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具体的助学的过程化写作指导

来源 :广东教学报·初中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q20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文教学,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写作。教师恰当适时的助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优化写作。本文从学情视角出发,阐述一次完整的助学的过程化写作训练教学,实践我区初中过程化作文训练体系。
   关键词:学情;助学;过程化写作训练;写作素材;抒情方法
   过程化写作训练是作文教学行之有效的良策,助学的过程化写作训练,即由教师从学生的现实水平和实际需要出发,引导学生有效地调用写作素材和相关写作知识,在学生的写作过程中多次进行助学指导。下面我以《我的烦恼》这次作文训练为例,谈谈此课第二次具体的助学的过程化写作训练,呈现一次微观的作文优化课。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训练的主题是“写出人物的精神——學习抒情”,写作重点就是学会抒情。我进行了多次助学的过程化写作训练指导,帮助学生一步一步克服写作的难题。第一次助学的过程化写作训练指导,我主要是以课文《黄河颂》《老山界》《土地的誓言》为范例,让学生学习抒情的相关理论知识:什么叫做抒情?抒情的方式有哪些?间接抒情方法有哪些?学生学习了相关的课文,通过分析、归纳,理解掌握抒情相关理论知识。这节课最后我布置的作业是以“我的烦恼”为题写一篇作文,着重要求学生学习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
   学生《我的烦恼》初稿完成后,我从学情视角出发,进行了第二次助学的过程化写作训练指导。依据学生初稿中出现的问题,我将学习目标设定为:1.学会选材,紧抓中心。2.通过对比写作片段,把握选材要真实、切入角度小、富有新意的原则。3.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抒写自己的烦恼。这节作文助学指导课学习过程有以下三个主要环节:
   环节一:激活相关生活经历:畅快淋漓诉烦恼。“成功的写作有一个基本前提:作者必须具备与所写话题相关的生活经验、事实、相关知识等。”面对作文题“我的烦恼”,学生是不太难入手的。其实每个人都有烦恼,也就是说学生原本就具备了很多相关生活经验,比如疫情期间学习不自觉;妈妈总是拿你和别人比,说你这不行那不行;自己爱好跳舞,家人却极力反对……这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调动自身经验,发散思维并通过联想、对比等,尽可能从各个方面挖掘写作素材。
   环节二:选用并组织写作内容:精挑细选写烦恼。学生面对很多与自己相关的写作素材,往往难以遴选哪些素材可以作为这篇作文的材料。教师就需要适时指引,帮助学生学习合理调用、组织写作内容。我先出示了几组材料,让同学们品读比较,再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发言,最后总结得出以下结论。1.选材时应紧扣中心,选择一些贴近生活、真实具体的事例来写。比如都是写自己的烦恼,有的同学写一位自己喜爱的明星总是遭黑粉攻击,自己特别烦恼这件事;另一位同学写自己的父母总爱拿自己和别人比较。比较这两个同学的素材,可以看到第二则离自己的生活更近,更容易抒发出真情实感。2.选材要从小事入笔。例如:两位同学都写父母爱拿自己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一位同学写妈妈“事事都要比较”,整天说“人家的孩子学习习惯好,读书成绩好,待人礼貌好”,他罗列了很多这方面的事例,但都是泛泛而谈;另一位同学则是以某一次考试为例,别人家的孩子是如何对待,“我”自己又如何对待,具体写了这一件事情给自己带来的烦恼。角度小了,叙事更具体,情感就可以写得更真切。3.选材要富有新意。这次作文写烦恼,有一半的同学都写父母的过分关心、唠叨给自己带来很大的烦恼,都是从自身的角度回忆自己生活中的烦恼。当然这样也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但如果换个角度,从父母的角度去写,那这篇文章会别有一番滋味。如从自己的角度描写“每次争吵过后,我就背过身去不想理你,即使你多次寻问,我也总是‘嗯’字就敷衍过去,不再正眼看你”;如果换成妈妈的角度:“每晚我一合眼,那些画面就浮上来了,我们总是喜欢争吵,过后你总是背过身去,你扔给我那些没有温度的‘嗯’,你看我的眼像一扇关着的窗。”同样的素材,从不同的角度去写,会让读者眼前一亮。
  环节三:恰当地选用抒情方式:字斟句酌现烦恼。抒情可以直接抒情,也可以间接抒情。比如一位同学直接抒情:“烦躁烦躁真烦躁,连我最喜欢的歌都不想听了!”叠用了“烦躁”一词,强调了自己的这种情绪。另一位同学却通过淋漓尽致的叙事描写来表现自己的烦恼:“爸妈几次叫我去洗碗,我就是躺在沙发上迟迟不动……凌晨了,我做梦梦见自己因没有洗碗,被姐姐拿碗追着我骂,我给吓醒了,哆嗦着下了床,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打开房门,像小猫一般静悄悄地走到厨房,借着手机的微弱灯光,来到水槽前开了水,撸起袖子洗碗……”所以无论哪种抒情方式,只要适合自己的就行,只是看在你的写作中哪种更合适。
   这一课的第二次助学过程化写作指导,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相关写作知识,帮助学生从现有的复杂多样的生活经验里筛选合适的有用的素材,并组织好写进作文,结合本次作文要抒写真情实感的要求,帮助学生选用恰当的抒情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选材、抒情方式等相关问题。学生在第二次助学指导后完成的修改稿,较初稿有了明显进步。可见过程化写作训练中,教师适时助学是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写作质量的。
其他文献
20世纪初,邻国日本的学制较为完备,成为了清政府教育改革的效仿对象,当时日本的新学年是秋季开学,清政府命张百熙、荣庆、张之洞以日本学制为蓝本,重拟学堂章程,于1904年1月公布《癸卯学制》,即定为秋季开学。这是中国近代首部由国家颁布的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系统学制,首次明确了全国中小学统一的开学时间(相当于公历的9月初)。但当时仍在使用农历,所以9月1日开学的说法仍未确定。  1912年,孙中山宣布将
和其他动物相比,蛇的名声并不好,它既不温顺,又不可爱,自然不讨人喜欢。人们非但不喜欢,似乎惧怕蛇的人还特别多,而且有些人连蛇的图片都不敢看,甚至听到“蛇”字都会心惊胆颤,更不要说在现实生活中遇到蛇了。但要问怕蛇的原因是什么?其实很多人又说不清楚。即使是从来没和蛇打过交道的人,一旦提起蛇,在心理上都会有种莫名的恐惧感,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人们会如此惧怕蛇呢?  蛇帮助人类进化  美国科学家研究发
我们阅读童话或寓言故事,其中提到有关动物的某些生活动态,常常不知不觉地误以为是千真万确的,反而对真实世界的现象表示怀疑,这不是很有趣吗?可见故事的影响力多么深远!但是就科学的眼光而言,分辨清楚真相,不盲目信从故事中想像部分的误导,是十分重要的。  下面举出几个容易引起误解的例子:  误解一,乌龟可以从壳内走出来  有人在地上找到一个乌龟壳,可能会以为乌龟抛弃了它的旧壳,再搬到一个新壳里。其实才不是
语文统编版八年级下册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一文向我们介绍了物候和物候学,其中提到:“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我国既是文明古国,也是文化大国,广泛流传的农谚民谣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其中“二十四节气”中有关农事、养生的农谚民谣就有万余条,自古至今对指导我国的农业生产和休养生息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2016年11月30日,我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
德国第11任联邦总统约阿希姆·高克在就职仪式上表示:“我不是一个超人、一个完美无瑕的人,但我仍努力想成为一个好总统,这就要求我必须平等地生活在民众之中。”  为邻居当上总统而炫耀  高克有座别墅位于柏林达勒姆公园附近,虽然那里环境优美,但为了“平等地生活在民众之中”,他上任后仍坚持和女友丹妮尔·夏迪特居住在柏林舒嫩贝格区一所私人住宅里。  卡尔·维尔特和高克是多年的老邻居。这位45岁的建筑工人没有
百岁老人已经成为美国人口数量增长最快的一个小团体。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最新统计,目前大约有7万名美国人已经跨过了难以逾越的百岁门槛,预计这个数字到2050年会增加到60万。  到底是什么因素促使这些人比同年代出生的人多活几十年呢?据《美国新闻网》网站报道,针对这7万名百岁人群的分析研究显示:基因、生活方式、性格特征和很少生病吃药等因素决定了他们长寿。  长寿与基因有关  研究者揭示了能让人们寿命达
阿拉伯也门共和国西部的荷台达市近郊的一个村庄里,有位名叫萨蒂亚·萨莉的少女,12岁的萨蒂亚· 萨莉得了一种怪病,从她眼里会流出小石子,就像流泪一样。  萨莉的父亲说,在2014年1月下旬,这一奇怪现象突如其来,从白天到傍晚,小石子就从萨莉的眼中不断流出,而夜晚入睡中却未发生什么奇异现象。据说一天之内竟然有上百颗石子从萨莉的眼里流出,更令人不解的是萨莉的眼睛并未因石子而受到任何伤害,日常起居与常人无
为何躺着看书容易睡觉?  医学发现,人在仰卧状态下,大脑会分泌松果体,促进睡眠。所以看书的时候不能躺着,最好改变姿势,端正地坐在桌前,边读边记,调动大脑神经。  人躺下后,身体与支持面(如床)接触面积增大,压强变小,人体处于一种舒适的状态中,于是神经中枢就会使人感到困倦,以促使大脑及身体得到休息(即睡觉)。此时人的大脑比较迟钝,记忆力也大幅下降,十分不利于学习。而且躺倒看书眼睛容易疲劳,眼肌纤维弹
基本信息:  书名:《入木:黄永玉版画艺术》  作者:黄永玉  ISBN:978-7-5598-3087-6  装帧:精装  语种:简体中文  定价:380元  开本:8开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8月  “这是我一辈子刻的木刻,大部分都在这里了……这些木刻板子犹如自己一半的历史骸骨,不离不弃地过了九十六年。”贯穿了黄永玉80年木刻生涯的400余幅版画,既有鲜明的时代特
吞下血吸虫、霍乱弧菌以及各种各样“重口味”的东西,给自己注射患者的血液,往心脏里送导管,在后背做伤口——有一群科学家的行为让人叹为观止,要问他们为何做出这些事来,那实在是一部部混合着无私、自大、勇气、好奇以及十足傻气的奇谈。  1908年,美国医生克劳德·巴罗对血吸虫病产生了兴趣。当时他在中国农村传教,发现经手的病人有半数感染了血吸虫病。这让他非常好奇。为了找到感染原因,巴罗吞了一些从感染者身上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