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里头到三星堆:探秘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起源

来源 :飞碟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51302932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星堆遗址的“上新”,引发各界围观和热议,也掀起又一轮对考古文化的探究热潮。其中,三星堆和二里头的关系尤其引人关注。
  从中原文化代表的二里头,到带有神秘色彩的三星堆,“撞脸”的文物、“夸张”的面具、“奢侈”的祭祀……其中经历了什么,又昭示着什么?
  本文采访了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王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二里头考古队领队赵海涛,以及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遗址工作站站长雷雨,就以下大众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Q&A
  Q:从三星堆出土文物可以看到,其中不少与二里头的文物几乎“同款”,两个遗址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又各自具有哪些特征?
  赵海涛: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洛阳偃师境内,遗址现存面积300余万平方米,是迄今发现的距今3700多年前东亚地区规模最大的中心聚落。1959年至今的考古发掘表明,二里頭遗址呈现出明显的“王朝气象”,目前已发现大规模的宫殿建筑群和宫城、“都邑”中心区主干道网等重要遗迹,以及成组的青铜礼器群等。从考古发现来看,两地有一些共同特征的器物,比如都出土有陶盉、牙璋、镶嵌绿松石铜牌饰等,但祖型(即遗存产生时的最初形态)却在二里头。二里头遗址出土类似文物的年代更早、工艺难度极高。这几类器物都是高级别、高规格的礼器,代表一定的礼制。
  雷雨:三星堆文化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中地域特征鲜明的考古学文化之一,既有与中原夏商王朝类似的青铜器和玉璋、玉琮、玉戈等,又有具独特性的青铜神像、金杖、面具、神树等。三星堆特殊的祭祀行为,包括“燔烧”(即焚烧)、器物分层、填土夯筑等“复杂”过程,十分罕见。
  王巍:这两个遗址都是青铜文明具有代表性的遗址。现在考古学界基本上认定,二里头遗址是夏代后期的都邑性遗址。它创造了一系列的礼制,包括宫殿的布局、中轴线的布局、前后几进院落这种宫室制度。这种宫室制度一直沿袭到明清时期,比如今天的紫禁城,都可以看到这种制度延续的影子。二里头创造了青铜容器铸造技术,这些铜容器后来成为商周时期贵族用来表明身份的礼器。三星堆的文化具有鲜明的特色。它的最大特色是出现了一批与信仰有关的系列用具,比如总高度在2.6米的铜人立像、大型青铜面具、青铜人头像、黄金面具、金杖等。
  Q:二里头与三星堆,是否有文明层面的某种关联?有哪些交流的痕迹?
  王巍:三星堆出土有大量深受夏商王朝影响的青铜器和玉器,比如发现夏商王朝创立的玉璋、戈等仪仗化的器具,发现了在夏商王朝时期受到重视的铜铃等,而且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赵海涛:二里头文化的繁荣阶段明显早于三星堆青铜文化繁荣阶段。两个地方相距千里,相对独立,都有各自的文化发展谱系和脉络。但从两地部分出土文物的相似度来看,二里头文化对三星堆文化的辐射影响明显。从器物特征和其所代表的内涵来看,二者的文化交流主要表现在上层礼制方面。
  雷雨:三星堆文化和二里头文化联系较多,三星堆很多东西与二里头是有渊源的,比如玉戈、玉璋、陶盉、高柄豆、觚形器、镶嵌绿松石的铜牌饰等,构成了一个清晰的器物群联系纽带。二里头和三星堆在地理空间上一北一南、一东一西,两者之间肯定有一个文化传播的中间地带。
  王巍:商王朝发明的比如铜尊、铜罍在三星堆有比较多的出土。尤其是牙璋,三星堆出土的人像很多手持牙璋。它的神坛,下面有一个立兽,立兽顶着几个小人,小人头上顶着的最神圣的东西恰恰是商王朝创造的铜尊或者铜罍,显然说明三星堆对铜尊、铜罍非常尊崇。
  Q:从二里头到三星堆,我们能否印证一些中华文明的发展特点?
  王巍:当然。中华文明的发展特征是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绵延不断。距今约5000年这个时期,包括成都平原地区在内,各地都有迈向文明的进程。到了夏商时期,这种文明的交流互鉴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格局开始形成。一个重要的表现是铜器及其制作技术向周围的传播;另一个便是玉石礼仪用具代表的礼仪制度向周围的传播。随着中原王朝势力的增强,其对周围广大地区的影响成为交流的主要形式。当然,交流是相互的,我们可以看到甲骨文当中,有“商王伐蜀”的记载,跟蜀有相当密切的关系。
  雷雨:三星堆这次的考古新发现,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见证。1986年三星堆1号、2号“祭祀坑”发现之前,三星堆文化的陶器极具地域特点。但大量青铜器、玉石器出土后,我们看到了来自周边的各种文化因素,有长江中游的、长江下游的、甘青地区的,占比最大的仍然是中原地区的夏商文化。即便是三星堆最具特色的神像和面具,仍然可以在长江、黄河流域的古文化中找到溯源。目前,我们还没有找到三星堆文化与埃及文明、西亚及南亚文明有什么联系。三星堆文化在青铜人像、面具、神树等器类上表现出的独特性,正是中华文化丰富性、多样性以及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特质的最好表达。
  赵海涛:至少从3600多年前,黄河流域的中原文明与长江流域的古蜀文明交流、互动,直到秦汉时期巴蜀地区归入中央王朝的统治范围,是中华文明多地起源、并存发展,通过频繁紧密的文化交流,最终走向一体化的生动体现。三星堆遗址的发现说明,至少从二里头时期开始,中原地区和成都平原地区就有着比较多的交流,这种交流改变了成都平原地区自新石器时代以来文化发展的模式和内涵,开启了成都平原地区随着中原地区文化发展进程而变迁的新阶段。
  雷雨:三星堆文化的来源本身就是多元的。中原夏商时期的礼制对三星堆文化产生了比较强烈的影响。比如,与中原地区非常相似的尊、罍这样的礼器,还包括一般平民使用的陶器:陶盉、觚形器等,都能在中原文化里找到。这些显示了三星堆文化与中原文明的“一体”性。“多元”则体现在它本土的一些器物上,比如青铜群像、面具、神树、金杖等。这些独特性加上与中原的相似性,完美地在三星堆融合在一起。在2021年新发现的文物中,一件“青铜顶尊跪坐人像”是比较典型的。尊是中原的典型礼器,古蜀人把它加以改制。目前看到,这件尊的附件至少有两条龙形饰,这是前所未见的;最特别的是,在尊底部有一个跪坐人像。我认为这件器物是最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把古蜀文化与中原文化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证明都是龙的传人。   Q:综合大众的诸多疑问,比如有无文字,三星堆文化是否受到境外文明的影响,甚至联想到外星人,专家怎么看?
  雷雨:有些人觉得三星堆应有文字,只是目前没发现而已;有些人认为三星堆没有文字。我个人倾向于前一种。三星堆文字如果书写在当时已有的布帛等有机质载体上,便难以保存了,但是我们没有放弃,一直希望在某个“祭祀坑”里出现“奇迹”。“外星说”是完全没有根据的,三星堆的很多出土文物造型奇特,但那不是“外星人”,实际是造型上有一些艺术夸张的神像。“西来说”并无证据,倒是发达的丝绸产业彰显富庶。通过贸易或进貢,使象牙、海贝、珠宝等从南海沿岸乃至更远地区来到三星堆均有可能。
  王巍:关于是否受境外文明的影响,我认为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是很正常的,夏商王朝的冶金术就是受到西亚的影响。我们目前不能完全排除境外文明因素对三星堆的影响。但是,要论证三星堆接受了境外文明的影响,一定要有具体的证据。象牙和海贝的发现,并不能说明三星堆就与印度或其他地方有关联。比如象牙,以当时蜀地的气候条件,有象牙非常正常。至于海贝,殷墟就曾出土了大量海贝,与三星堆几个“祭祀坑”基本同时。研究表明,殷墟的海贝并不出自印度洋,而是出自我国东海及南海。
  Q:这两个遗址目前都只发掘了冰山一角,还有许多未解之谜,专家们最感兴趣、最关注的是哪些?
  王巍:对二里头来说,最值得关注的谜团,首先是王陵所在。原来只发现遗址中的宫城,现在发现,“井”字形的道路把遗址中心部位分成了9个格,每一个格里都有高级贵族的居所和墓葬,这不是我们原来以为的中间一个宫城、周围都是老百姓的格局。我们也期待,是不是有更高级的墓葬,跟王相联系、相匹配的等级。第二个值得关注的谜团是文字,因为甲骨文是非常成熟的文字,应该有很长的发展过程。对三星堆来说,我关注的点有3个:首先是到底有没有文字;二是三星堆发现的这些坑里的器具,是在什么情境下使用的;三是此地是否跟境外文明有联系。
  赵海涛:二里头经过62年的发掘,虽然已经呈现出一个让人震惊的早期王朝的景象,但目前只揭露了遗址总面积的1.6%,还有大量区域等待继续发掘,大量问题有待广泛、深入研究。比如学界以及公众普遍关心的,二里头这么大的都城,目前只发现了宫城和中心区域内部的围墙,300余万平方米的遗址外围,有没有城墙或者壕沟等防御设施?我相信,随着工作理念、思路的拓展,多学科引入以及更多科技手段的运用,从考古遗存中提取的信息会越来越丰富,研究的广泛和精细程度越来越高,对二里头社会生活面貌的了解可能会超出原有的想象。
  雷雨:三星堆是正在进行的考古项目,我知道公众一般会关注“祭祀坑”里的器物,当然这个没错,但除了这些精美的器物,我建议公众可以把一些关注点投入到我们对考古信息和历史信息的提取成果方面,比如土壤、植物、动物、古DNA、一些微痕的分析等。毕竟,器物能够反映的只是少部分人,如果上面所说的那些方面能够提取出来,其中所蕴藏的信息是方方面面的,比如3000多年前三星堆一带的环境、气候、动物等,包括三星堆出土的象牙,是不是完全产自本地,会不会有一些是通过贸易过来的?至于宫殿区、作坊区、高等级墓葬区的调查与勘探,对全面构建三星堆古城完整体系至关重要。考古人正在不断接近令人仰望的真实历史。
  文物不言,自有春秋
  从二里头到三星堆,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历史进程的又一实证。由此,我们看到,文物和遗迹还原的、因岁月流逝而风化腐蚀的历史细节;我们感悟,中华文明基因就在交流融合中传承延续;我们感慨,中华文明悠悠上下五千年,多元兼容造就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张力;我们感动,几代考古人砥砺前行,耕耘考古事业,还原历史真相。
  抚今追昔,我们循着“满天星斗说”,体味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传统文化积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给予我们坚定、从容和自信。
其他文献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队伍中班主任的作用又显得格外重要。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会培育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把一个班级的学生带上健康的成长道路,继而引领整个学校的班级文化健康发展。笔者从教13年,担任班主任10年,总结与600多名学生相处的过程和经验,悟得四个字——“静、勤、信、情”。  静,古语有言“宁静以致远”。教育要达到“致远”的目标,班主任就要能静得下来。人的情绪往往会受外
期刊
欢迎加入本次体验之旅,今天的主人公是一块蛋糕。让我们跟随它一起进入神秘的人体世界吧。  眼睛:看见照亮食物的那道光  照在蛋糕上的光线折射进眼睛,视神经就被激活了。这个“第一印象”会飞速穿过整个大脑额叶被传送到视觉皮层。视觉皮层位于大脑后部的枕叶,比画起来差不多就是比高马尾辫再低那么一点点的地方。大脑在这里把接收到的各种神经信号拼凑回一个蛋糕的样子。至此,我们才算真正“看见”了它。  然后,这个美
期刊
中国地大物博,是一个蘑菇资源异常丰富的国家,许多蘑菇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平菇、香菇、金针菇、黑木耳、榆黄蘑、白玉菇……这些是我们经常能在餐桌上见到的蘑菇,还有许多食用蘑菇没有实现人工栽培,甚至不被人所发现,只存在于深山老林之中。  在中国,可以食用的蘑菇至少有1000种。你有没有想过,这些蘑菇是如何被研究人员认定为食用菌的呢?  蘑菇的食用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由于个体情况、烹饪方式、食用量等
期刊
法國数学家、物理学家傅里叶首次用数学物理学的方法,计算地球表面温度时,认为大气对地球的保温作用和温室玻璃有异曲同工之妙,此后,“温室气体”这个词渐渐步入人们视野。由于容易理解,“温室气体”逐渐成为大气科学领域普及程度最高的专业术语之一。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Panel on Climate Change,简写为IPCC)的《第5次评估报告》指出:20世纪5
期刊
气候变暖正在悄然改变我们的世界,按照现在的升温趋势,在22世纪来临前,全球气温将升高2~3℃。  在一个全球变暖的世界,不止人类觉得热,动物也是。对所有物种而言,气温升高都是一个巨大挑战。那么你是否想过,随着温度升高,是一只老鼠更容易生存,还是一只鸟更有优势?  2021年2月,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面对气候变暖,即使生活在同一地区,不同动物的遭遇截然不同,小型哺乳动物比鸟类更耐
期刊
1929年,四川省广汉市南兴镇西北鸭子河南岸,偶然被发现的玉石器显露出古老文明的一角。92年过去,这个被命名为“三星堆”的遗址不断“上新”,大型青铜立人、青铜神树、纵目面具、金杖、黄金面罩、海贝、玉器和象牙……当或是恢诡,或是精妙的器物重见天日之时,没有人能立刻解释清楚它们究竟出自谁手、代表了何种意义。  随着大规模调查勘探和考古发掘工作的不断开展,月亮湾小城、衡量子遗址等重要遗迹,不断明确了三星
期刊
迄今为止,我们从没有发现一个从未来穿越过来的人,这就是时空旅行无法实现的最有力证据。  那么时空旅行为什么无法实现呢?原因很多。比如,时间的方向性是不可改变的,这意味着时间不可能发生倒流。由狭义相对论可知,物体的运动速度与时间的流逝速度成反比,如果我们在数学上让时间倒流,那么就会得到一个超越光速的速度,而光速又是不可超越的,所以时间倒流也不可能发生。又或者我们可以再退一步,让时间机器诞生于世,即便
期刊
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在自然界中,牙齿、触角、爪子、喙、动物外壳,甚至是植物的棘刺和刺毛,是如何形成尖锐的结构的?这是一个已经存在了350年之久的谜题。  自然界中有很多常见的模式,例如遵循黄金比例的对数螺旋就是其中之一。这些模式实则与生物的生长规则有关,比如对数螺旋结构之所以常见,就是因为生成这种结构的过程非常简单——当一个螺旋在某一边比另一边增长得快时,就会产生对数螺旋结构。  1659年
期刊
在3号坑发掘现场, 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修复师郭汉中正在为大口尊的提取做准备工作。一位文物修复师为什么要亲自参与文物的提取?  “成熟的文物修复师,都会了解许多和文物保护相关的原理。这些原理不仅是如何修好文物,同样包括怎样提取文物,在提取过程中,如何保证被提取文物的安全,怎样尽量避开其他文物。”郭汉中说。作为国内文物修复的第6代传人, 相比师傅杨晓邬那一代注重对修复手艺的理解和传承,郭汉中的文物修复理
期刊
奥林巴斯第二届“全球”显微图像大赛受到全球生命科学专业人士的关注,共收到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參赛者提交的近700幅有效参赛作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