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里玛玛”记忆锡伯家族

来源 :新疆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hw98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喜里玛玛”:锡伯人的护身符
  到了县城,我们从设在靖远寺附近的文物管理所看到了制作的“喜里玛玛”,并见识了整个制作过程。为我们展示制作工艺的是吴老先生。他以前是一个喇嘛,前些年刚还俗。家里看起来很大,是一个典型的四合院,墙壁上挂满了新摘的玉米棒,在阳光下显示出家里的温馨和丰实。县文管所的老关也是锡伯族,深谙本民族的这个流程,自然就义务担当了下手。
  喜里玛玛是锡伯族神圣的习俗,只有在大家族中才能举行,一般不对外人展示,这是一个家族的神圣仪式。“喜里玛玛”是他们祖祖辈辈相传的最原始女神的名字,是锡伯族保佑子孙繁衍、人丁兴旺的女神。“喜里”在锡伯语中意思为“延续”,“玛玛”意为是奶奶或女祖崇,“喜里玛玛”供奉在西屋内西北墙角上。平时将其拢在一起,用纸包好挂在西屋西北墙角上。每年除夕将“喜里玛玛”请下,将丝绳拉开,从屋内西北角扯到东南角,把绳的两端挂在房椽上,摆上供品,烧香磕头。直到农历二月初二,再将“喜里玛玛”拢在一起,用纸包好,放回原处。在没有文字的时代,“喜里玛玛”实际上成了锡伯族的家谱,是家族繁衍的标记。
  “雪飘如蝶飞,驰骋共撒围,踏遍千万山,猎夫凯歌回。”这首古老的锡伯族民歌,是锡伯族彪悍阳刚生活的生动写照。锡伯族是鲜卑人的后裔,锡伯是“鲜卑”的转音,历史上隋唐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杨坚、李渊都是汉族和鲜卑的混血,李世民的母亲长孙氏也是鲜卑人。据史料记载,锡伯人世居中国东北。在公元5世纪的南北朝时期,他们的祖先鲜卑部落就提弓携箭,飞马驰骋于呼伦贝尔、绰尔河、嫩江、松花江一带。
  有关锡伯族第一代祖先到新疆,是众所周知的锡伯从遥远的白山黑水一路披星戴月、顶严寒、冒酷暑,历经近一年时间到达伊犁驻防。起因则是18世纪清代大小和卓叛乱,引起边防空虚,为了保国戍边,清朝中央政府抽调强悍的锡伯族官兵和达斡尔官兵驻防伊犁。锡伯官兵从沈阳出发时的时间是1762年的农历4月18日,这一天被锡伯族视为“西迁日”。为了记住这个历史的日子,新疆的锡伯族把这天定为“西迁节”。在这一天,要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这个活动已经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西迁节,在我眼里,这不仅是和故土的血缘链接,也不仅仅是舍小家顾大家的高尚,而是这个民族从血液里迸发出的舍生取义的慷慨激昂。1762年4月18日那天,在沈阳的锡伯族家庙——太平寺里,数千人举行了盛大宴会,欢送亲人远赴西域新疆。锡伯官兵当时为1020人,连同家属3275人,到达途中新添丁350人,加上自愿随军的405人,实际到达新疆的为4030人。途中的困苦艰难是难以想象的,他们经张家口、外蒙、越过杭爱山,到达乌里雅苏台,过阿尔泰,取道塔城、博乐,到达时间为1763年的农历7月20日。据说,为了祈求人丁兴旺和一路顺利,西来的锡伯族无比虔诚地举行了“喜里玛玛”仪式。在锡伯族人眼里,“喜里玛玛”是锡伯人的护身符,因为有她的护佑,锡伯族人才从白山黑水一路平安地到达新疆。
  记录锡伯家族兴盛的活化石
  制作喜里玛玛所用的东西,要到本村人口多、辈数全的家户去找。并邀请家族中年纪最大、子孙满堂的人来制作。同时要举行隆重的仪式,设酒席款待大家。
  制作喜里玛玛,非常有讲究。由尊贵的长者就像吴老先生这样的身份来主持。在一条两丈多长的红丝绳上,系上小弓箭、小靴鞋、箭袋、小摆篮、铜钱、彩色布条、羊髀骨、木锨、木叉等,五彩缤纷,小巧玲珑。每个小物件都包含着深刻的含义。系上一个小弓箭,表示生了一个男孩,祝愿他成为一个剽悍的骑手;绑一条彩色布条,表示生了一个女孩,希望她成为一个贤妻良母;挂上一个小吊篮,象征娶一个好儿媳妇,盼望她早生贵子传宗接代;系上小靴小鞋,则是祈求子孙众多,香火鼎盛;绑上一把小木锨,表示祈祷五谷丰登、风调雨顺之意;挂上一块羊髀骨,意味着新一辈的开始。在两个羊髀骨之间的小弓箭、彩布条和吊篮数目,既是这一辈男子、女子和儿媳的数目。
  有关喜里玛玛,有着古老的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锡伯族的先民们驰骋在黑龙江大兴安岭一带,游牧生息,繁衍子孙。由于没有文字,都是在岩石上记刻,但游牧生活的流动性使得记述在岩石上的方式无法携带。后来又刻在木头上,天长日久,木头因腐烂又容易丢失掉记刻的资料。一筹莫展之际,部落中一个聪慧的女人想出了一个办法:在房子里的对角斜拉一根线,表示家族的繁衍过程,生一个男孩,系一个小弓箭,生一个女孩,系一个小布条……于是,这个简单易行的办法很快在部落中得以推广,流传至今,成为记录锡伯族家族兴盛的历史活化石,保留着古朴的原生态,极具文化价值。
  在吴老先生认真的制作的当口,我们端起相机,忠实地把这千年之久的历史之绳无言地放进今天的镜头里。
其他文献
篮球明星姚明生于1980年9月,高而灵活,防守意识好,篮下能用多种方式进攻,曾被国外媒体赞誉为“中国的世界第八大奇迹”。2002年成为NBA选秀状元加盟休斯敦火箭队。
“站在天山上把花儿漫,千言万语者涌出了心坎。木卡姆配上个牡丹令,字字情,各族人民就像一家人……”一首清脆悠扬的歌声从一个农家小院里传出。这不是一般的小院,是我们新疆首个“花儿小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疆花儿”代表性传承人王秀芳家的小院。小院坐落在乌鲁木齐市米东区长山子镇马场湖村,王秀芳是已故国家级韩生元老先生唯一亲传的汉族女弟子,此村也是韩老先生故乡。2014年,区、镇两级政府和各文艺单位投资近
教育实习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教育实习案例是对教育实习各环节典型实例的记叙。叙述教育实习案例库建设的背景;阐明教育实习案例库建设的内容及其应用;建议案例库的完善和维护
路上的美景,最美的风景总在路上,在天山的深处就有条公路,险得使人生畏,美到令人窒息。这就是被誉为“最美公路”的独库公路。独库公路沿途分布了天山神秘大峡谷、红山石林、
新疆实在是太大了,新疆的花也实在是太多了,怎么数也数不过来,有名的,没名的,春天的,秋天的,各色的花就像新疆各族人民一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新
期刊
事实证明,一切合乎历史发展潮流的事物,最终必将在历史舞台上找到它应有的位置。对于中国民营企业来说亦是如此。
“我相信中国威胁论会伴随中国崛起的全过程,因为中国不是一个小国,中国人必须看到这一点。世界不会对中国经济山呼“万岁”。青年人要充分考虑到这个困难,要不然会碰钉子。”—
一张张苇席,曾经是日常的生活物件,亦延续着农耕时代的甜美和朴素诗意。编织苇席,在制造业普遍机械化的今天,有着一种慢节奏的韵律。莎车县伊力库力乡牙尔贝西村的村民世代以编苇席为生,所编苇席细腻平整,芦苇质量好,在喀什地区很是出名。千百年来,编织技艺未曾改变,但苇席的命运和人们的内心却已不似从前。  芦苇编织,牙尔贝西村的祖传手艺  秋天的牙尔贝西村,有一种静谧和安闲的气氛,树阴从院墙头洒过来,落下一片
每个人都有一间小食铺,贩售世上独一无二的食物,有人开在巷子里,有些人开在内心深处!一份份美食,一段段相遇,美妙的人生……总有一份美食给你安慰,总有一种心情与你惺惺相惜
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是教书育人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要结合化学教学内容的实际,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