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与地籍测量的差异解析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I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简要地叙述了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与地籍测量的差异,并简单的说明了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相互利用其已有的成果,不仅能够减少支出,还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地形图测绘地籍测量比例尺
  1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是一项以地表上的地物、地貌作为表示对象, 并以规定的点、线、图式符号、文字及数字注记来描述地物、地貌景观的技术性工作。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工作的目的是客观而又准确地通过所测地形图的三维空间来描述地物、地貌景观,为城市的合理规划服务。
  2地籍测量是土地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地籍测量包含着地籍调查和地籍图测绘两方面工作。地籍调查是地籍测量的中心环节, 重点是搜集和查清每宗土地的位置、权属、类型、用途、数量和质
  量等地籍信息。地籍测量是在土地权属调查的基础上, 研究、采集、处理和表现土地权属、位置、形状、数量、土地利用现状等地籍要素的定位信息, 并以图形
  形式加以表示的技术性工作。地籍测量的成果资料是地籍图, 它的主要要素是宗地的权属界线, 这些界线有的是可见的线状地物, 也有的是不可见的点位连线等。地籍测量是土地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地籍测量成果、资料的使用功能上, 地籍测量成果、资料在土地管理和土地科学利用方面具有法律性、经济性、社会性和地理性作用。
  3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与地籍测量的共同点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与地籍测量都是涉及图形的测绘, 因而在图形测绘的工作过程中, 存在着许多共同之处:
  (1)测图成果都是大比例尺。
  (2)依据的基础理论相同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和地籍图测量都是依据测量学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 通过使用测量仪器量测角度、距离、高程来确定地面界址点或地物特征点的
  平面位置。
  (3)遵循的测图原则相同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和地籍图测量都遵循着“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细部、从高精度到低精度”的测图基本原则。
  (4)测图方法相同。
  大比例尺数字测量和地籍测量均是先控制测量、图根测量, 再碎部测量。测量成果输入计算机,数字化成图。
  (5) 采用的投影方式和坐标系统相同
  当长度变形值不大于2. 5cm/km 时,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和地籍图都是采用高斯——克吕格正形投影统一3°带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当长度变形值大于2. 5cm/km 时, 当面积小于25测区时, 一般不经投影而采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统在平面上直接进行计算。
  (6)采用的图幅分幅方法及编号相同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和地籍测量的图幅分幅都是采用坐标格网的矩形或正方形分幅法。图幅编号按图廓西南角坐标(整10m )数编码, 纵坐标在前, 横坐标在后, 中间短线连接。
  4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与地籍测量的不同点
  (1)测图目的不同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是以客观反映地表上的地物、地貌景观为目的, 主要用于规划、设计和工程施工等, 应用范围较广。
  地籍测量是以权属管理工作为目的, 专门用于地籍管理和土地登记, 应用范围狭窄。
  (2)工作量不同
  地籍图测绘的核心是宗地的位置、形状、大小和利用现状, 它是以反映宗地权属范围的界址点坐标来表达的,地籍图较高的精度要求也相应导致了成图作业方法的高要求, 所以地籍测量比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的工作量大很多。
  (3)测量点位精度要求不同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与成图比例尺关系很大, 一般是指图上的点相对于实地同名点位的测定精度。地形测量规范要求: 重要的地物与地物轮廓对于附近图根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不大于图上0. 6mm , 次要地物与地物轮廓位置中误差不大于0. 8mm。
  地籍测量的精度包括地籍控制测量精度和地籍图测绘精度,《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规定地籍图根控制点相对于邻近基本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在图上不得超过±0. 1mm , 測站点相对于邻近地籍图根控制点误差不得超过图上±0. 3mm。因界址点为地籍图的主要因素, 界址点的坐标精度代表了地籍资料的定位精度。界址点的图上位置精度是影响地籍图面精度的主要因素。因此, 在相同比例尺的情况下, 地籍测量对细部界址点的测定精度要求比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时一般地物点的点位测量精度的要求高。
  (4)图上表示的内容不同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只强调客观地反映地表上的地物、地貌景观, 具体的专业内容往往留给用户应用时自行填补。
  地籍测量的地籍图测绘首先应考虑表示权属、权属关系、土地用途等一系列内容。地籍图上所显示的现象往往是地表上看不到或无法直接量测的, 如地籍号、地类号、权属界线等。此外, 地籍测量要求地籍图上所表示的内容与地籍调查所搜集的信息内容必须完全吻合, 并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5)测图要素选择不同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要表示的是地面上的所有地物、地貌要素, 如地面上的河流、山脉、道路、居民点、地面高低起伏等, 比较详尽。
  地籍测量的测图要素主要是地籍界址点、界址线、权属关系、地籍号、地类号、土地用途、土地面积等与土地管理有关的内容。地籍图上反映的地物较少, 不要求反映地貌。虽然地籍图上也有一些地理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 但它们是作为地籍要素的一些环境因素而表示的, 起定位和衬托作用。
  (6)依据的规范和图式不同
  地籍图测绘是以表示地籍调查信息为主要内容的平面图, 作业依据是1993 年国家土地管理局制定的《城镇地籍调查规程》, 在表现形式上还有专门的地籍图图式。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测绘依据是国家测绘局制定的《1 :500、1 :1000、1 :2000 比例尺( 地形测量规范) 》和相应的地形图图式符号。
  5充分利用已有地籍资料与大比例尺地形图
  5. 1利用地籍测量资料更新大比例尺地形图
  地籍测量是以坐标数据为主要表现形式的, 作为界标物的道路、水面界线、房屋、各类墙栅等地物都有较好精度的点位坐标。因此, 我们可利用地籍测量提供的房屋拐角点及地物特征点的点位坐标, 及时更新大比例尺地形图, 以保证成图的现势性。
  5. 2利用大比例尺地形图编绘地籍图
  地籍图必须有众多的地物要素作衬托, 才能清楚地表现出地籍要素的位置特征, 缩短成图周期, 降低成本费用, 又能满足土地管理的需要, 因此,它在建制镇、村庄地籍测量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6结语
  大比例尺地形图和地籍图两者虽然在表示内容上、取舍上各有侧重点,但在实际工作中它们之间却有着割舍不断地联系。在此建议政府部门应当对整个城市的各个部门的测绘工作进行统一管理,统一测绘,避免重复测量, 减少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测绘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杨德麟等.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的原理、方法、应用[ 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2]詹长根,唐祥云,刘丽. 地籍测量学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2005
  [3]王侬,廖云焰 . 地籍测量 . 测绘出版社 , 2008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测量末节手指,为可吸收线治疗骨性锤状指手术皮肤切口设计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16侧新鲜成人上肢标本,拇指、示指、中指、环指和小指各16根.测量指伸肌腱止
目的 利用Micro-CT对手舟骨骨内动脉进行可视化数字模型构建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12例离体人体前臂标本进行动脉血管灌注,Micro-CT扫描并运用Mimics20.0软件对血管进行三
摘要:岩土勘察是工程施工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其报告数据的准确性、科学性直接影响了整个工程的质量。本文阐述了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的问题,进而提出可操作性的建议。  关键字:岩土工程;勘察;对策  岩土勘察的目的是查清拟建场地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并提出相应的改造、整治建议和方案。岩土勘察是一项技术含量非常高的工作,涉及到岩土特点、地基复杂程序以及拟建物结构、荷载、规模、性质等方面的因素。但由于个
期刊
中小企业由于资产规模小、信息不对称难以进行授信评估等因素使其融资面临困难。而电子商务平台凭借自身的优势积累了大量的中小企业的交易信息以及物流数据,金融机构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对中小企业进行授信,从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本文以X企业的电商平台为例来分析X企业电子商务平台的供应链融资模式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首先,本文介绍了X企业电商平台的基本状况,并对电商平台的供应链融资模式和传统的供
各种迹象都表明,在中国地面上讨论了几年并受到国外施加压力的3G牌照,很快将尘埃落定。2006年,至少1家固网运营商将试水3G,获得3G运营牌照。对于固网运营商来说,得来不易的3G
摘要:在岩石边坡的爆破施工中,采取松动爆破和预裂爆破相结合,严格选择爆破参数,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工程实践,总结类似工程的爆破施工方法。  关键词:岩石边坡;松动爆破;预裂爆破  1、前言  在铁路、公路、水利等工程建设中难免遇到岩石边坡的爆破施工,岩石边坡施工要求往往较为严格,由于这类边坡高度较高,所以在边坡爆破时,采取松动爆破和预裂爆破相结合,这样不仅达到了粉碎岩石的效果,也同时保证边坡的形成。
期刊
摘要:阐述了油层特性,分析了造成油层污染的原因,研究一种能够减少油层污染和所需大量的二次压裂费的油层保护方法。在采油过程中采用化学清蜡降粘,禁止热水洗井等方法,通过从钻井、射孔、压裂、投产过程中对油层的保护,以保证油井有较高生产能力。  关键词:油层保护 早期注水 恢复产量  1油层特征  (1)储层裂缝发育呈明显的方向性。某油田在储层中发育有大量的微细层理缝、层面缝,在37口井的870m岩心中发
期刊
摘要:本文笔者根据从野外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某金属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做了阐述,并对该矿床的矿化富集规律进行了简单总结。笔者有幸参加了该矿区的矿产的矿产普查工作,对该矿区有了一定的了角,在此发表自己的一些看法,也是给同行供参考。  关键词:金属矿;矿层位;土壤异常;富集规律  1 地质概况  1.1 地层   矿区出露的地层属浅海相类复理石建造,为一套浅变质岩系,以长石石英砂岩为主,其次为粉砂质板
期刊
目的 探索橙汁提取物生物制备银纳米颗粒产量最大化的条件;评价其银纳米颗粒的生物相容性.方法 检测反应体系在不同pH、温度与反应时间等条件下银纳米颗粒产量变化,探索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