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改变具体行政行为后有关程序问题探析

来源 :人民司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ONG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行政诉讼中被告改变具体行政行为后产生的程序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中作了解释,但仍有必要进一步提高认识,以便更好地贯彻这一司法解释。 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宣告判决或者裁定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或者被告改变其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原告同意并申请撤诉 Regarding procedural issues arising from the changes in the specific administrative actions of defendants in administrative litigation,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made an explanation in “Opinions on Several Issues Concern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Administrative Procedure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rial)”, but there is still a need to further improve Understanding, in order to better implement this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Article 51 of the Administrative Procedure Law stipulates: "If the plaintiff applies for withdrawal of a suit before the judgment or ruling of the administrative case is declared, or the defendant changes the specific administrative act it has made, the plaintiff agrees and applies for the withdrawal of the suit
其他文献
和友人去美国游玩,偶经纽约州的爱玛拉镇,得知文学巨匠马克·吐温沉睡在这里,出于对其著作的喜爱及人格的尊重,我们决定去参观一下这位“幽默大师”的归处。驱车去往马克·吐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我的初恋只有一天,准确说来,只有十八个小时。她是我的高中同学。那个时候刚刚文理分科,我在文科美女极多的传言下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文科。因为高一的时候在实验班,虽说处于凤
<正> 目前,各地律师事务所普遍反映企业聘请律师担任法律顾问的数量不断下降,数量上的减少制约了这一主要业务的发展,引起了律师界的关注。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和律师两方面的因素。来自企业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一)近年来生产企业产值上升,效益下降。产品积压造成企业资金困难
王老师有特殊的抓学生上课玩手机的技巧:一堂课上到一半的时候,用伪装成学生的小号在班级微信群里丢一个微信红包。 Mr. Wang has a special grasp of the skills of studen
期刊
我希望躺到手术台上,胸被打开让别人看。我的好,我的坏,我的另类,我的虚荣,我的自私,你们都可以拿去看。我们都是一样的人,只是经历不一样,我的怨恨,我的骄傲,我的不真实,我
我想变就能变成一棵草,长在低矮的土墙上等你。春天多么好,村子里的梨花开了一大片,像一场雪,飘浮在童年的梦里。云儿,我摘下一朵洁白的梨花,给你戴上,你就成了画里的新娘子
<正> 人民法院审理共同犯罪案件,在缺乏直接证据的情况下,往往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同案被告人是否可以互相作证的问题。这个问题在法学界中意见很不一致,有持肯定态度的,也有持否定态度的。持否定态度的,其观点之一是认为被告人与证人的诉讼地位不同,被告人不能作证,如果承认被告人可以作证,就等于承认被告人同时又是证人,这在法律关系上是说
李广从汉文帝时开始,一直到景帝、武帝,整整陪了三朝皇帝,与匈奴进行了大大小小七十多场战争,但最终也没被封侯。初唐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谈及人生“时运不济,命途多舛
“无讼、息讼”的思想是中华法系特有的传统法律思想之一,而在中国乡村,传统法律思想表现得尤为显著,乡民们“无讼、息讼”的法律心理也表现得更加明显。本文将从中国乡村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