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前,在医护人员内部出现了严重的信仰危机与精神缺钙,医德医风滑坡,医患矛盾激化,因此,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激发卫生系统的正能量,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卫生系统;正能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讲话中指出:“思想上的滑坡是最严重的病变,‘总开关’没拧紧,不能正确处理公私关系,缺乏正确的是非观、义利观、权力观、事业观,各种出轨越界、跑冒滴漏就在所难免了”,这是对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生动的警示。当前,在医护人员内部出现了严重的信仰危机与精神缺钙,医德医风滑坡,医患矛盾激化,因此,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激发卫生系统的正能量,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1 正视矛盾,迎接挑战。
1.1 社会负效应引发新矛盾
“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当今社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健康思想甚嚣尘上,少数医务人员价值观偏移、主人翁意识淡薄、服务态度差,高价药品、过度医疗、滥用激素和抗生素以及“药扣”、“红包”等现象更是司空见惯,这既与患者期待的服务标准相去甚远,更导致医患关系恶化,医患矛盾甚至极端事件频发。
1.2 老药方负于多元化思想
受惯性思维影响,基层医疗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还在墨守陈规,习惯于自上而下,甚至仅仅停留在单位领导或单位骨干、先进典型以及党员等“精英”层面,忽视了最广大的基层职工。加上思想政治工作过多沿袭照本宣科的老套路,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性和吸引力,从而在与多元化思想的对抗中步步退让、失去阵地。
1.3 超负荷工作挤占学习空间
受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不足及绩效考核等影响,广大医务人员长期从事超负荷的临床医疗工作,每天疲于奔命,学习时间和空间极为有限,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重临床业务、轻思想建设的倾向,对思想政治学习的重视度不高,投入精力不足。
2 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长期以来,我市卫生计生系统担负着为市民提供医疗服务的重要职能,担负着实施我市医疗改革的艰巨任务。卫生计生系统党建工作是否坚强有力,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是否得到充分发挥,党员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技能和工作作风是否适应全市医疗改革发展的需要,对于加强卫生系统的先进性建设,激发卫生系统的正能量,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1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是加强卫生系统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员干部职业素养的根本要求。
卫生医疗是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民生工程,这一特殊地位和历史使命,决定了卫生系统党的建设工作必须更扎实、更有效。系统内部的党员,是服务群众的主体,这些党员在政治上是否坚定、党性是否坚强、业务能力是不是过硬,能不能执业为民、清廉行医,能不能经得起风浪的考验,都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直接影响医疗改革和民生工程的进程。因此,只有积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有效提升党员干部的职业素养。
2.2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是服务群众,让群众满意的现实需要。
这些年,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卫生系统党员干部在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同新形势、新任务“不适应”的问题。只有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以新方法解决新问题,适应新常态,才能切实提高服务标准,转变工作作风,服务人民群众。
2.3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是激发卫生系统正能量的迫切需要。
当前,医疗卫生事业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面临的挑战和矛盾也更加尖锐,要对抗各种不良思潮,就必须不断激发正能量,树立行业新风尚。医疗卫生工作的特殊性容易使部分医护人员利用医术谋取私利,败坏风气。因此,只有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培植、激发、传递和弘扬正能量,才能打造一支清白无私,仁心仁术的医护队伍,取得群众的信任。
3 突出重点,精准发力。
毛主席曾教导党员干部,“就像房间需要经常打扫一样,思想上的灰尘也要经常打扫……”,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就是打扫思想灰尘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以服从和服务于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建设为中心,突出重点、精准发力。
3.1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内容
医护人员的水平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党员要想在医改事业中成为核心主力,就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素养。在新的历史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也应该与时俱进,及时更新:一是要组织党员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及时了解党的新政策和新精神,把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到实处。二是要突出文化元素,坚持文化引领。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切实提高医务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三是要加强形势教育,引导党员认清形势,包括国际国内形势、党建形势、医疗改革和医患矛盾的形势等等,以便使党员在认清形势的前提下,进一步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四是要加强医德医风教育。紧扣“医者仁心”的主题,开展医德医风教育,使医护人员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坚持廉洁行医,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精神追求,不断培养和弘扬大医精诚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精神。五是要加强对业务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党员在医疗业务工作中必须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因此在学习上,必须比其他员工学得更多、更深、更精,努力成为业务上的骨干和能手。
总之,要创新和丰富思想教育的内容,营造健康向上、充满活力的医疗文化,努力净化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思想环境,抵制消极、腐朽思想的渗透和影响,抵制低俗文化趣味和非理性文化倾向,教育和引导职工形成理念认同和价值共识。
3.2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形式
想政治工作不能拘泥于某一种形式,要按照党对党员的基本要求和不同层面、不同岗位、不同年龄党员的特点进行,采取党内集中轮训、支部“三会一课”、党建主题实践等方式,把政治理论同岗位培训内容相结合,同提高岗位业务和操作技能相结合。很多党员活动,如党日活动,三会一课活动等,虽然是支部的常规活动,但不能总是老一套,必须根据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新任务和新要求,结合党员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科学确定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做到有的放矢,推陈出新。尤其在当前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要充分利用博客、微信、QQ等方式,使思想政治教育覆盖到每个党员。近几年,卫生系统围绕实现“中国梦”,组织医务人员进行“我是谁、领先谁、为了谁”的大讨论、“想干事,干成事,不出事”演讲,都效果显著,要继续保持和发扬。同时结合医改实际,开展各具特色的讲座、参观以及论坛等,使党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拓宽视野,提高综合素养。 3.3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制度
一是落实主体责任机制。把政治思想工作作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渗透到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工作的各个领域,与医疗、公卫等业务工作同部署、同督查、同考核。
二是健全党群协调机制。建立起党、政、工、青、妇统一步调,共同行动,密切配合,各司其职的协调机制。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一套有效的工作机制。
三是深化正面引导机制。树立身边典型,引导党员干部和先进典型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坚定信仰、端正医风、开拓创新、履职尽责上作表率,带领群众干,做给群众看。
四是强化社会监督机制。运用党内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和媒体监督等手段,对思想政治工作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检查、监督。
五是提升信息反馈机制。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职工,做到沟通无障碍,交流零距离,及时把握社会思想动向和职工的心理动态,用真情温暖职工,让社会理解卫生。
六是完善工作保障机制。设立党建专项工作经费,培养思想政治工作专业队伍,加大思想政治工作经费、人力投入。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知识化、信息化程度。广泛运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多角度、多侧面地反应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风采。
3.4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作风
作风建设决定思想政治工作的成败。为此,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必须改进作风、凝聚力量。
一是强化宗旨意识。要深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和真心实意为人民负责的精神,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医疗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做到对上级负责与对人民群众负责相一致,完成党的各项任务与实现人民利益相一致。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和方式方法,特别是要掌握在新的医患关系中,做好群众工作的方法和本领,提高服务水平。
二是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要坚持发扬实事求是和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业绩观,在工作中重实际、办实事、说实话、求实效。坚决克服各种主观主义、形式主义,用实干精神取信于民,服务于民。
三是注重凝聚人心。坚持“以人为本”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文化,深入实际了解职工所思、所想、所需,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营造尊医重医氛围,提倡关心人、培养人、开发人的潜力、重视个人自我修养,注重并尊重个体价值的存在,为医务人员搭建事业平台,教育和引导医务人员“修医德,增医能,铸医魂”。坚持用真情温暖职工,用事业、感情感召人才,让医务人员工作、生活得更有尊严,增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凝聚力,树立廉洁、高效、为民的医护新形象。
四是强化竞争引导。引导医务工作者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共同价值取向,创造良好的社会信誉,赢得广大患者的信赖,同时增强医务人员的光荣感、责任感、使命感。利用绩效考核杠杆,激发广大医务人员坚持“三好一满意“标准,树立竞争意识,拼搏进取。
五是加强警示教育。持续开展“九不准“教育,引导广大医务人员增强辨别力和免疫力,抵消负能量,激发新动力,让他们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主动在思想上划出红线、在行为上明确界限,真正敬法畏纪、遵规守矩。
总之,我们必须立足新常态,接受新挑战,紧密结合医疗改革实际和党员队伍实际,用改革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推动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创新,从而进一步激发系统正能量,开创医疗改革新局面!
作者简介
刘美琴(1981-)女, 江苏省仪征市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为江苏省仪征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政工师、主管护师。研究方向为政工。
作者单位
江苏省仪征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江苏省仪征市 211400
当前,在医护人员内部出现了严重的信仰危机与精神缺钙,医德医风滑坡,医患矛盾激化,因此,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激发卫生系统的正能量,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卫生系统;正能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讲话中指出:“思想上的滑坡是最严重的病变,‘总开关’没拧紧,不能正确处理公私关系,缺乏正确的是非观、义利观、权力观、事业观,各种出轨越界、跑冒滴漏就在所难免了”,这是对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生动的警示。当前,在医护人员内部出现了严重的信仰危机与精神缺钙,医德医风滑坡,医患矛盾激化,因此,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激发卫生系统的正能量,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1 正视矛盾,迎接挑战。
1.1 社会负效应引发新矛盾
“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当今社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健康思想甚嚣尘上,少数医务人员价值观偏移、主人翁意识淡薄、服务态度差,高价药品、过度医疗、滥用激素和抗生素以及“药扣”、“红包”等现象更是司空见惯,这既与患者期待的服务标准相去甚远,更导致医患关系恶化,医患矛盾甚至极端事件频发。
1.2 老药方负于多元化思想
受惯性思维影响,基层医疗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还在墨守陈规,习惯于自上而下,甚至仅仅停留在单位领导或单位骨干、先进典型以及党员等“精英”层面,忽视了最广大的基层职工。加上思想政治工作过多沿袭照本宣科的老套路,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性和吸引力,从而在与多元化思想的对抗中步步退让、失去阵地。
1.3 超负荷工作挤占学习空间
受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不足及绩效考核等影响,广大医务人员长期从事超负荷的临床医疗工作,每天疲于奔命,学习时间和空间极为有限,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重临床业务、轻思想建设的倾向,对思想政治学习的重视度不高,投入精力不足。
2 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长期以来,我市卫生计生系统担负着为市民提供医疗服务的重要职能,担负着实施我市医疗改革的艰巨任务。卫生计生系统党建工作是否坚强有力,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是否得到充分发挥,党员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技能和工作作风是否适应全市医疗改革发展的需要,对于加强卫生系统的先进性建设,激发卫生系统的正能量,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1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是加强卫生系统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员干部职业素养的根本要求。
卫生医疗是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民生工程,这一特殊地位和历史使命,决定了卫生系统党的建设工作必须更扎实、更有效。系统内部的党员,是服务群众的主体,这些党员在政治上是否坚定、党性是否坚强、业务能力是不是过硬,能不能执业为民、清廉行医,能不能经得起风浪的考验,都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直接影响医疗改革和民生工程的进程。因此,只有积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有效提升党员干部的职业素养。
2.2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是服务群众,让群众满意的现实需要。
这些年,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卫生系统党员干部在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同新形势、新任务“不适应”的问题。只有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以新方法解决新问题,适应新常态,才能切实提高服务标准,转变工作作风,服务人民群众。
2.3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是激发卫生系统正能量的迫切需要。
当前,医疗卫生事业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面临的挑战和矛盾也更加尖锐,要对抗各种不良思潮,就必须不断激发正能量,树立行业新风尚。医疗卫生工作的特殊性容易使部分医护人员利用医术谋取私利,败坏风气。因此,只有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培植、激发、传递和弘扬正能量,才能打造一支清白无私,仁心仁术的医护队伍,取得群众的信任。
3 突出重点,精准发力。
毛主席曾教导党员干部,“就像房间需要经常打扫一样,思想上的灰尘也要经常打扫……”,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就是打扫思想灰尘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以服从和服务于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建设为中心,突出重点、精准发力。
3.1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内容
医护人员的水平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党员要想在医改事业中成为核心主力,就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素养。在新的历史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也应该与时俱进,及时更新:一是要组织党员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及时了解党的新政策和新精神,把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到实处。二是要突出文化元素,坚持文化引领。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切实提高医务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三是要加强形势教育,引导党员认清形势,包括国际国内形势、党建形势、医疗改革和医患矛盾的形势等等,以便使党员在认清形势的前提下,进一步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四是要加强医德医风教育。紧扣“医者仁心”的主题,开展医德医风教育,使医护人员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坚持廉洁行医,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精神追求,不断培养和弘扬大医精诚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精神。五是要加强对业务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党员在医疗业务工作中必须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因此在学习上,必须比其他员工学得更多、更深、更精,努力成为业务上的骨干和能手。
总之,要创新和丰富思想教育的内容,营造健康向上、充满活力的医疗文化,努力净化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思想环境,抵制消极、腐朽思想的渗透和影响,抵制低俗文化趣味和非理性文化倾向,教育和引导职工形成理念认同和价值共识。
3.2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形式
想政治工作不能拘泥于某一种形式,要按照党对党员的基本要求和不同层面、不同岗位、不同年龄党员的特点进行,采取党内集中轮训、支部“三会一课”、党建主题实践等方式,把政治理论同岗位培训内容相结合,同提高岗位业务和操作技能相结合。很多党员活动,如党日活动,三会一课活动等,虽然是支部的常规活动,但不能总是老一套,必须根据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新任务和新要求,结合党员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科学确定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做到有的放矢,推陈出新。尤其在当前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要充分利用博客、微信、QQ等方式,使思想政治教育覆盖到每个党员。近几年,卫生系统围绕实现“中国梦”,组织医务人员进行“我是谁、领先谁、为了谁”的大讨论、“想干事,干成事,不出事”演讲,都效果显著,要继续保持和发扬。同时结合医改实际,开展各具特色的讲座、参观以及论坛等,使党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拓宽视野,提高综合素养。 3.3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制度
一是落实主体责任机制。把政治思想工作作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渗透到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工作的各个领域,与医疗、公卫等业务工作同部署、同督查、同考核。
二是健全党群协调机制。建立起党、政、工、青、妇统一步调,共同行动,密切配合,各司其职的协调机制。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一套有效的工作机制。
三是深化正面引导机制。树立身边典型,引导党员干部和先进典型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坚定信仰、端正医风、开拓创新、履职尽责上作表率,带领群众干,做给群众看。
四是强化社会监督机制。运用党内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和媒体监督等手段,对思想政治工作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检查、监督。
五是提升信息反馈机制。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职工,做到沟通无障碍,交流零距离,及时把握社会思想动向和职工的心理动态,用真情温暖职工,让社会理解卫生。
六是完善工作保障机制。设立党建专项工作经费,培养思想政治工作专业队伍,加大思想政治工作经费、人力投入。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知识化、信息化程度。广泛运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多角度、多侧面地反应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风采。
3.4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作风
作风建设决定思想政治工作的成败。为此,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必须改进作风、凝聚力量。
一是强化宗旨意识。要深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和真心实意为人民负责的精神,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医疗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做到对上级负责与对人民群众负责相一致,完成党的各项任务与实现人民利益相一致。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和方式方法,特别是要掌握在新的医患关系中,做好群众工作的方法和本领,提高服务水平。
二是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要坚持发扬实事求是和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业绩观,在工作中重实际、办实事、说实话、求实效。坚决克服各种主观主义、形式主义,用实干精神取信于民,服务于民。
三是注重凝聚人心。坚持“以人为本”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文化,深入实际了解职工所思、所想、所需,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营造尊医重医氛围,提倡关心人、培养人、开发人的潜力、重视个人自我修养,注重并尊重个体价值的存在,为医务人员搭建事业平台,教育和引导医务人员“修医德,增医能,铸医魂”。坚持用真情温暖职工,用事业、感情感召人才,让医务人员工作、生活得更有尊严,增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凝聚力,树立廉洁、高效、为民的医护新形象。
四是强化竞争引导。引导医务工作者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共同价值取向,创造良好的社会信誉,赢得广大患者的信赖,同时增强医务人员的光荣感、责任感、使命感。利用绩效考核杠杆,激发广大医务人员坚持“三好一满意“标准,树立竞争意识,拼搏进取。
五是加强警示教育。持续开展“九不准“教育,引导广大医务人员增强辨别力和免疫力,抵消负能量,激发新动力,让他们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主动在思想上划出红线、在行为上明确界限,真正敬法畏纪、遵规守矩。
总之,我们必须立足新常态,接受新挑战,紧密结合医疗改革实际和党员队伍实际,用改革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推动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创新,从而进一步激发系统正能量,开创医疗改革新局面!
作者简介
刘美琴(1981-)女, 江苏省仪征市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为江苏省仪征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政工师、主管护师。研究方向为政工。
作者单位
江苏省仪征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江苏省仪征市 21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