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本心

来源 :世界家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dbu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今中国油画界,追求油画的中国意味以成为许多画家的共识。历经几代人的努力,中国油画也以成为不同文化之间的包容的标志。自古,中国的传统绘画要求人与自然的的融合,讲究气韵、意境。作为外来文化的传入中国后,被接受的同时也被赋予了新的意义。陈和西作为南方山水油画的探索者一直在用自己独有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于油画的认识。他笔下的风景是对于湖湘情怀的寄托,他的作品是浪漫的、写意的、抒情的、中国的,同时也是文化的、深厚的、广普的、国际的。他那线条优美、皴擦变化、气度节奏,从西方油画找那个另辟蹊径,又同中国画异曲同工。
  关键词:陈和西;传统绘画;西方油画;湖湘
  一、引言
  西方的油画风景和中国的山水画描绘的对象都是自然风景,但由于中国人对自然的特有的理解、体悟以及表现方法、材料等原因,形成了与西方绘画迥然不同的两种审美趣味和艺术效果。也正是由于这样的文化底蕴,当西方油画传入中国后,许多的油画风景画家们已经在自己的风景画写生或创作中极力寻找和营造具有中国审美趣味的艺术境界。作为在油画界颇有成就的陈和西教授,他用充满中国传统国画意味的风景油画为艺术界所认可,宁静、悠远,这些也正是他的标签。探索在简单的一幅画中这种意蕴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展示出来的,对于绘画本身来说也是种实践。
  二、正文
  陈和西的艺术并非理性的绘画,理解他的艺术,必然要从他的通过对“意境”概念的梳理、对中国山水画特有的意境表达、对油画语言本身所具有的特点的研究,用以来丰富油画风景画的“意境”内涵,进一步拓展油画风景画的新图式。[1]
  他的题材几乎都是自然风景,大部分源于他对于生活环境的观察和体悟。这些作品已经构成了一种独立、自成一派的体系,与生活、生命、人生相互关联,带有他自己特有标签的意蕴。陈和西教授,数十年来一直来致力于描绘湘楚大地的山川风景,用独具一格的风格特征自觉深入探究了风景的本质精神,完美地将油画风景的风格化艺术语言与湖湘文化的深厚意蕴结合于一体,成就斐然。
  几乎每个星期,他都会背起画板,到那些或远或近的村庄写生。乡间秧田里温润的泥土、农家院子打盹的小狗、池边秋风吹荡的芦苇……,这样普通而寻常的一切,与他却有着天然的亲切。他喜欢乡村,喜欢满身尘土的味道。这种喜爱透过他的画笔,渗进了他的画布。
  方形构图
  陈和西的风景油画多采用正方形构图,正方形具有更强张力和表现力。篆刻就大都为方形布阵,这种方形构造与西方的黄金分割律是不同的。陈和西认为,在艺术实践中,比起长方形,这种方形布阵更能集中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便于剔除繁枝末节。可以说这种图式是很中国化的,有些类似于中国传统国画的“斗方”,大气而稳重此类作品,如《有狗的风景》,就是采用“方形布阵”的图式。陈和西喜欢在画面中采用焦点透视,但与西画不同之处在于,他总是把最精彩之处安排在重金和远景。相比起中景的精致,前景处理得相当整体。所以说这与西方油画的虚实关系是不同的。
  色彩與做底
  陈和西的油画极具当代色彩[2]。底色在陈和西的绘画中举足轻重,灵活运用色底,使得陈和西的油画作品在色彩上具备了三个特征,色底上丰富的色彩提示、表现对象的自然色彩,以及作者头脑中的色彩。陈和西在色彩的处理上不是按照传统做法,将所见之物搬到画面,而是基于尊重客观物象,选择色底带来的色彩变化,以及自己对于物象的认识与理解,寄予自己的情感。并未遵循传统的原则将客观景物的自然色彩毫无保留地搬到画面上,而是在尊重客观物象的基础上,更多地选用色底带来的色彩提示。陈和西一直善于利用底色作画,每幅画都可体现出画家深刻的思考,用情感与理性的相融来驾驭色底和色彩,让作品气韵生动的同时又耐人寻味。陈和西的油画风景十分讲究技巧,通过很多次探索,他对底色的运用使其油画风景作品独具个人魅力。在绘画中,他善于依据底色基调,将外在色彩概括处理,组成新的画面。也就是说,用这种方法来作画时,他并非直接追随自然界的色彩所展示的色调,而是根据底色主观归纳与处理色彩。如他面对绿色的风景时,却能在红灰色的色底上作画,描绘出一种温暖的意境。
  语言:用笔、设色
  陈和西的用笔、设色均属老辣一派,使其油画图式独具特点,使得画面的色彩和明暗上层次清楚、主次分明,富于节奏,具有中西结合的美学特征。在他的意识中,我们有属于本民族的独特的审美体系,比如中国民众酷爱红色、黑色、金色等,而这些颜色在他的油画风景图式中有着重要作用,显现出大气之美。人们通常所见的写实性油画,都是根据色彩的透视规律,景物理性的表现静,而陈和西的油画是走的确实中西结合的路子,展现出意象油画的美。从根本上讲,意象也是一种叙述经验和思维方式。而意象油画就是是以最直觉的方式,在感性叙述过程中掌控理性经验。[3]
  画面节奏
  陈和西乐于写生,但绝不盲从。面对自然,“写胸中之山、抒胸中之意”,忠于内心。在写生中,陈和西通常运用自我提炼的语言形式去表现自然对象,大胆的主观处理画面。在表现南方乡土题材时,陈和西找到了一套自己的表现方式。在处理客观物象时,他并不重点关注物象的结构、明暗、光影之间的细致塑造,而是基于整体观察,更多地采用剪影式的方式对景物进行概括,借助景物之间的主次搭配、疏密安排,呈现出拥有生动气韵和优美节奏的景色。在描绘画面色彩时,他并不局限在对象的固有色中,更关注色块与色块之间的关系。在他的笔下,画面氤氲着楚地的潮湿,表达出一种宁静悠远的诗意。那些菜园、山塘、田垄,点缀在风景里的农妇,他们是静默的,凝固在一种悠远里,也是陈和西对于内心忠于家乡情怀的体现。[4]
  三、结语
  艺术家发掘个性化语言,塑造自己艺术风格的过程,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寻求艺术家自我及艺术作品本身的灵魂与地域文化相契合的过程。
  陈和西的创作经过一段时间由宣泄、徘徊、思考、探索再抵达另一个高度,这样经过周期性的阶段式的飞跃。陈和西一直坚持走自己的路,不为市场所左右,对于一个探索者来说,前面根本没有现成的路可以走。陈和西的画风在不断变化,并经常尝试不同繁荣手法超越自己。陈和西从中国风景画与西方风景画中,优选出自己认为最有表现力的东西,用西方的模式来营造中国画的写意,也从中国画中寻找西方绘画没有的东西,融入油画创作中。这些独有的特点正是陈和西油画风景的意蕴寄托。
  参考文献
  [1]袁悦.陈和西风景油画图示品析[J].美术观察,2011.10
  [2]何惠.陈和西绘画语言初探[J].艺术教育,2016.12
  [3]曾彬.底色作画的当代演绎——陈和西的写生与创作[J].美术大观,2017:08
  [4]何慧.中国南方油画山水画派——陈和西风景写生创作研究[J].艺术中国,2015.06
  作者简介
  黄环宇(1994~),女,湖南宁乡人,2015年毕业于衡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现为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17级研究生,主修油画。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生活的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食品的多样性在不断变化,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开始频繁出现,这对我国人民的生活和生命安全造成巨大威胁。本文就食品检验结果准确度如何控制进行论述。  关键词:食品检验;因素;环节控制  引言  食品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食品的质量安全决定着我们的生命健康,尤其在现代生活中,各种食品种类繁杂,食品中的各类添加剂众多,在满足人们口福
期刊
摘 要:白南准是当代新媒体艺术大师,出生于韩国首尔,从小学习音乐,后因战乱离开家乡。由于对西方古典音乐的热爱,白南准于1956年从东京大学毕业后前往德国深造,研习哲学、音乐史及艺术史。后受到美国激浪派艺术家约翰·凯奇的启发,加入激浪派,与小野洋子、夏洛特·摩尔曼等艺术家积极参与激浪运动,进行了许多带有概念意义的行动音乐的创作。身为第一位将科技与媒体作为艺术创作载体和媒介的艺术家,他对当代艺术的发展
期刊
摘 要:杨志坚是全国美展奖项的多次获得者,他已经从具象的细致的写实手法中完全脱离,形成了带有自己独特思维的具有东方美的特质的语言特征。他的画中带有毛笔书写的灵活通达,且不失西方绘画的空间层次形式结构的表达。将西方油画的表现性相结合,对中国当代油画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也对中国当代油画如何以独有的姿态进入到世界视觉艺术体系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关键词:杨志坚;思维;形式结构;东方美  一、前
期刊
摘 要:结合安德鲁·怀斯的生平和经历,从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特殊时代意义,分析他的蛋彩画和水彩画中用写实技巧来表现现实主义的人物与风景,以及用象征与暗喻的手法表达其主观情感的方法,从而总结出作为美国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的安德鲁怀斯作品中的时代意义以及对当今水彩画和油画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安德鲁·怀斯;绘画风格;艺术精神  一、大师的轨迹  安德鲁·怀斯,1917年7月12日出生于美国缅因州
期刊
摘 要:李密的《陈情表》是一篇古代士人行“孝”的经典之作。“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在倡导传统文化的今天,我们重温李密的《陈情表》,无不被这篇千古孝情的绝唱感动。  关键词:李密;孝;忠  李密的《陈情表》是一篇古代士人行“孝”的经典之作。他与祖母的孝慈之情打动了古今无数读者。南宋人赵与时《宾退录》卷九中引用了安子顺的话:“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
期刊
摘 要:国际河流问题是政府和社会各界密切关注的热点问题,对其研究现状与趋势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选择CNKI作为数据源,采用文献计量法对建国以来我国国际河流问题研究文献进行了分析,分别就研究进程、研究主题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三个主要研究趋势。  关键词:国际河流;水资源;研究趋势  1 引言  随着各国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全球淡水资源危机日趋严重
期刊
摘 要:综合实践开题中,课堂中往往为了“填好计划表”而出现了许多的“浅问题”、“假问题”和“泛问题”。教师在运用表格指导学生进行科学规范的研究活动时,应当从表格的内容设计、呈现方式和价值引导等不同角度来思考,激发学生填表的“内驱力”。  关键词:综合实践;表格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确定合适的研究内容、制定科学的活动计划,是综合实践开题课的主要目标和核心价值。然而,很多一线教师却误将“填好
期刊
摘 要:苏百钧是当代最具盛名的工笔花鸟画家之一。他以意象造型,高超的艺术技巧及清雅而别致的艺术风格广受赞誉。他不仅继承了中国花鸟画传统的精致与细腻,并且敢于突破传统工笔花鸟画极强的程式性的束缚,深入生活,使多种绘画语言为画家的“意”的表现服务,因而他笔下的每一个形象都是具有鲜明个性的,每一副画都是有气韵的。本文对苏百钧教授的工笔花鸟画作品的意象表达进行分析。得出了苏百钧的工笔花鸟画的高明之处不仅是
期刊
摘 要:门球运动给人带来健康、开心。通过门球运动,能增加人们的交流、和谐。但门球运动是有序进行的,必须服从教练的统一集训,才能掌握技能技巧。本文阐述了门球教练的指挥权威。  关键词:门球教练;相互尊重;尊重教练;战术意图;步调一致  门球比赛中,门球教练的指挥权威如何是球场博弈胜负的关键因素。有的球队对教练不信任,不服从,不执行教练指令的现象时有发生。球场上往往出现“三多”现象:  其一,争当教练
期刊
摘 要:中华古代文化艺术宝库当中,传统的装饰纹样绚丽多姿,它是华夏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的体现,还散发出我们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与深厚的人文艺术价值气息。装饰纹样不光反映了人们对至善至美的审美向往和憧憬。从它的的发展及演变还可以窥见历史的发展趋势和步调。这些装饰纹样是与中国的礼制和儒家、道家、宗教以及风土人情等相互渗透,经过时间的沉淀,逐渐发展为现在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装饰纹样体系。它不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