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体渗透变形对堤坝工程的危害和防治措施研究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nerl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堤坝工程因土的渗透变形而产生的结构破坏时常发生,本文通过介绍土体渗透变形的类型和形成机理,结合国内外因渗透破坏产生的事故,分析了土体渗透变形的控制措施,对工程设计及运行管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土体渗透变形;危害;防治措施
   Abstract: the frequent failure due to dam engineering soil seepage deformation and structur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eepage deformation of soil types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combined with the domestic and external seepage failure generated by accident, analyzes the control measures of seepage deformation of soil, have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 to the engineering design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
   Keywords: penetration of soil deformation; harm; prevention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75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土体渗透变形发生机理及类型
  1.1土体渗透变形发生机理
  土体在水力压差的作用下发生渗流现象,渗透力迫使土颗粒发生位移从而出现渗透变形。通常,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渗透变形发生的原因,土本身结构构成是渗透变形的内部因素,它决定了渗透变形以何种形式发生;水力条件是重要的外部因素,渗透变形能否发生主要取决于它。水进入颗粒间的孔隙后土体内产生了静水压力,它直接减轻了土的有效重量,降低了自身抵御破坏的能力,当饱和的土体内有水力压差时,孔隙水开始流动,同时带动土颗粒沿渗流方向移动,形成渗透变形。
  1.2土體渗透变形的类型
   单一的土体或地基中,渗透变形主要有管涌和流土两种类型。管涌一般发生在无黏性土中,是指渗流形成后,由于无黏性土颗粒间不存在粘聚力,随着渗流速度的不断增大,当达到该土体的临界水利坡降时,细颗粒开始在粗颗粒的孔隙中沿着渗流的方向移动,并在渗流逸出处被带出,导致土体形成孔道产生集中涌水。流土在无黏性土中表现为土体内的颗粒群体同时发生移动,在黏性土中表现为土体的某一范围内发生隆起、断裂或浮动的现象。一般发生在渗流的出口处,因此处的渗流坡降最大,当竖向渗透力大于土体的有效重力时,水力坡降超过流土的临界状态,产生流土破坏,在黏性土的渗透破坏形式中最常见。
  另外,接触冲刷和接触流失发生在多层结构的土层中,相对于流土和管涌是两种不常见的渗透变形。
  2、土体渗透变形破坏工程实例分析
  国内外土工建筑中,因渗透变形造成的事故枚不胜举,下面笔者对4起典型的堤坝工程遭受土体渗透变形破坏的实例失事原因进行分析。
   (1)沟后水库大坝溃坝事故
  沟后水库位于青海省共和县,水库大坝为钢筋混凝土面板砾石坝,1997年8月27日出现溃坝事故。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为上游面板和防浪墙趾板缝漏水,坝体内部未设置关键性的排水层,而筑坝材料使用的砂砾石土料的不均匀系数大,在上游发生漏水后,很快在坝体内部形成渗流通道,面板与坝体料间产生接触冲刷,坝体内部出现管涌,长时间的渗流使坝体土料达到饱和,浸润线抬高,坝顶局部静力失稳滑坡形成溃口。从此次事故中可以认识到,土石坝上游面阻水效果必须保证,它能从源头上有效降低水力坡降,是大坝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同时防渗和排水相结合也是防止出现渗透破坏的重要措施。
   (2)八一水库大坝溃决事故
  八一水库大坝始建于1952年,安全运行50多年后因防洪标准不够,于2003年对坝体加高,同时新建一座泄洪涵洞。2004年1月,因新建泄洪洞处坡陡、面窄,土体填筑速度较快,完工后立即蓄水,该处出现不均匀沉降,坝顶产生横向裂缝,破坏了坝体的整体防渗能力,水进入坝体内部并在下游坡面较高点处逸出,而在出口处未采取任何处理措施,随着渗透破坏程度不断加剧,最终大坝溃决。因此,新填筑的土料在沉降、固结尚未完成之前,快速升高水位极易产生渗透破坏,另外在下游铺设反滤设施可有效阻止管涌的发生。
   (3)石桥水电站溃坝事故
  下闸蓄水不久的石桥水电站,于1989年6月13日在混凝土重力坝坝顶溢流过程中垮坝。分析原因可归结为,地下轮廓线布置过于单一,大规模的人工回填砂砾石作为坝基,且没有设置垂直防渗措施,产生了严重渗透破坏。坝体和上游铺盖之间产生不均匀沉降,铺盖止水失效,库水直接深入坝基,渗透坡降骤然增大,加速渗透变形的形成。另外,因施工原因,下游排水不畅,导致巨大的渗透压力作用在消力池护坦上,泄流冲刷下很容易遭到损坏。事故给我们的教训是,以人工回填土作为坝基应尽量避免,实在避免不了,应非常重视防渗、排水设施的效果。
   (4)美国Teton大坝溃坝事故
  美国Teton大坝在1976年6月5日初次蓄水过程中大坝失事,原因为粘土心墙直接填筑在有裂隙发育的基岩面上,水由心墙下开挖的截水槽上游张开的节理渗入,渗透比降增大,形成管涌破坏,随着渗流作用的不断加剧,截水槽内填土冲成大孔洞导致大坝溃决[9]。基础存在发育的节理对防渗十分不利,在土工建筑物施工时,应避免与之直接接触,先浇筑一层混凝土保护座能有效阻断渗流通道。
   (5)美国尼山大坝渗透破坏
  美国尼山大坝的心墙土料允许渗透坡降小,而反滤层料体的粒径过粗,导致坝体土料中粒径小于2mm的颗粒从土骨架中流失,发生管涌型渗透破坏。
  3土体渗透变形防治措施
  土的构成特征决定了它在遇水后发生不同程度和形式的渗透变形,达到一定程度将会对建筑物的安全性造成危害。上述工程实例中,渗透破坏的形式和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这些已然成为事实的事故虽然不能挽回,但从中可以带给工程设计者和建造者启发,对类似工程采取相应的工程防治措施,避免事故发生。从渗流形成的机制来看,防治渗透变形要“防”、“排”结合,阻止水流渗入土体是从源头上防治的第一道防线,通畅的排水是降低渗透坡降的手段。
   (1)设置垂直和水平防渗措施
  垂直防渗指把抗渗性能强的材料通过工程手段置于土体中,改变渗流的路径,增加渗径长度,以达到降低渗透坡降或阻截渗流的目的,通常有混凝土防渗墙、土工膜防渗、高压喷射灌浆等方法,其中上文所述美国尼山大坝发现渗透破坏后所采取的工程措施为在心墙中打设混凝土防渗墙。水平防渗主要是人工铺设防渗铺盖,阻断水流向地基内渗水的通道,石桥大坝若不是因不均匀沉降导致铺盖止水失效,渗流下作用大坝不至于发生事故,板桥和石漫滩两座大坝虽发生漫顶失事,但在水平铺盖发挥有效作用下,没有发生渗透破坏。
   (2)设置反滤层
  根据填筑料的性质和可能出现的最大水力坡降,在有可能出现管涌的区域渗流出口处应铺设反滤层。反滤层是颗粒级配不同的各层土体,按照顺水流方向粒径逐渐减小的规律铺设,达到“排水阻沙”的效果,防治管涌型渗透破坏发生。如八一大坝下游渗流出口处未设置防渗措施,导致大量土体外带,加拿大波太基山大坝发生管涌后,下游坝趾处增设了反滤排水的加固措施,杜绝了事态进一步发展。
   (3)采取排水减压措施
  为降低渗透压力,提高堤坝的允许渗透坡降,常在下游设置排水减压设施,一般包括水平排水层、减压井和排渗沟等。
  4 结语
  土体的渗透变形形式由土的构成和外界的水力条件所决定,而因工程设计或施工、管理不当造成的渗透破坏事故时有发生。了解土渗透变形的形成机理有助于提高对土本身特性的理解,国内外因渗透变形引发的事故留给后人更多启发、思考,应根据工程自身特点采取相应防止土体渗透破坏的工程措施,以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参考文献
  [1] 汝乃华,牛运光.大坝事故与安全·土石坝[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2] 方崇惠,段亚辉.溃坝事件统计分析及其警示[J].人民长江,2010,41(11):96-101
  [3] 张利民,徐耀,贾金生.国外溃坝数据库[J].中国防汛抗旱,2007年增刊:2-7,12
  [4] 刘杰.土的渗透变形特性和控制[J].人民黄河,1984(5):24-28,65
  [5] 钱玉林,严斌,胡唐伯.渗透变形的防治及其工程应用[J].土工基础,2001,15(1):57-60
  [6] 郭诚谦.沟后水库溃坝原因分析[J].水力发电,1998(11):40-45
  [7] 刘杰.八一水库溃坝原因分析[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04,2(3):161-166
  [8] 陆文海.石桥水电站溃坝原因分析[J].成都科技大学学报,1991(4):45-51
  [9] 顾淦臣.国内外土石坝重大事故剖析—对若干土石坝重大事故的再认识[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1997,17(1):13-20
  [10] 刘杰.尼山和波太基山两座高土石坝渗透破坏原因分析结果的异议[J].水电站设计,2009,25(2):1-6
其他文献
摘要:电气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并可能会给人身带来安全及火灾危险。作为管理人员,在开工前我们应熟悉有关规范、设计图纸、合同文件、从材料进场、加工使用开始,严抓各个环节的管理和控制,避免、减少返工情况发生。  关键词:建筑电气;施工质量  Abstract: electrical engineer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能耗在总能耗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给建筑能耗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目前我国建筑能耗水平不允许按照城市建设和城市化的节奏增长,建筑节能势在必行。文章作者阐述了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问题,以供参考。  关键词:暖通空调;系统节能;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building ener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建筑功能的多样化,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及建设用地日趋紧张和城市规划的需要,促使高层建筑得以快速发展。现如今,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住条件的不断改善,高层住宅如雨后春笋一座座拔地而起。一个优秀的建筑结构设计往往是适用、安全、经济、美观便于施工的最佳结合。本文作者通过对高层建筑特点以及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原则的阐述,对应该如何做好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工程提出了一些个人看法
摘要:排水管道工程属于隐蔽工程,排水管道的施工是一项复杂技术工艺,施工过程中任何一道工序的质量问题, 都会对管道整体质量产生影响,最终对管道的使用产生影响。因此,我们施工中要努力克服各种容易出现的问题,应对每道工序进行格把关,从而有效保证整体工程施工质量优良。  关键词:市政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  Abstract: the drainage pipeline project are unde
摘要:本文从矿山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造价的特点出发,分析影响矿山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造价控制的因素,并提出矿山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造价若干有效控制措施。  关键词:矿山机电设备;安装造价;影响因素;控制对策  Abstract:This paperstarts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installation project costfrom themine electromec
摘要:熟悉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每一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点以及出现质量问题的解决方法,以确保工程质量。  关键词:质量控制;处理措施  Abstract:Familiar with qualitycontrol pointof slurry drilled pileeveryconstruction linkand the way to solve quality problems,to ensure
摘要:粉土地基降水是工程降水中的一个难点,一方面是由于对粉土地基水的渗流特性理论研究尚不成熟,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粉土地基工程降水方法和实践创新较少所导致。除了普遍采用的隔水帷幕+管井降水方法以外,尚无其他成熟可靠的经验。但是这一方法不但工程成本高,而且由于粉土的特殊性导致降水效果往往不是很理想。本文结合某工程实例,介绍真空井点降水方法在粉土地基降水工程中的应用,希望这一成功经验能够得到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