术,通过对获取的同一目标、不同时间遥感图像的分析,认为遥感技术对目标的动态监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