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为何不缺同路人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y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挚友最初是对手
  中国共产党并非一出生便一呼百应、天下归心。
  1925年,留美归来不久的闻一多以反对共产党而闻名。这位日后著名的“中国共产党的挚友”,当时还是共产党一个主要的舆论对手——国家主义者。
  对闻一多影响至深的罗隆基,曾因不断批评国民党而招致闻先生的不满。闻先生说:“历来干禄之阶不外二途,一曰正取,一曰逆取……危言耸听,哗众取宠,比周谩侮,希图幸进者谓之逆取。足下盖逆取者也。”
  近代史学者雷颐认为,闻一多先生的思想转变,是从1943年春蒋介石的《中国之命运》一书在昆明发售开始的。“蒋介石在这本书中公开宣扬专制主义。他不仅反对共产主义,连自由主义也不能容忍,认为二者都是‘文化侵略最大的危机和民族精神最大的隐患’。这是一向信仰民主自由的人们所难以接受的。”
  闻一多先生的转变在共产党的同路人中颇有代表性:正是由于国民党的贪污腐败、吏治废弛,将大批有识之士推向了其对立面,使这些人有了成为共产党同路人的可能。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晚年回忆说:“我同当时留下没有出国或到台湾的中老年知识分子一样,对共产党并不了解,对共产主义也不见得向往,但是对国民党是了解的。因此,解放军进城我们是欢迎的,我们内心是兴奋的,希望而且也觉得从此换了人间,觉得从此河清有日,幸福来到了人间。”
  国共之别,早在共产党建立之初便已显现。共产党以其与国民党全然不同的口号,显示出巨大的政治魅力。
  历史学者罗志田认为,“五四”之后,“社会主义”的招牌在当时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北大历史系教授王奇生在其著作《党员、党权与党争》一书中说,当孙中山声称其“民生主义就是共产主义,就是社会主义”时,在某种意义上是为了迎合五四青年对社会主义的信仰。
  一代美国人对中国共产党人的知识都是从斯诺那里得来的
  与闻一多一样,邹韬奋起初也对共产党不以为然。同样是对国民党的失望,以及对共产党的逐渐了解,使其逐渐成为共产主义的志同道合者。
  被毛泽东誉为“新中国的圣人”的鲁迅,与多位共产党领导人关系密切。他曾从陈赓处询问苏区的生活,并准备写一部作品来反映红军战斗情况。
  在国民党将领之中,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影响巨大。但不为公众熟知的是,张学良本人还曾拿出巨额私款,赠送红军做冬季衣食补给费用。
  在所有与中国共产党共同走过风雨道路的友人之中,最具世界知名度的无疑是美国人埃德加·斯诺。
  1936年6月,在宋庆龄的协助下,斯诺来到延安。他花了4个月时间了解鲜为人知的红色苏区,撰写了大量介绍苏区及中共领导人的报道,在共产党往往被妖魔化的西方世界中引起巨大反响。1937年10月,《红星照耀中国》出版,旋即成为当时最畅销的书籍之一。
  斯诺的作品为共产党赢得了巨大的舆论支持,他直接改变了众多西方人对中国共产党的认知,进而为共产党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同情。在国内,斯诺报道的影响立竿见影。他不仅为共产党带来了人心的倾斜,还带来直接有生力量的支持。
  同路人对中国共产党的事业帮助之大,从一件事情上可以看出。邹韬奋在病重之时,提出了加入中共的愿望。此前,他曾多次提出入党请求,但始终未获通过。邹韬奋之子邹家华说:“父亲在1937年至1938年间,已经向周恩来提出入党的要求。周恩来当时考虑,从党员的条件上来讲,那没有问题,但是从当时历史的情况来看,还是在党外做工作更加有利。因为如果你是党员,别人会以为你当然是代表党来讲话;但作为一个党外人士,从客观的立场讲话,就更具有说服力。”
  “窑洞对”
  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吸引大量的同路人,并非仅仅是由于国民党的不堪和抗日救国的口号的吸引力,更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代表了多数人对于未来的憧憬。
  1945年7月,黄炎培以国民政府参政员的身份到访延安,在延安,他和毛泽东的“窑洞对”成就了一段历史佳话。
  此时,日本败局已定,如何应对抗战后的新局面,成为国共面临的新问题。自从清王朝结束以来,中国历经数十年战乱,终于看到了重建新国家的希望。在此背景下,黄炎培提出了“国家兴衰周期率”的问题。
  黄炎培对毛泽东说:“我生六十余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见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
  毛泽东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这段对话,日后时常被人提起,这被认为是共产党人能够建立政权的关键。正是建设民主的新中国这一目标,成为大量同路人与中国共产党能够走到一起的核心因素。
  1949年3月,大局已定。黄炎培取道香港辗转到达北京。4年后,他再次和毛泽东会面。这时,毛泽东已是新政权的缔造者。
  在毛泽东下榻的香山双清别墅中,黄炎培成为毛泽东会见的第一位“客人”。这次,毛泽东向黄炎培谈及了未来的建国方略。黄炎培所领导的民建及黄本人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角色,毛泽东也都有述及。
  同路人的理想年代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召开。在出席新政协的662位代表中,工农和各界的无党派代表约占26%,各民主党派的成员约占30%,合计超过了共产党所占44%的比例。
  经过此次会议选举产生的6位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有3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56名中央政府委员中有27人。随后的政府组阁,党外人士占去4位政务院副总理中的2位,15名政务委员中的9人,在政务院下属部门32个正职中的13人。
  在“窑洞对话”之后4年,黄炎培眼见共产党在毛泽东领导下实践了当初的诺言。在周恩来两次亲自到其家里动员的情况下,黄炎培打破了不做官的老规矩,成为政务院的副总理之一。   建国初期,是党的同路人的理想年代。创业的激情,民主的氛围,使其才干得到发挥。此时,在众多领域,党外人士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一点,从新政权的党外部长名单便可见端倪:轻工业部长黄炎培、邮电部长朱学范、交通部长章伯钧、农业部长李书城、林垦部长梁希、水利部长傅作义、教育部长马叙伦、卫生部长李德全、司法部长史良、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何香凝。
  然而,从1957年“整风反右运动”开始,局面急转直下。“文化大革命”十年,新中国经历了最灰暗的一段时期。作为共产党事业的支持者,过去长期为共产党呐喊的知识界,与国家一样,受到了灾难性的伤害。
  改革重新凝聚同路人
  改革开放,成为新时代的主题。在新的征程上,曾经与共产党相濡以沫的同路人,再次展现出巨大的活力。
  1979年10月4日,建国30周年庆典后的3天,改革开放迎来了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成立。中信的成立,与党在工商界的众多同路人的努力密不可分。
  荣毅仁当选为中信公司的首任董事长,这位曾被陈毅誉为“红色资本家”的党外人士,6年后正式加入了共产党。而在1979年,他仍是以同路人的身份,在推动着改革的前进。
  另一位成为改革开放开拓者同路人的是霍英东。这位身在香港的爱国商人,在1978年初次听到邓小平关于改革开放的讲话后,便迅速出手。1979年,他投资兴建了中山温泉宾馆,成为最早到内地投资的香港企业家之一。1983年,他与广东省合作兴建广州白天鹅宾馆,成为大陆第一家由中国人自己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大型现代化酒店,受到邓小平的好评。在霍英东的示范效应下,大批港资进入广州酒店业。
  随着改革深入,开拓者的作用逐渐弱化。体制和法律法规的变革,成为推动深层变革无法绕过的坎儿。
  1988年,改革开放进入第十个年头。这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修正案一共设计两条内容,其中一条的修改,使得私营经济首次进入国家的根本大法。在这次意义深远的变化中,党的同路人再次为改革助威。
  1988年3月,民主党派人士汤元炳、陈铭珊、冯梯云在全国政协七届一次会议上联合发言,赞成在宪法中增加私营经济的内容,并从政策措施及法律法规等方面提出11条具体建议。
  2005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正式将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党外人士参与决策,逐渐走上制度化的轨道。
  这一制度化变革的背后,是中共对于党外同路人的愈发重视。改革开放,使执政党重新凝聚了大批的同路人,并激发了他们的活力。
  在这方面,邓小平曾有过明确指示。在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他特别强调:“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不是可以削弱,而是应该加强,不是可以缩小,而是应该扩大。”
其他文献
刚退休不久的孙大爷最近总觉胸口疼,有针刺一样的感觉,有时候呼吸不畅,闷得慌,起来活动一会,不适感就能减轻。他担心是心脏问题,去医院做了全面检查,但心电图、超声心动图、CT等一系列检查做完后,一切指标正常。医生最后给出的诊断是心脏神经官能症。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主任马长生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心脏神经官能症是一种以心血管疾病的有关症状为主要表现的
期刊
生活,没有什么大道理可言,过日子,就是一种心情,用好的心情去生活,累也不说累,苦也不言苦。幸福,或许正是体现在这“不说累”和“不言苦”当中……  我也常常会累,也常常会心情浮燥,常常在一些早已老去的回忆里念念不忘;常常因为将心情投入了哪段文、或者是哪首歌而引发了些感慨;也很容易陷入别人的情绪或别人的故事;所以,也总是絮絮着些忧伤。  实际生活,却是在甩甩打打中过得简单而痛快,并没让哪种琐事牵拌着情
期刊
人难免一老,体现在眼睛,就是“老花眼”,即45岁前后会在近距离看东西时感到困难。老花眼人人都会发生,只是有早有晚,程度有轻有重。老花眼的原因是眼内晶状体因衰老而发生硬化,弹性变差,再加上睫状肌力量减弱,看远看近调节不再那么自如了。  老花眼主要有4种表现:  1.看近困难,不自觉地把书报拿到更远的地方阅读。  2.阅读需要更亮的照明,尤其是晚上。  3.乍一看远或看近时眼前模糊。  4.眼睛容易疲
期刊
推拿按摩能舒筋通络、理筋整复、活血祛淤,对内脏也有明显的调理作用,千百年来深受百姓喜爱。不过,有些人觉得按摩后效果不佳,甚至更加疲乏,可能是因为医师的手法有误,该用补法却用了泻法,就会造成以上后果。可见,推拿按摩也一定要辨证论治。  推拿的手法有强有弱,“轻推、顺推皆为补”,即缓和、轻微的连续刺激能活跃脏腑的生理功能,为补法;急速、较重且时间较短的刺激,会抑制脏器的生理功能,为泻法。针对具体的患者
期刊
老年理财稳当先  根据老年理财的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原则,应将用于养老的资金重点投资在免征利息税的国债、金融债券、货币市场基金、银行理财产品、保险理财产品等品种上,宜掌握在40%左右;考虑到资金的灵活调度,投资储蓄的资金,可掌握在40%左右;对于部分家庭经济宽裕,又具备金融理财知识和良好心理素质的老年人,如手头积蓄较宽松,可将少量的钱用于股票、收藏等风险投资,一般应控制在20%以内。  理财莫入
期刊
解读专家:  全国政协委员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  我国当前的养老基金收支情况如何?  2012年,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97万亿元,支出1.55万亿元,当期结余4191亿元,累计结余2.37万亿元。在中央和地方财政补助支持下,总体上说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大于支出,当期不存在基金缺口问题。然而,随着老龄化程度的提高,领钱的人相对增多,缴费的人相对减少,基金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期刊
中国人对衰老的消极心态在生活中体现得活灵活现:20多岁的小姑娘说起话来老气横秋,若是不经意间看到脸上有皱纹,便会求助于各种祛皱霜,嘴里念叨着“老了”;40多岁的男人,夫妻生活偶尔力不从心,便忧心忡忡;60多岁但身健脑灵的老人一遇到新事物就习惯性逃避,原因是“老了,学不来高科技”。  无论是年轻人的“怕老”,还是老年人的“服老”,其实都隐含着人们对衰老和死亡的恐惧。按理说,人们对这种生理变化的惧怕应
期刊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帕米尔高原东部,西北与塔吉克斯坦接壤,西南与阿富汗接壤,南部与巴基斯坦相连,县城距乌鲁木齐1765千米。全县总面积24088.82平方千米,人口3万多人。说到这里,您可能对塔县还是很难产生任何印象,但提起电影《冰山上的来客》,您可能就会对这座美丽的县城产生一种别样的情愫。  慕士塔格峰和喀拉库勒湖  喀什往南三小时车程,阿克陶县和塔什库尔干县交界处
期刊
近日,贵州省政协领导与省政协省级老领导座谈会在贵阳举行。省政协主席王富玉、副主席孙国强与老领导亲切交谈,共话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共议我省科学发展和跨越式发展。  省政协原主席龙志毅、王思齐,省政协原副主席吴嘉甫、刘鸿庥、武鸿麟、袁荣贵、王思明、马文骏、许乐仁、伍席源、李金顺、何永康、王录生、相小青、吴若秋、程天赋、杨光林、王惠业、王中刚、吴静波、蒙素芬等出席。  省政协秘书长李月成主持会议。龙志毅、
期刊
夏季气温高,为了防止食物变质,我们可以将其放冰箱保鲜。但如果家中的人参、冬虫夏草等中药材想要完成“避暑”工作,则要注意“四防”。  人参 分类保存,防潮。人参素有“补气大王”的美誉,自古便是名贵药材,它有红参与白参之分。红参一般不易被虫蛀,但必须保持干燥,晒时要盖上白纸,以免变色,可装在木盒或瓷瓶内密封贮存。白参(生晒参或糖参)既容易生虫,又容易受潮变色。虫蛀常发生在主根上部及根茎(芦头)处。已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