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自然现象,究其之奥秘

来源 :报刊荟萃(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080504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孩子们常会对产生疑问的事物进行探究,想要从中获得经验和知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明确指出要“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所以作为教师,要秉承严谨务实,科学认识的态度引导幼儿对身边的自然现象进行探究,从而拓展幼儿的视野与认知。幼儿在自主探究中往往会缺乏一定的知识经验,导致探究结果的不严谨,因此教师如何成为幼儿探究过程的引导者是十分值得深思的。本文就如何引导幼儿探究生活中的自然现象为重点,提出了一些引导幼儿有效探究的教育策略。
  关键词:探索;自然现象
  一、有效抓住幼儿的喜好
  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曾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孩子的兴趣来得快去得也快,要抓住幼儿的兴趣,就一定要教师的仔细、敏锐的观察力与多样的手段。
  1.问问孩子喜欢什么
  大自然中充满着各类值得探究的东西,那什么是幼儿最感兴趣的呢?只有感兴趣的东西才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有时想知道他们感兴趣的东西,不如直接问问他们。
  在户外活动与散步时,幼儿与教师能一起贴近自然。在孩子自由活动时,他们会选择属于自己的小天地探讨问题,这时老师可以到人聚集的多一点的地方和他们一起交流。在幼儿身处花草树木的世界时,他们会对我们已经司空见惯的东西产生兴趣,直接的问一问,我们就能找到探究的切入点。孩子喜欢什么,教师就带着他们探究什么,带着兴趣的学习永远是事半功倍的。
  2.家园配合记录点滴
  孩子的一部分时间在幼儿园,另一部分时间则在家里,想要了解全部的他们,就需要家长的帮助。在幼儿园里,他们能接触到自然事物的场所无外乎自然角和操场,但回到家中爸爸妈妈却能带着孩子去其他更精彩的地方。
  例如:在大班年龄段,投放“种子发芽”实验的相关记录表,请幼儿观察豆子类植物的生长秘密。通过家园种植、观察、记录,了解豆子发芽需要的条件,引导家长有效的、持续的进行。采取的实验手段也可以多样,问问孩子“你觉得怎样可以让种子发芽?”、“如果这样可不可以。”在平等、合作的状态下,进行水培,水培、土培或者暗房种植,一切均可。在亲子合作实验中,让孩子享受过程中的期待、愉悦、积极向上,进一步探索实验的兴趣。
  3.随机关注孩子的发现
  对于内向与小班幼儿,在一旁默默关注是一样了解他们兴趣的好办法。由于性格和年龄的关系,孩子不能很好地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有时过多的提问会让幼儿感到害怕和难为情,因此对于这样的孩子,教师需要的是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二、有效投放游戏材料,在玩中探索
  我们的眼睛看到的是怎样的世界?孩子的眼睛看到的是怎样的世界?
  1.自主探索和集体教学探索
  首先是正确对待孩子的自主探索,当教师了解并掌握了孩子的兴趣时,就应该及时的提供各种材料供幼儿在玩中探索。例如:在班级创设探究区角,将幼儿感兴趣的内容放置进去,并提供:放大镜、沙、泥土、蚯蚓等等。一旦有了这样的空间,会吸引不少孩子一起探究、发现。教师在幼儿自主探究前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例如沙子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一个手指能在沙子中间挖出洞吗?泥土摸起来什么感觉等等。在迎合幼儿的兴趣的基础上准备各类材料,鼓励孩子自主探究,找到问题的答案。
  当然,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学活动,这也是幼儿园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手段,比如,让所有的孩子一起探究同一现象,在材料准备方面,小班的孩子需要人手一份,中大班的幼儿可以尝试小组探究,合作完成。此外教学所必備的各类多媒体设施必须齐备,在座位的安排上也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安排。小班幼儿的材料准备不宜过多,且材料必须简单易操作,让幼儿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进行探究,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对探究的兴趣。
  2.探索过程中,孩子是主角
  探究过程中,教师需要将要求、问题抛出,剩下的就让幼儿自主探究,无论是否成功,这经验都是属于孩子的,而不是教师灌输的。即使孩子知道了原因又能如何,他们只是背出了答案,而不是探究出了答案。在探究过程中,可以引导幼儿先猜想再尝试,看看他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在探究中可能幼儿会花费很长时间,但却能让他们意犹未尽,因为他们是在照着自己的想法进行探究。
  3.记录与分享
  为了让幼儿更好地进行探究,教师可以给幼儿准备一本记录本,没有特定的格式要求,让幼儿将自己的发现用笔记录下来,可以用绘画、用数字、贴纸等等方式。这样在幼儿翻阅记录本时能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教师还可以鼓励幼儿说说记录本上的内容,这种办法不仅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复习之前的经验知识。
  三、有效提问与总结,提升科学探索价值
  1.回忆、叙述、猜想
  孩子的每次探究都有一个谜底,这个谜底应该让幼儿自己揭晓,而不是老师直接将答案通过各种方式直接告知。
  有时教师在听了幼儿的回答后会帮助总结,但总结的内容幼儿往往很容易遗忘,他们记得的其实还是那些零碎的发现。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一个一个慢慢说,让幼儿回忆,然后给予时间让孩子完整叙述。重要的是要让孩子自己完整的进行回答,这样他们才能将原因记住。如:“颜色变变变”游戏过后,让孩子们知道什么颜色加什么颜色,会变出什么颜色,在自己探究记录过后,利用图示总结法,游戏巩固法等多手段,提升科学认知点。
  2.专业性的总结
  幼儿的回答偏向拟人化,他们会选取一些词语、描述代替专业的解答,因此教师在幼儿探究结束后要将一些专业的词语告知幼儿,例如蚯蚓,孩子大多都会说蚯蚓断了还能再长,但却不知道这属于再生功能。所以教师要通过形象的图片和多次的提问巩固让幼儿了解这个叫做再生功能。
  四、探究的未来
  探究的尽头在哪里?知道答案还是了解了原理?其实探究对于我们来说是永无止境的,它渗透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知道了答案,我们可以将原理运用到生活中去,再进一步发现其他的秘密,这才是有意义的探究。未来的世界我们无法预测,未来的世界由现在的孩子们主宰。蚯蚓能再生,那人呢?人的手断了还能再生吗?这个问题需要由教师抛给孩子。我们能做的是鼓励孩子去想象、去探究,在理解的基础上不放弃,勇往直前,或许在那个未来,不会有“残疾”这个词语。
其他文献
浅谈股份合作制企业土地资产管理姚成意,茆根明,陆忠义(江苏省海安县土地管理局)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对乡镇企业这块集体土地怎么办?固然对其收取一定量的土地使用费是改革迈出的第
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在所有教科书里都有详细说明。我这里所说的“总体理解”,不是指对其基本原理,而是对它本身的理解。鉴于教科书里一般没有这方面的内容,而不了解它又很
We report a 46 year old man who developed recurrent myelitis associated wit h hepatitis C viral (HCV) infection. Spinal cord biopsy showed acute demyelinati on
小公园从来都是安安静静的。阳光照着盛开的花朵,也照着清澈的小溪,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青草香。虎斑猫奇奇最喜欢小公园了,几乎每天都要过来玩。他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坐在
浙江省绍兴市于今年5月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并以拍卖吉祥车号牌作为筹措基金的办法之一。6月10日上午,首次机动车吉祥号牌拍卖在绍兴市华侨饭店会议室举行。除拍卖
说到《虎姑婆》,大家一定很熟悉吧。狡猾歹毒的虎姑婆、粗心大意的母亲、冷静机灵的大妞、二妞和轻信陌生人的小丫头,她们一起上演了一个略显沉重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老虎
“周超飞们”赶上了一个鼓励“双创”的好时代,他们的实业梦想就像新兴产业链上迸发的星火,正成燎原之势。因为机器人世界杯大赛,周超飞要带着自家的机器人去大赛现场参展,与
摘要:要想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教师首先要学会倾听幼儿的声音,尊重幼儿、走近幼儿。喜欢倾听的幼儿是一名聪明的幼儿,喜欢倾听的教师也是一位聪慧的教师。要想成为一名智慧型教师,就一定要学会倾听幼儿的声音。  关键词:倾听 幼儿  倾听是人不可缺少的素质之一,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必要前提。由此可见,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非常重要,教师应该怎样静心倾听幼儿的心声呢?笔者认为,教师只有走近幼儿、读懂幼儿,才能更
山羊胡子、鹰钩鼻、小圆眼、头缠毛巾,怀抱乐器,倒骑毛驴,边走边唱,走到哪里就把欢笑带到哪里。这个经典的阿凡提形象一直伴随着我的童年。小时候,每当听到那种新疆特有的音
火红的夏日悄然逝去,缤纷的秋天向我们走来。走在秋天里,天高了,云淡了,太阳更红更娇了。秋天,充满了诗情画意。在你眼里,秋天是怎样的?  秋天是个慷慨的富翁,它给果园送上香甜的微笑,给田野送来五彩的颜色;  秋天躺在玉米地里,它一笑,露出了闪亮的金牙;  秋姑娘是一位心灵手巧的裁缝,为大地织了一件缤纷的衣裳;  秋天站在田野上,野菊花手拉着手,欢迎它的到来。  听,秋的消息  秋天到了,天气变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