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少数民族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体系的思考和建议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1982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少数民族建筑基础教育是建筑基础教育中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本文以少数民族学生为对象,探讨了建筑设计基础教育的三个侧重点,分别是:与少数民族特点相结合、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与专业人格相结合。
  【关键词】少数民族  建筑基础教育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6-0218-01
  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缘起于实践教学中所遇到具体问题,即:如何适应少数民族生源的特点设置一年级设计基础课程,使其能切实培养起学生的创造能力、审美能力,切实提升少数民族设计专业大学生的思维水平,打造既有深厚的基础技能又有较强文化能力的少数民族建筑设计人才。
  少数民族设计类学生不同于一般的设计专业学生,他们大多来自少数民族边远山区、文化素质薄弱、社会理解力不足、性格羞怯、不善交流。这不符合建筑专业培养创新人才、协作人才、高素质文化人才的培养目标。且目前沿用的传统的《建筑初步》、《建筑美术》、《建筑概论》等课程缺乏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特点的内容设置,导致少数民族学生在理解、接受和运用上都产生了困難。一个 “面向建筑类大平台设计专业、少数民族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体系”就势在必行。
  在该课程体系的建立中做到适合少数民族学生特点。
  少数民族建筑基础教育面对的学生主要是理工科系学生,且主要是来自边远地区的工科学生区别于一般的学习者,少数民族同学缺乏对多元化生活方式的了解和体验,也缺少繁杂信息下训练出来的观察力、图形图汇语言能力、跨文化思维能力。但与此呈现鲜明对比的是,他们擅长理性思维的推理能力,善于概念的抽象和逻辑的推演能力和他们较为自律的性格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建立适应少数民族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要做到将基础知识与少数民族学生的成长需求相结合,与他们的日常生活相结合。
  基础知识本来就来自于最平实的常识中,只是在不断理论化的过程中逐步分类、抽象而显得与生活很遥远。同时,“建筑及其他设计类”更具紧密联系实际生活的特殊属性。它服务于生活,来源于实际生活,也能直观的回归于生活。例如:建筑设计中的“行为尺度”这个基础知识,和建筑设计中的基础的绘画能力是一年级基础课程的两项重要内容。而这些基础知识的理解,基础能力的掌握,需要回溯到我们对日常生活的观察总结和生活中相关经验的积累。如果立足在这个回溯点,我们可以将这两门不同的基础课程,重新编排内容和知识点,将绘画的能力与日常的写生相结合,从日常写生的人,到日常写生的场景,再拓展到想象中的建筑空间、建筑形态;我们可以将建筑设计中的尺度感、场所感与写生虚拟人的活动相结合,从设计表达虚拟人的行为,体现出行为尺度的数字含义,从而将枯燥的数字和平面的图解,生动还原回一个个生活的场景,一个个人与家具的互动。这样既将艺术领域里的绘画能力附加了专业的行为观察的思考,同时也给平面化、充满图解和数字的人体工学课程开辟了一个“纸面上的三维空间、三维使用场景”,使得课程更好的达到“建筑场所感”的目的。而这两门课程都源自于对生活的观察和写生,回归到生活的场景的记录和观察中去。这样在能力、生活和设计之间建立起了一个一体三面的教学思维和教学方法。注重使基础知识回归生活舞台,回归人感知和体验的过程中,以人的行为为共同的学习对象,这样,帮助少数民族学生跨越人文素养、认识能力等学习障碍,突破少数民族学生专业学习困境。让基础知识无处不在的渗透到生活中,让他们通过大学的生活,能够专业的看待生活,学习建筑及相关设计。
  要建立适应少数民族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就要在该课程体系中要做到将基础知识与塑造少数民族学生专业人格相结合。要注重纵深探索:“建筑”专业基础知识中蕴含的“内在的思维方法”与大学生“实际生活、行为方式”及“专业人格养成”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知识如快餐的信息化社会里,少数民族学生也难免面对学习工具和学习方法带来的冲击。科技的发展和建筑专业原有的匠人精神的冲突在当今课堂教学中随时都能感受到。哪些要尊崇传统,哪些要利用科技信息给我们带来的便利?这其中选择的标准,判断的依据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指向建筑设计师所要持守的职业操守,所要坚持的职业品格。在一年级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中,需要把握在基础知识的传授过程和方法,区分原则和手段,从而树立学生的价值判断标准,塑造出合格的建筑专业品格。
  以上是在民族建筑教育蓬勃发展的过程中,笔者基于教学经验的一些思考和观察,教育不但包含技能知识的传授,更肩负着价值观的宣传,文化的互溶及引导人发展。特别是在基础知识的教育领域,教育的这些重要目标不能回避也更易进行。因此,注重发挥这些作用,是建立合格的少数民族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更好的传播基础知识,将基础知识深入到意识,从而为建筑教育服务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苏德.《少数民族多元文化教育的内容及其课程建构》.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8(1)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及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深入发展。小学美术教学成为了陶冶学生的情操的必要学科之一。在缓解学生压力,更好地学习其他科目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本文结合小学美术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问题、对策展开讨论,并提出了供各位同仁借鉴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小学 美术教学 合作学习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6-0
期刊
【摘要】教师是学生学习的领路人,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我们必须要想方设法提升教师的能力,以此为基础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在小学阶段,教师的重要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凸显,因为教师是学生的领路人,小学阶段学生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人格还没有健全,因此在这一阶段更加容易受到教师的影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就必须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不断地强化自己的素养,因此组建小学语文教师共读团体就显
期刊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对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提高思维能力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小学语文作为基础学科之一,其思想、情感、品德教育等方面的特点非常明显,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能够帮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三观,进而使其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起来。为此,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语文思想方法这方面内容进行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詞】小学语文教学 语文思想 渗透
期刊
【摘要】本文笔者先简单介绍“美育”的内涵,然后从注重问题探究教学感受数学美、注重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实用美、创造性使用教材感觉数学思维之美三个方面进行简单论述。  【关键词】 初中数学 美育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6-0193-02  学生进入初中后,对初中数学的学习产生了许多抱怨,如数学难度上升,太难了学不进
期刊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对中职卫生人才培养的需求。作为中职化学教师,应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培养学生兴趣入手,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获取知识的多种渠道以及将所学知识加以综合应用的机会。  【关键词】中职卫校 化学 教学法 应用  【中图分类号】O62-4 【文献
期刊
【摘要】“教,上所思,下所效也;育,养子使其善也。”所谓“教育”,即教书育人,教很简单,但是这个育才真的是最难的地方,如何做好育人,是身为教师应该严肃思考的问题,是教师最重要的责任。对于艺术设计专业来说,育的重点就在于创新精神,如何通过教来让学生具备创新的精神,是艺术设计的“育”。因此教师教学的时候要考虑到方式方法,单调的传统教学已不能满足现今的需要,应通过新颖的教学方式启发他们的创新思路。  【
期刊
【摘要】力学知识几乎贯穿在整个物理学知识中,它是学好物理知识,认识各种自然现象和规律的基础。文章结合高中的物理力学知识,科学系统的研究了生活中羽毛球的运动规律,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指导我们打好羽毛球。通过这样的实践探究,不仅可以发现物理力学知识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更是“格物致知”精神的体现。  【关键词】物理力学 羽毛球 格物致知  【中图分类号】G804.2;G8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本文以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客体的构成与需求分析为切入点,在此基础之上从服务功能定位、整体框架设计、运行机制建设三方面重点探讨需求视角下地方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模式的构建策略,旨在通过本文研究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不断加快地方高校图书馆现代化建设进程。  【关键词】需求 地方高校 图书馆社会服务模式  【中图分类号】G258.6;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期刊
【摘要】建筑行业的第二次革命“BIM技术革命”已经到来,高职院校对于BIM技术课程的引进刻不容缓,为了更好的与企业需要对接,给企业输送更多的合格BIM技术应用人才,高职院校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开设BIM课程。  【关键词】高职院校 工程造价 课程体系 BIM课程  【中圖分类号】TU723.3-4;TU17-4;G7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6-0217
期刊
【摘要】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本文分析了我国研究生创新培养的现状和不足,并从导师队伍建设、研究生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完善、以及科研训练等方面探索研究生教学改革,推行研究生创新教育,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研究生 科研素质 创新能力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6-0221-01  科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