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是大厅还是台基

来源 :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力南怀瑾没能解决的国学问题被建筑学家梁思成迎刃而解本文虽短且略显呆板但值得我们仔细玩味】
  “登堂入室”又叫“升堂入室”,是我们非常多见和熟悉的一个成语。但是认真琢磨起来,“入室”是从外到内,这好理解。但“登(升)堂”却是从低到高,难道“堂”是很高的吗?
  “堂”在工具书里均被解释为“古代宫室前为堂,后为室”,并引《论语·先进》:“由(仲由)也升堂矣,未入室也。”(《新华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63页;《辞海》第六版,第2220页;《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60页)。可见“堂”和“室”是古代建筑中并列的组成部分。但是为什么“堂”会比“室”高呢?
  根据上述引文再查阅《四库全书·经部》对于上述《论语·先进》一句的翻译注释是“堂:正厅。室:内室。先入门、次升堂,最后入室”。(线装书局2007年版,第87页)。这里意思是,先进“厅”再进“内室”。类似用法还有《汉书·艺文志》:“如孔氏之门人用赋也,则贾谊登堂,相如入室矣。”那么为什么“厅”要用“升”呢?
  查阅更多资料,发现南怀瑾在《论语别裁》中“子路的琴学入门”一章对此解释说“过去的建筑,都是四合院式的,中间一个大天井,中间的大厅是明堂,深入明堂是内室,再后面就是后院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05页)这里把“堂”作为“天井”和“明堂”,但依然不能解决“堂”为什么高的问题。
  带着疑问查阅《唐诗句典》在“庙堂”里收录了韩愈《山石》诗句“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中国盲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135页)这里的“堂”显然不是“厅”。诗句把“升堂”和“坐阶”联系在一起,这却启发我们“堂”是否有台“阶”。这种设想得到了很多典籍的印证。如下:
  一、《礼记·礼器》:“有以高为贵者,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太平御览》引墨子佚文亦曰:“墨子以为尧堂高三尺,土阶三等”。《史记·李斯列传》中有:“尧之有天下也,堂高三尺”之语。这里,“堂”是有高度的。
  二、《考工记》是我国春秋时期记述官营手工业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的文献。其说“堂修七寻,堂崇三尺”。《考工记解》说“堂上为五室也”。《考工记通》说“堂之上为五室”。这里明确说出“堂”和“室”的关系是上下关系。
  三、《尚书·大诰》“若考作室,既底法;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构?”这是说先建“堂(台基)”才能建“室”,此句也被众多建筑学教材所引用。所以这句话本意是说父亲想做房子,但是儿子不肯做台基,所以没法建房子。那么,“堂”是否就是“台基”呢?梁思成的名著《中国建筑艺术图集》和《凝动的音乐》中第一篇均为《台基简说》,本文明确说:“所谓‘堂’即台基之谓,绝不是今日普通所谓厅堂的。”“台基见于古籍的均作‘堂’。”“古所谓‘堂’,就是宋代所谓‘阶基’,清代及今所谓‘台基’,当没有多大疑问。”(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和1998年版,第1页)并中国的建筑分为三部分:台基、墙柱构架和屋顶。“堂”是“台基”,与“室”是上下关系,而非平面关系。根据以上资料,可以确定“堂”应理解为“台基”而非“大厅”。这样就能解决“升堂入室”和“升堂坐阶”的疑问,因为台基都是有高度的。所以,《论语》本句的原意是说子路弹瑟已经上了台基,离进门入室不远了。所以,我们的工具书对于“堂”解释错误,应当增加“台基”义项。这一番考证启发我们文理融合的必要性和学科交叉的重要性。比如通过建筑学就可以解读和阐释国学。这正像蔡元培先生曾经分析的文理融合三大理由:
  一是“文科之史学、文学,均与科学有关,而哲学则全以自然科学为基础,乃文科学生,因与理科隔绝之故,直视自然科学为无用,遂不免流于空疏。理科各学,均与哲学有关,自然哲学,尤为自然科学之归宿。”
  二是“乃理科学生,以与文科学生隔绝之故,遂视哲学为无用,而陷于机械的世界观。”
  三是“又有几种哲学,竟不能以文理分者,如地理学包有地质、社会等学理。人类学包有生物、心理、社会等学理。”得出结论“故建议沟通文、理,合为一科。”(《蔡元培全集》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672页)
  如今,教育学家蔡元培和建筑学家梁思成已经去世多年。“斯人已逝,精神长存”。民国学人的文理融通的思想至今依然闪耀着光辉,照耀我们前行。
其他文献
上中学的时候,选读课本里有一篇骆宾王的《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那时候我还很小,对文言文的形式之美丝毫没有抵抗力,读到“言犹在耳,忠岂忘心。一掊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时,只觉得一阵热血沸腾——虽然那时连武则天的电视剧都没怎么看过。直到今天,我还清楚地记得选读课本那略为粗糙的印刷和纸纹。  使我想起这段往事的,是前两天偶然间读到的关于懿德太子与永泰公主陵墓的介绍。  懿德太子本名李重润,与郡主李
期刊
朱元璋一生写下大量著述,除7卷、20卷、30卷、55卷等几种版本的《御制文集》外,他还亲笔撰写了《资世通训》、《祖训录》、《皇明祖训》、《御制大诰》(初、续、三编)、《大诰武臣》、《御法洪范》、《御法道德经》、《集注金刚经》、《周颠仙人传》等著述。若按时下的标准,弄个兼职教授和博导的头衔,是完全够格的。  朱元璋出身贫寒,小时候上过几个月私塾,“既就学,聪明过人”,但终因缺钱辍学,只得去给地主放牧
期刊
“世界上有两种逻辑,一种叫逻辑,一种叫中国逻辑。”这是令人心痛的韩寒式妙语,出乎直觉而立足经验,貌似愤激之论,却与哲人高见不乏偶合处。  汉娜·阿伦特在《精神生活·思维》一书中区分了两种思维法,一种是西方人的“语词思维”,另一种是中国人的“形象思维”。她说:“形象思维始终是‘具体的’,不可能是推理的。”阿伦特口头上承认“中国哲学能与西方哲学相提并论”,但在具体分析中,则把中国式思维排除在她认可的“
期刊
几年前,一个炎热的夏天,我坐在书桌前愣神。本来是要写一篇什么学术论文的,材料准备好了,思路也有了,但不知怎么的,怎么也提不起笔来。我有点儿急,但越急越写不下去。怪,真是怪。觉得怪,脑子里竟一个劲地翻腾着这个“怪”字,眼前也不停地闪着这个“怪”字。怪,竖心旁,一个圣。圣,圣贤,圣人,圣经,圣哲。怪,怀圣人之心就怪?怪,心向圣人靠拢就怪?什么是怪?行为不合常理、不可思议、与众不同、荒诞不经,就是怪。想
期刊
上海作家周泽雄的《中国思维的本质是巫术》一文,例举韩寒、汉娜·阿伦特、钱锺书等人的言论与现实生活当中如“躲猫猫”、“俯卧撑”、“七十码”等众多实例,试图证明“(韩非)虽然说得字正腔圆,考察其内在理路,不过是些巫术套路。巫术思维的特征是迷恋交感原理,总是通过“相似联想”和“接触联想”等低级别智力活动,将表象上的相似,视如本质上的相同。”进而得出否定他之所谓“中国思维”的结论。应该说,如果周泽雄先生否
期刊
年龄渐长,越喜欢喜气安稳的东西了。  决绝喧嚣,回归宁静,是一种难得的自控。  少时,一定是雪要惊艳,衣要艳人,容要艳世。连那锦缎上的绿,我也一定要艳绿。  总怕来不及。张爱玲也怕来不及——所以过年没赶上穿新衣会放声号哭。  少时听戏曲总是睡着了。盼望着戏快结束——能早早回家睡觉去。那时我必佩戴着略显诡异的装饰,把头发弄得乱七八糟。  现在,总觉得时间快——怎么这么快一出戏就结束了呢?就完了呢?散
期刊
精巧的古老禅寺,静谧的后院,依山建了一处枯山水。只几块大岩石错落地伏在一地起伏不定的白碎石里,好像不远处的江之岛,处在中午即将退潮的大海里。正午的寺院里悄无声息,只有一个中年女子面向枯山水,坐在大树下,无声地吃一盒便当,她身边铺着的素花手帕上放着一只青色薄瓷小酒碗。那是春末,正是去寺院碰巧就能尝到新酿的青梅酒的季节。  枯山水里的碎石围绕着岩石,犁出同心圆,好像大海的涟漪。所谓一石一世界。没有花花
期刊
冬日偶暇,携《漱玉词》消闲。小院一角,日光融融,信手翻阅,适逢我喜爱的那阙《武陵春》,心底顿生快意,美滋滋的,犹如冬阳般温暖柔和,随口吟道: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学生时代读它,尤喜“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句。那时,正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岁,大约是词中的情绪,恰好暗合了萌动青春的
期刊
汉语词汇中有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就是许多表示颜色的词儿,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所指差别很大。  杜牧《阿房宫赋》中,描写阿房宫中宫女的秀发是“绿云”:“绿云扰扰,梳晓鬟也。”实际生活中没有天生的绿发,文献中也未见古代女子将头发染成绿色的记载。显然,“绿云”说的是黑发。用“绿云”形容女子的乌发,并非杜牧的创造,白居易《和春深》里也有“宋家宫样髻,一片绿云斜”的句子。其实,早在南北朝时代,民歌《子夜
期刊
宋词被称为“案头的园林”,所以园林意识渗透在宋词的字里行间。按照白居易的理解,大凡园林,“居室三之一,水五之一,竹九之一”,亭台楼阁要彼此相连,因为园林不仅要可居,也要可游的。朋友来了,围在客厅看电视多没劲,在亭里坐坐,在水边走走,这才有点意思。  我以前光注意小晏词里多“西楼”,如“醉别西楼醒不记”、“西楼把袂人稀”等,今天随便翻翻,竟然看到不少“南楼”的例子。如“南楼杨柳多情绪”、“南楼风月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