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三号——中国载入航天新起点

来源 :神州学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k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25日。夜。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神舟”三号飞船就要从这里飞向太空。空旷的戈壁上空,明月高挂,星光灿烂。航天发射场上,灯火辉煌,亮如白昼。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紧张而忙碌,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按计划进行。
其他文献
北纬30°线贯穿四大文明古国,是一条神秘而又奇特的纬线。在这条纬线附近有著名的埃及金字塔,传说中沉没的大西洲,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不管是巧合还是冥冥注定,北纬30°线都是一条能引起人们极度关注的地带。多灾多难的北纬30°中国地震局灾难专家顾建华说,北纬30°线历来都是多灾多难的地带,地震、火山、海难、空难等时有发生。据史料记载,西藏共发生过大于8级的地震4次,7-7.9级地震11次,6-6.9
期刊
百慕大群岛是大西洋上著名的旅游胜地,然而它却跟一个恐怖的名字——"百慕大魔鬼三角"联系在了一起。有人声称在这一海域曾多次发生过莫名其妙的航船和飞机失踪事件,并赋予其"魔鬼三角"的称号。有关"百慕大三角"的神秘传说经过无数文章、书刊的渲染,越传越神,不仅家喻户晓,甚至连某些专业人士也信以为真。但是所有"研究者"都忽略了一个最重要也最基本的问题:如果这个神秘失踪现象本来就不存在,那又何
期刊
广西乐业县西部岩溶峰丛地带中的石围群(俗称天坑群),是由20多个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石围组成的石围群。由于它数量多,年代古老、巨大幽深、险峻雄伟、奇特奥秘,且洞内保存有大片完好而茂密的地下原始森林,洞底可通地下暗河,为世界罕有的岩溶地质自然奇观,堪称天下奇洞一绝!因此具有极高的科研、观赏和旅游开发价值。但千万年来它一直沉睡着,未被外界注意和知晓。那么是谁最先发现大石围和石围群的呢?是谁首先对它进行
期刊
从1980年开始,我国先后派出48人次参加友好国家的南极考察队赴南极洲和南大洋进行考察,为我国独立自主地进行南极考察取得了经验,培养了人才,打下了基础:1981年5月,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成立:1983年5月,经5届人大常委会第27次会议批准,我国加入了《南极条约》,但由于我国未独立进行南极考察,仅为缔
期刊
~~
期刊
默默无闻的探险家人们往往只知白令海峡,而不知白令其人,因为关于他的书极少,百科全书里的"白令"条目也简短得极易被人忽略。事实上,白令是位睿智、精明、诚实、顽强、严于律己、富有进取心和幽默感的人,堪称是个超凡脱俗的英雄和绅士。白令青年时代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海洋学院做研究工作,在那儿他遇到了前来招募海军人才的俄国官员。为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白令随他们前往俄国碰碰运气。当时俄国年届50的彼得大帝仍然野
期刊
年复一年,成千上万座冰山从两极大陆的母体冰川上轰然崩裂断离,然后随波逐流地四处漂移。这些或蓝或绿、奇形怪状的冰山是怎样形成的,其内部隐藏着什么样的物质,在其漂移的过程中又会发生什么情况呢?本文将同读者一起靠近它们,领略它们的神秘与美丽。
期刊
格罗夫山,南极内陆科考中的一块处女地。近两年,中国科学家已经两次踏上这块土地,进行大规模的科学考察活动。不仅绘制了格罗夫山的地图,而且还为南极科考增加了许多新的生长点,为人类了解南极提供了新的资料。
期刊
在浩瀚的宇宙空间,在静谧幽深的大海深处,在寒冷荒凉的极地……这些曾经是生命禁区的地方,现在已经被人类征服,人类涉足的疆域也越来越广泛。那么在极限条件下,探险者是如何生活的呢?他们怎样躲开近在咫尺的死神呢?让我们看一看这些勇敢者的叙述。
期刊
绿色植物能制氧吸尘,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这是因为树叶的表面凸凹不平,且多有茸毛,有的还能分泌粘性的油脂或浆液。空气中的粉尘、炭粒、铅、汞等金属小颗粒随风而动,风遇到树木时,树木那茂密的枝叶,会使强大的风势减低,风速的降低,空气中携带的尘埃也会下降。这些尘埃便附着于叶面及枝干的凹槽里,树木阻滞了灰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