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穿刺术与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对比分析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eetping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微创穿刺术与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98例,根据患者临床治疗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患者使用微创穿刺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钻孔引流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手术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穿刺术在对慢性硬膜下血肿进行治疗中能够给患者提供更加高质量的治疗,相比于钻孔引流术治疗微创穿刺术治疗的引流时间、手术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要更短,且患者手术创口较小,术后恢复速度快,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分析组织和血浆EGFR基因突变与EGFR-TKI在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价值.方法 通过选取于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60例展开研究,行EGFR-TKI治
【摘要】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疗效。方法 将82例U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阿司匹林、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d,两组疗程均为4个月。在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临床表现、心电图改变、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对UA
期刊
【摘 要】目的:对比分析老年人高血压病心脏超声与心电图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共44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我院健康体检者44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同时进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心电图检查,比较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经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38例,诊出率为86.4%;心电图检查24例,诊出率为54.5%。两种方法检测存在显著差异(P0.04s,深度向下幅度>1mm,PII
期刊
我国每年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为5%~10%,2.6%~4.1%窒息患儿会发生智能异常,严重窒息新生儿约31%出现缺氧缺血性脑病(HIE)[1].近年来我们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
目的 探讨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继发伪膜性肠炎的发生,提高该病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 临床药师详细了解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各项检查结果,结合病情对药物治疗方案进行分析及建议,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成形术治疗L5/S1神经根管狭窄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5年9月~2008年10月收治L5/S1神经根管狭窄症患者21例,男13例,女8例,平均年龄63.9岁。均有腰腿
【摘 要】目的:床旁血气分析仪与生化分析仪检测动静脉血钾浓度的差异。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来自我院住院的患者共80例,采用肝素钠抗凝管在受检者肘静脉处采集静脉血5ml,受检者动脉血标本采集按照相关操作规范进行,将受检者采集的动脉血分别用血气分析仪和生化分析仪进行钾离子检测。结果:血气分析仪的结果高于生化分析仪结果,动静脉血样本在血气分析仪和生化分析仪中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床旁血气分析仪和生化仪
期刊
目的 对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使用宫腔镜点切术的实际效果及安全性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共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L5/S1前路椎间盘切除cage椎间融合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6年1月~2008年7月收治L5/S1椎间盘突出症或L5滑脱症患者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18~51岁,半
【摘 要】目的:比较CT、MR对早期脑梗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8例早期脑梗塞患者的CT及MRI检查结果,比较CT及MRI对早期脑梗塞的检出率。结果:CT在发病24小时内对脑梗塞的检出率13.95%,检测出病灶直径0.5cm,MRI在发病24小时内对脑梗塞的检出率的为99.53%,T1W1梗塞灶的直径为0.5cm-1.2cm , T2W1检测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