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语文阅读教学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dbla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是写作的前提。它既能训练思维、发展能力,又能进行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陶冶情操。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阅读习惯,形成一种学习能力;重视学生的质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获得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引导学生做好阅读,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素质。
  一、指导阅读,掌握方法
  做任何事情,为达到一定的目的,必须凭借一种方法、手段、工具或媒介,语文阅读教学亦如此。在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的背景下,我们语文教师要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上下大力气,因为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不但可使在校的课堂学习事半功倍,更重要的是为以后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只要你是学习的有心人,自己就能掌握一定的语文阅读方法。语文阅读学习首先要过字词关,阅读一篇文章到处是生字,不认识怎么读?满篇是生词,又怎么理解文章的内容。字不认识,更谈不上会写,词不理解,何谈应用?为解决遇到的这些难题,就需要一个阅读方法,即读书时,字典、词典工具书要常备左右,这种方法无论是课前预习,还是课上自学都适用。这些工具书是不说话的老师,但用起来方便自如,得心应手。毕竟老师、同学不可能就在你身边,也不一定随叫随到,这些不说话的老师却常能陪伴你。
  学生学习方法的习得更多来自课堂,因为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这就要求教师课堂教学,不但要教现成的知识,更要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正所谓“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发给学生金子,不如教给学生点石成金的技术”。用工具书扫清阅读过程中的“拦路虎”可能就是老师们在课堂上教给你的,虽然有的家长可能更早就对孩子进行了学习方法的指导。现在的课堂改革提倡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时解决不了的东西,课上需要与小组里的合作伙伴共同探讨,全力攻坚。这时小组学习就能帮你把存在的疑点、甚至是百思不解的难点化解消融,让你个人认为无路可走的难题、山重水复的窘境,变为一路畅通、路路畅通的柳暗花明之境。由此看来,小组学习是攻坚克难的又一种方法。
  那有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的合作学习,老师是不是就可以光荣“下岗”了呢?非也。学生毕竟有他们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者是解决了但绕了很大的弯,费了好大的劲,他们需要老师在困难的时候扶他们一把,拉他们一下,推他们一下。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时,学生对“纹丝不动”理解到什么程度,老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你是从哪些地方读懂‘纹丝不动’的?”老师抓住“纹丝不动”这个词语组织教学,从大处着眼,有效地为学生感悟文本并和文本进行对话设下广阔的背景,紧扣文本,让学生对“纹丝不动”的感悟层层深入;从对“纹丝不动”的字面意思到“纹丝不动”的原因及“纹丝不动”的结果,最后至不“纹丝不动”的后果,对话抽丝剥茧似的不断深入,学生做到了多元解读文本,全方位感受英雄的伟大形象,体现老师精湛的阅读教学艺术和高效率的教学课堂。学生自觉也好,小组学习也罢,有时对问题的解决不那么精准到位,就差那么一点点,就是一臂之力,就像隔层窗户纸,作为老师这时可不能“见死不救”啊!老师的作用就体现在这样的关节点上,教师要适时点拨引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觉得累、没觉得苦,学习起来轻松自如,他们也就愿意再接再励了。
  二、质疑问难,学有所得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质疑问难”是教学活动中,特别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只有层层设疑,步步深入才能深刻理解、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所在。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通过对小女孩悲惨遭遇的叙述,引起了同学们的无限同情,文中人为什么对如此黑暗社会的悲惨结局会出现“微笑、幸福、美丽”的字眼呢?细细品读,仔细研究后,在师生的共同讨论中,使学生了解到这些字眼是包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的,是对小姑娘的无限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无比憎恨。因而看似快乐的微笑与幸福,却浸透了多少辛酸和泪水呀,这是对黑暗社会无声的控诉和抗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理解课文、学习知识、开拓思维、增长能力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提升学生自身能力的最佳方法。以提问的形式理解文章,不仅能使学生口述能力得以提高,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对文章主旨的把握,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自己能尽快地掌握文章的中心含义。
  三、课外阅读,拓宽视野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为养成阅读习惯,非多读不可;同时为充实自己的生活,也非多读不可。”这里的多读,不但指课内阅读,也包括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开阔学生视野、提高能力、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是对课内阅读的补充。课外阅读扩充了学生的阅读资源,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教师也要向学生推荐积极向上的阅读书籍。因为小学生辨别能力有限,而社会上很多书籍思想内容不健康,容易腐蚀学生的心灵。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的方向,推荐好的读物,比如《上下五千年》《西游记》《水浒传》《格列佛游记》《希腊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读书要各科各门类的有所涉猎,像文学类、科普类、寓言类、童话类等,不能盯在一门上,要不就像鲁迅所说:所见有限,眼界狭小了。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部分,教师要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教学有许多值得教师研究的地方,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学习,探究教学方法,为语文教学注入活力。
  
其他文献
摘 要:教教材不如用教材教。新课程标准下的九年级化学教材,增加了许多精美的插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重视挖掘插图的潜在教学功能;充分应用插图的功能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积极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关键词:九年级化学 插图 应用    九年级化学教材中彩图和插图的应用,为初学化学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认知平台,为教师教学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但如果不充分挖掘教材插图的教
期刊
一、教学方法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素质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培养和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最大课题。素质教育主张中小学教育应是为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奠定基础的教育。它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坚持五育并举,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又尊重个性、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生动活泼地主动学习。特别是实施地理素质教育,必须探索一条完全适合地理教学的教学方法。因此,我尝试着总结构建了适合
期刊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文言文是古人留给我们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它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形成有着毋庸置疑的作用。但是,由于文言文离我们年代久远,语言思维习惯有了巨大改变,加上学生对文言文学习认识不足,对其真是“想说声爱你却是那么不容易。”为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下面,我将谈谈自己多年教学实践中的几点有效做法。  
期刊
人的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过程中不断培养形成的。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有必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以实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谈谈本人在教学中的几点具体做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同其它学科不一样,数学是一个抽象性、逻辑性较强的学
期刊
仲尼有言:“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好的内容还需精美的形式来表达,对于在高中作文中占了大半壁江山的议论文来说,观点的正确性、结构的合理性、论据的丰富性固然重要,精彩的语言同样也是抓住读者眼球的关键点。但当前的议论文教学中存在这样一个误区:大部分教师认为“语言本天成”,很难通过训练使学生的语言水平有所提高。在怀有这种思想的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在议论文语言上经常出现两种极端:一是抽象议论过多,只是滔滔不绝
期刊
古人曾用“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形容人的博学。地理知识的综合性、实践性特点决定了地理学被广泛应用于科学与社会的各个领域,诸如气象气候、生态环境、区域经济、国际交往等都需要运用地理学的视角与工具。要让学生不断地扩大知识面,掌握丰富的地理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知识,使思维的知识基础更广阔,联系渠道更畅通,思维方式更灵活多样。  开放的时代呼唤开放的课堂教学,开放的地理课堂应该散发着以下几点学科魅力。  一、设
期刊
摘 要:本文旨在阐述基于数学学习的教学情景创设的重要性,分析情景创设对学习方式转变的影响,同时提出创设动态的教学情景的原则、方法与案例。  关键词:情景教学 原则方法 构建    一、情景教学的原则  1.情景问题的趣味性与挑战性  数学情景教学一开始就提出对全堂课起关键作用的、学生熟习的、自己能够解决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积极的求知态度。例如,在锐角比的意义一节的教学中可以设计了这样一个
期刊
在实际教学中不难发现,有些学生读书时间越长,语文学习的热情越低。尤其是到了中学,更是轻视语文学习,表现出种种消极心理,造成中学生对语文学习逐渐消极、渐行渐远的现状。  在推行新课程理念的大环境下,怎样才能让自己的课堂活跃起来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转换教师角色搞“活”课堂  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师的角色进行了历史性转换。  1.由课程知识体系的灌输者转为平等对话者。老师要以开放的胸
期刊
初高中地理出现严重脱节现象,这对于刚刚步入高中的学生来说,很难适应高中的地理学习,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学习地理失去兴趣,给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如何驾驭课堂,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这个问题摆在了每一位地理教师的面前。我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掌握调控策略,知道如何驾驭课堂。而教师要具备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要转变自身角色,准确定位  新课程倡导让
期刊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教学方法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及探索。数学教师不但要有广博的知识,而且还要有科学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大幅度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下面就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实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