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清如与朱生豪的《秋风和萧萧叶的歌》

来源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eisabo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生豪在中国古典诗词上的造诣与他翻译莎士比亚戏剧取得公认的成就有难以分割的联系。而朱生豪的夫人宋清如就诗人素质和创作成就而言,比朱生豪亦不逊色。宋清如的诗词创作萧洒、脱俗,在20世纪30年代新诗创作中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完全可以名列那一时代的优秀女诗人之列。
其他文献
冯至的《十四行集》和《伍子胥》是中国现代文学与存在主义哲学发生关联的特殊个案。《十四行集》表明了冯至在不同文体中探索自然与人的关系。而历史小说《伍子胥》表明了作
“V也V(P)”是一个正在虚化的构式,它具有双重语义关系:一是表“动作结果的类同”,二是表“强调”。只有表强调义时才能与“V都V(P)”互换使用。“V都V(P)”中,“都”完全虚化为一个评
近几年来,我国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发生频率与危害已呈现不断加大的趋势,学生群体事件、学生伤害事件、学生自杀事件等不断出现,对高校和整个高等教育系统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
独立学院从诞生到发展迅猛、成绩显著只花了十余年。在高考生逐年递减的情况下,独立学院如何继续立足于高等教育行业,如何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采用何种培养模式,已成为迫切需要解
阐述德语二外的传统教学模式,分析学生德语二外学习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提出笔者对教学形式改革方向的思考,并分析多种教学手段在德语二外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作为我国著名古语言学家,历史学家,散文家,梵语文学翻译家,季羡林先生通晓12国语言,在文革期间开始翻译印度两大史诗之一《罗摩衍那》,历时10年,终于完成译作。其过程之艰辛坎坷,影响
翻译莎士比亚戏剧是一种挑战。阅读不同的莎士比亚戏剧翻译版本也是一种挑战。研究不同的莎士比亚戏剧翻译版本并尝试辨析其优劣更是一种挑战。文章通过比较梁实秋与朱生豪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