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生态农业发展 调优农村优势资源

来源 :吉林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418854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发展生态农业是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需求,是实施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同时发展生态农业对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培育农村优势资源,开拓新的市场、发展特色优质农业产业,促进农村农业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东川实际情况,运用SWOT分析法,从影响生态农业发展优势、劣势两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三个必须”,确保东川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即必须生态修复与经济发展并重,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必须着眼未来、科学规划、循序渐进。
  关键词:东川区;生态农业;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5.11.003
  1东川区生态农业现状分析
  1.1优势
  1.1.1区位优势东川区地处滇中偏东北部,昆明市最北端,东邻曲靖市会泽县大海乡,南倚寻甸县,西与禄劝县毗邻,北连巧家县并与四川省会东县隔金沙江相望。南距昆明市区155公里,北至巧家县城15公里,北至会泽县城110公里,西至禄劝县城237公里。南接“昆明、楚雄、玉溪”城市群,北衔“成都、昭通、重庆”,西对“六盘水和贵州”城市区域,在连接“成渝、滇中、黔中”三大市场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
  1.1.2自然资源优势东川区地处内陆低纬高原地区,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特征,光、热、生物资源丰富,生态类型多样化,产业适应面广,为东川农业多样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东川区境内除海拔3200米以上地区全年皆冬外,其余大多数地区冬无严寒,河谷地区全年无冬,且水、光、热等资源丰富,全年平均气温25℃,夏季作物生长期短,病虫害相对较少,有利于发展无公害、天然型、生态型绿色农产品;高山、亚高山地区冬夏季节较短,大约有10个月以上时间属春秋季节,草地资源丰富,牧草种类多样化且适口性好,十分有利于发展高山围栏养殖。
  1.1.3土地可利用空间较大东川区土地总面积1871.14平方公里,农用地面积为194.19万亩,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69.19%,目前未利用地面积尚有79.74万亩,占全区土地面积的28.41%,被利用的土地只占总土地面积的71.6%。由此可见,东川土地可利用面积有一定的空间。
  1.2生态农业建设已见雏形
  “十一五”期间,东川区加大了生态环境整治和农业农村发展投入力度,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果蔬、高山药材等一大批名、特、优、新产品得到了较好的挖掘、开发和利用,形成了以海拔1600米以下小江河谷热区为主的早冬蔬菜、瓜、果经济作物产业群,以海拔1600米以上至2400米以下的二半山区为主的优质经济林果产业群及以海拔24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为主的药材产业群和高山围栏养殖产业群。目前东川区已建成了3万亩优质加工型马铃薯基地、1万亩优质面条小麦基地、2000亩酿酒葡萄基地、186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万亩甜杏基地,万亩桃园等特色农业示范园区。
  2存在问题
  2.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十一五”以来,东川区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质量保护,改善了投资环境,相当便利的交通运输网络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相对良好的环境条件。但东川区农业内部基础设施仍然较为薄弱,农业生产条件非常脆弱,土地资源分布零散,机械化水平低,灌溉设施落后且老化,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于农业发展需要,至今绝大部分地区尚未摆脱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抗灾能力极差。目前,全区耕地总面积中旱地占82.6%,25度以上的坡耕地达3.1万多亩,土壤耕作层在20厘米以下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72.5%,农业灌溉水利化程度较低,主要集中于小江河谷地带,灌溉方式仍然以传统的沟渠灌溉为主,只有少数农田采取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
  2.2土地资源分散,农业规模效益差
  东川区土地资源自身分布零散,大部分耕地分布于坡度较大的山面,坡度小于2°的耕地只有2.34万亩;坡度小于6°的耕地仅占耕地总面积的8.95%,坡度大于15°的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62.07%,其中坡度大于25°的耕地达3.1万亩,开发难度大,过度开发利用易造成水土流失。
  2.3农业市场化程度较低
  东川区农业发展借助了气候地理条件的多样性的优势,然而各项产业比较零散、不成规模、没有主导型产业和具有明显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虽然有一家省级龙头企业(东川无名面条厂),其具有一定规模,品牌效益较好,但对上下游产业的带动能力较弱,大部分农民还处于自发分散和无组织的生产状态,农产品结构性过剩问题仍然存在。
  3对策
  东川区发展生态农业,须生态修复与经济发展并重,在生态极度脆弱区域则应以生态修复为主,经济发展为辅。进一步加大生态治理力度,把农业发展与生态修复统一起来至关重要,而农业发展应结合农业自身特点和规律,按照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思想,合理配置各种资源,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
  东川区发展生态农业,须以市场为导向。由于信息来源渠道较少,农民获得的信息不全面或不及时,农业生产经常盲目发展,常常出现“有市无价”或“有价无市”的现象,限制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应为农户提供能够全面、及时了解市场信息的渠道。
  东川区发展生态农业,须着眼未来、科学规划、循序渐进。生态农业发展是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的,而单纯追求生态效益而过度忽视经济效益也是不可持续,故东川区在生态环境极度脆弱的背景下发展生态农业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中包括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的实施、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及农民自身思想意识的转变等,都需要长期地科学规划、循序渐进的进行。
  作者简介:谷培会,大专学历,东川区铜都街道农技中心,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对辽宁省林业有害生物普查结果进行了总结,重点关注外来有害生物、本土有害生物的种类和发生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对林业外来有害生物和本土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趋势进行分析,以备林业基层人员参考。  关键词:林业有害生物;外来林业有害生物;本土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趋势分析  中图分类号: S76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15.041  林业有
期刊
摘要:自然保护区是指在国家相关法律的保护之下对保护区内生态系统、生物物种以及自然遗迹进行保护的区域。通过相关政策和制度的制约,从而实现生态环境的平稳发展以及对环境的保护,加强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工作对于生态平衡和稀缺的自然资源的保护以及对于环境保护的观念认识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四川省百草坡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中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有待解决,加强百草坡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和规划,寻求环境保护的各种相关的措施和
期刊
摘要:通过对沈阳市南湖公园古树名木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存活古树的生存状况以及造成现今存活困难的原因。提出了古树修剪、加固、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等复壮措施。要因树、因立地条件设定不同的施救方案。  关键词:修剪;加固;改善土壤结构  中图分类号: S788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15.054  沈阳市南湖公园位于沈阳市和平区南部,蜿延如
期刊
摘要:人性化的园林景观设计是当前小城镇园林景观设计发展的重要趋势。据此,本文结合佳木斯市桦川县长安新城景观设计,分析探讨人性化景观设计在住宅小区中的应用。  关键词:桦川县;人性化;住宅小区;景观设计  基金项目:吉林农业科技学院2015年大学生创新项目(吉农院合字2015第67号)  中图分类号: TU986.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
期刊
摘要:酸性矿山废水(Acid mine drainage,AMD)是指矿物在开采过程中产生的pH < 5,富含Fe2+、SO42-以及其他重金属有害的水体,其进入天然水体中会形成不同类型的铁矿物,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本文将对AMD进入天然水体后形成的铁矿物的类型、结构等做相应的介绍。  关键词:酸性矿山废水;水铁矿;施氏矿物;针铁矿  中图分类号: X14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
期刊
摘要:本文介绍了浙江省云和县水库移民的基本情况,总结了近年来云和县水库移民工作取得新成效的基本经验:抓产业发展平台;抓创业激励平台;抓技能培训平台。  关键词:水库移民; 增收增产;云和县  基金项目:浙江省民政厅课题 (合同号ZMYB201544)  中图分类号: D63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15.067  水库移民是我国水利水电
期刊
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的战略要求,白山市启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坚持立足产业、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注重实效的原则,以做大做强新型经营主体为导向,整合资源,提高培训的针对性、规范性和有效性,扎实有效地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为农民搭建技术与信息交流平台。通过聘请专家授课,让农民有机会与专家进行技术交流,方便农民及时咨询难题,找到解决办法。通过建立Q
期刊
摘要:20世纪末期,向水旅游成为旅游的最大热点之一,一批以水体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胜地迅速成为人们度假、休闲、观光的重要场所。一方面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了人工湖泊及周围环境的瑰奇美景;另一方面,人工湖泊各功能区风格各异的宏伟建筑形成了令人向往的独特景观。此外,人工湖泊内外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奇特的物候季相和古老的神话传说等,赋予了极高的旅游价值。作为莱芜市第一大人工湖泊——雪野湖,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
期刊
农安县合隆镇陈家店村,有10个自然屯,997户,3636人,劳动力1300多人。距长春市16公里、农安县45公里,东邻302国道。幅员面积10.96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793公顷,林地面积41.93公顷,水域面积11公顷。  几年来,陈家店村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目标,从实际出发,坚持以农民为主体,循序渐进,统筹发展,和谐推进,大力实施工业带动、牧业拉
期刊
摘要:2007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收入增加。提高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提高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业产品安全水平,增强现代农业建设的活力正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五大主攻方向。本文对遵义县的设施农业发展进行了探究,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设施;农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