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桃育种研究进展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tao22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桃在我国的栽培历史悠久,野生资源丰富.为更好地了解我国桃育种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该文从桃资源、起源、育种方法等方面综述了我国桃育种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桃育种建议,以期为桃种质资源的保护与收集、育种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该研究开展了16%咯菌腈·氟环唑SC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16%咯菌腈·氟环唑SC在用药量为450~600mL/hm2时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较好,且对小麦生长安全.
以美香占为母本、巴斯马蒂为父本,通过优势互补进行常规杂交育种获取F1,根据系谱法经自交6代后选育出米质优、有香味、产量高、抗性好的优质丝苗新品种美巴香占,采用“增苗攻穗控害”高产配套栽培技术,实现稳产高产的目标.
为研究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小麦生长和土壤质量的影响,筛选适宜小麦品种新冬42号生长的有机肥和化肥配比,设置常规化肥减量25%配施有机肥(CF+M25)、常规化肥减量50%配施有机肥(CF+M50)、常规化肥减量75%配施有机肥(CF+M75)、常规化肥(CF)、空白对照(CK)等5个处理,进行田间小区试验,分析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小麦产量和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氮配施比例为50%时,能促进小麦增产且有效降低化肥施用量,冬小麦达到最大产量的最佳无机氮配比理论值为21.3%;M处理与CF、CK处理呈显著性
为探究施用复合肥对大豆生长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选用大豆品种徐豆18为研究对象,以空白处理为对照,设置1、1.5、2和3g·kg-1(复合肥·土壤-1)4个浓度的浇淋复合肥处理,观察盆栽大豆的生长发育情况,测定土壤酶活性.结果表明,不同复合肥施用量对大豆生长及土壤酶活性具有显著影响.施用复合肥有利于提高大豆株质量、根冠比和土壤酶活性,其中复合肥施用量为3g·kg-1时,大豆的株质量、根冠比最高,土壤脲酶活性显著提高了62.1%;复合肥施用量为2g·kg-1时,土壤磷酸酶活性显著提高了42.3%.由此可见,种
近年来,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产业扶贫是脱贫效果显著的一种扶贫方式.该文介绍了元江县咪哩乡经济林果扶贫产业现状和效益,分析了咪哩乡经济林果产业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促进咪哩乡精准脱贫工作,为脱贫巩固提供指导与参考.
以秋种马铃薯为研究对象,探索不同肥料配方结构对马铃薯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钾配方肥施用能够提高马铃薯的商品薯率及总产量,从而增加经济效益;有机肥+高钾配方肥虽然经济效益略低于高钾配方肥处理,但其马铃薯品质最好.综合产量和品质来看,有机肥+高钾配方肥可作为马铃薯种植的主要肥料配方结构.
黄金百香果原产于热带地区,因其风味独特、营养价值高而深受消费者的亲睐,市场需求量正逐步增加,近年来在我国南方热带地区发展迅速.为探究黄金百香果在海南地区的生长适应性以及栽培技术,自2018年分别于广西、台湾等地引进\'大黄金\'与\'小黄金\'2个优质百香果品种于海南省澄迈福山、海口旧州、屯昌屯城3个试验点进行种植示范,对其引种表现包括农艺性状、植物学性状以及果实品质等方面进行初步评价,从园地规划、搭架定植、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黄金百香果的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
张家界是我国第一个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在地,大鲵产业是张家界重要的特色产业.该研究运用ArcGIS分析工具和地理集中指数、不平衡指数等统计分析方法,对张家界市内大鲵养殖基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张家界市大鲵养殖基地呈聚集分布状态,各地区之间大鲵养殖基地分布差异性明显;(2)自然环境影响因素方面,高程和水系是影响张家界市大鲵养殖基地分布的主要因素,80.8%的大鲵养殖基地分布于低海拔地区,且具有明显的趋河流分布特征,坡度和坡向因素对大鲵养殖基地的分布影响
侧柏是我国北方地区城市绿化、水土保持林造林的首选树种之一,在北方地区的很多荒山、石缝等地方均有自然生长.结合我国北方地区的实际,该文对侧柏的营养杯育苗及抗旱造林的技术进行了总结,为当地侧柏优质苗木的培育提供参考.
采用18%噻虫胺种子处理悬浮剂对水稻种子进行播种前拌种处理,研究其对水稻田稻蓟马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8%噻虫胺悬浮种衣剂在700~900mL/100kg拌种处理时对稻蓟马的整体防治效果较好,且对水稻秧苗生长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