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优秀的图片库摄影师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pflpf73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从一个摄影发烧友或自由摄影师到图片库摄影师,是不断积累的过程。成为优秀的图片库摄影师,则是不断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摄影师需要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首先是克服思维的惰性。我身边有很多这样的摄友,都是各大门户网站的名家博客,点击量都有几百万甚至上千万,拍出的图片也有一定的商业价值,却没有走上商业图片库摄影师之路。他们认为拍照片就是休闲娱乐,发发博客,增加点击量。这确实是一种很好的心态。但作为一个摄影人,投入了巨大的财力、物力、人力、精力,距离得到摄影的回报只有一步之遥了。他们其实可以轻松地走上图片库的商业道路,用手中的图片挣钱。
  发一张100KB的图片到论坛或者博客可能需要的只是几秒钟,而发一张甚至一组几MB、几十MB的图片到图片库需要的不只是时间,还有耐性。一旦跨过了这道门槛,将是另一个广阔天地,可以让自己的摄影作品创造应有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其次要注意,不要因为某类图片的销量好而不断重复拍摄同类图片,要朝前看而不是总停留于同一阶段。走出去为自己寻找灵感,争取多为自己的拍摄工作不断注入新的变化。图片市场是充满活力的,随时需要新鲜血液。摄影师只有根据图片市场的需求来创作,才能取得好的销售业绩。
  随时随地寻找商机
  1.指定性拍摄中
  指定性拍摄就是摄影师带着指定的任务进行拍摄。职业摄影师经常接受不同拍摄风格和不同拍摄场景的订单,特殊的工作性质造就了敏感的嗅觉。优秀的商业摄影师会充分利用每一次指定性的拍摄任务,拍出其他分类的专题图片。
  2.出行途中
  谁会在外出时,顺手拍下一辆公共汽车或是街头的车水马龙?谁会拍下路口的红绿灯、人行横道、过街天桥、匆匆来往的行人?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些不是理想的创作对象。但是站在客户的角度想一想,这些并不吸引眼球的拍摄对象很有可能在设计过程中被用到。各种类型的企业机构都会使用创意图片,客户做广告创意时首先要在图片库中寻找是否有符合需要的图片。建议摄影师在同一景点,发掘更多用户可能需要的题材,用不同角度、不同形式进行拍摄。
  出差、旅游居住的酒店或度假村,休闲、探险、爬山等旅行的过程,都可以成为很好的拍摄素材。只要图片能表现合适的概念,多一些观察角度,就会有更多销售的机会。把出差、旅游时积攒的大量旅游风景和人文风俗以及随手拍的城乡素材类图片放在市场上售卖,能为你下一次的旅游准备充足的旅费,何乐而不为。
  外出拍片、工作、旅游的时候,尽量随身携带肖像权协议。摄影师也可以选择拍摄自己的同伴,但注意背景要简单,人物表情真实自然,不要有摆拍的痕迹。
  3.自由拍摄
  普通的摄影发烧友和自由摄影师平时没有很多指定性的拍摄机会,也没有很好的拍摄条件,更多的是自由自在、自娱自乐地拍摄创作,那么如何在自由拍攝中寻找商机呢?
  拍摄自己熟悉的东西
  不要过于迷信名山大川的风光,以避免雷同。摄影师在准备拍摄成系列的图片前,可以先进图片库搜索看看是否已经有大量类似题材的图片。如果已经有了,就应该换个题材,否则不容易获得好的销售业绩。
  冷门热门兼顾
  现在许多图片库征集图片,几乎都是针对冷门景点的,说明冷门景点也值得摄影师们关注。
  同时,一个优秀的图片库摄影师还应当清楚什么是未来的热门题材。比如环保、节能、发展可能是未来受到关注的主题。
  学会从用户角度思考
  图片库摄影师按快门不单是为了艺术创作,要善于从市场的角度发现图片的价值,从而争取更多的图片出售机会。一定要学会从图片用户的角度来考虑拍摄。
  举个例子:随着自驾游市场的迅猛发展,具备市场意识的摄影师马上会联想到,在无际的大漠奔驰的越野车,很可能会被汽车业的广告公司、各类旅游、生活杂志选用在反映自驾车的题材中,进而要考虑,如果用在封面、跨页、内文插图,应该怎么拍?还要想到,竖幅构图的上面或下面尽量留有空余,方便排版杂志名称和重点标题。对于跨页图片,要注意将主体重点避开中缝位置。
  有些摄影师可能会感到失望,觉得自己的图片似乎没有市场价值。对此不必过虑,成熟的图片库摄影师都是长期而有“预谋”地为市场拍摄,而不是随意尝试销售自己为艺术或其他目的创作的图片。许多从图片库获得高收入的图片库摄影师都是在不断地锻炼中,逐步找到适合自己的特定市场创作方向。
  丰富图片的形式和内容
  如果你的图片足够丰富,建议做成组图或专题。长城是中国的标志,也是国内外图片库都不可缺少的题材。每家图片库都有成千上万张长城的图片,摄影师想要在长城的图片市场上分一杯羹,组图销售的份额显然要大于单张销售。
  优秀的组图要具备几个要素。首先是组图的数量要多,而且要多角度、多景别地展示,避免出现雷同画面;其次要配以适量的文字说明,表达作者的创作思路或内容特点;另外,提炼出一个吸引人的标题也会为组图增色。
  摄影需要天赋,更需要坚持。专心关注一个题材可能比到处跑来跑去更加有效,一组精彩的照片肯定胜过一张平庸之作。
其他文献
比灵其人其事  把英国人诺·潘伯顿·比灵(Noel Pemberton Billing,1881~1948,以下简称比灵)称为天才发明家一点也不过分。仅1903年到1940年间,他在英国申请的专利就达84项,涉及飞机、船舶、汽车、计算器、录音机、电影放映机、录音电话、照相机、家用电器、医疗设备等领域。他在美国和澳大利亚也申请了多项专利,其专业领域跨度之大,成果之丰富令人惊叹。  然而,发明并不是比
期刊
“这些作品,是我的生活,也是游戏;是剧场,也是童话。” 居住在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安迪·普罗(Andrey Prokh,全名Andrey Prokhorov,以下简称安迪)这样形容自己为女儿凯瑟琳和宠物猫Lilu拍摄的《我们相信爱》(We trust in love)系列。  这系列摄影作品让安迪镜头下那只聪明有灵性的短毛猫风靡一时:照片里他的小女儿天真活泼,猫则显得淡定从容,但两者却都有一种因为彼此
期刊
卡莉·戴维森(Carli Davidson,下称卡莉),是一位专门拍摄动物的美国女摄影师。在她拍摄的众多作品中,有两个特殊的系列—照片中的主角全部是身有残疾的小狗。但照片中的这些小家伙看起来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悲惨,有的甚至在生活中神采飞扬,充满活力。卡莉用影像记录了这些小生命坚强的一面,也让世人见证:即使身有残疾,也没有理由不享受每一天。  直立行走的小狗“拉面”  “你很难不喜欢上照片上这只
期刊
摄影师自述  最初,我们打算创作一本类似“美女年历”的东西:每个月份配一幅模特照片,所以有了“Pin Up”(可直译为“钉起来”)这个项目。拍摄顺利完成还要归功于费雷西安娜·莫里蒂(Feliciana Moretti)的鼎力相助。她是一位年轻的化妆师,在拍摄期间负责模特造型及化妆工作。  我们研究发现,为画报拍照片需注重模特的造型和姿势。创作时,我采用了独特的布光及绚丽多姿的色彩来增强图片的质感。
期刊
这是一个流行萌宠的时代,尤其是各种宠物的儿时靓照总是会招来众人的尖叫与青睐。然而,再可爱的宠物也终有长大和变老的那一天。当大家看到自己的宠物逐渐衰老,失去了儿时的活力,会作何感想?美国摄影师南希·莱文(Nancy LeVine,下称南希)自2005年起,一直在探索那些老去的狗的生活。如果你也对这些狗的故事感兴趣的话,让我们一起从她的经历中略窥一二吧。  面对死亡的坦然  南希出生于美国纽约曼哈顿,
期刊
我常常被历史中的许多名字吸引。  我们的历史向来鲜少呈现个人面目。但历史是人构成的,事件只有归到个体名下,才获得意义;名字也只有放置在具体的生命细节中,才能活出一个携带历史的生命。  在中国照片档案馆,我常去找那些有名有姓的人。  关注“默默”的人  翻阅新华社上海分社女摄影记者王子瑾留在中国照片档案馆中的几千幅照片,我惊讶地发现她在1960~1980年代拍摄的教育家/科学家/医学家/艺术家多达三
期刊
“每个人心中都有黑暗的一面。”英国摄影师马丁·厄斯本(Martin Usborne,以下简称马丁)在他的个人网站上这样写。如同这句自白一般,观看马丁《车里的狗》这组照片,你可以感受到扑面而来的黑暗与压抑的气息。  封闭空间的孤独  也许还没有人选取这样奇特的角度拍摄过狗:在深夜或清晨,在空无一人的场景,被只身关在车里的狗,流露出不安、失落、愤怒、恐惧的神情。画面黯淡而精致,犹如一幅幅肖像画,有一种
期刊
在国际全景摄影界,很多摄影师采用全景摄影的方式拍摄社会新闻,比如巴西全景摄影家Aryton Camargo是巴西总统的御用全景摄影师,每次重大场合都会邀请其拍摄全景纪实照片;英国人Henry Stuart拍摄了凯特王妃婚礼现场的全景;俄罗斯的Andrew Bodrov拍摄了红场阅兵式以及俄罗斯质子号火箭发射时的全景;美国的Jook Leung甚至在距离航天飞机发射架400米的地方拍摄了NASA航天
期刊
与世界、与自己和解后,一个胖子才真正炼成。敢于直面骨感的人生,直面众人的误解。既不笨,也不傻,很有爱。偶尔卸掉伪装,听从内心召唤,矫健如飞。  01  8月25日,在马耳他首都瓦莱塔举行的一个民俗节日庆典上,一名男子跑过横木去拔取顶端的旗子。(路透社照片)  点评:请别误解胖子。  02  9月1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红场,俄罗斯仪仗队在2013年“斯帕斯卡亚塔楼”国际军乐节上表演。(法新社照片)
期刊
对于一名摄影师来说,为自己拍摄一幅肖像大概是最难完成的任务,就如同画家想为自己创作自画像一般。且不说观察、构图和操作上的种种不便,仅仅是“想让别人看到怎样的自己”这个问题就足已让他们陷入困惑,最终结果很可能是怎样都无法达到满意的效果。  从摄影术诞生之前的自画像,到此后的自拍照,艺术家们始终在寻找展示自我、再现情感的重要渠道。其实,自拍与拍摄其他人、景、物的摄影并没有什么不同,需要构思的无非也就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