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新概括的政治经济学思考——基于马克思“所有制—分工—分配”的结构视角

来源 :改革与战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SEr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重思马克思关于“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的论述,创新性地提出了“所有制—分工—分配”的结构分析范式,以此来考察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生成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所有制改革是中国推进改革开放战略的一条主线索,多元所有制的经济结构决定了中国应采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来实现市场化的国际与国内分工,而市场化的社会分工体系又必然要求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分配制度.三大基本经济制度分别回答了为谁所有、如何生产、怎么分配的问题,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形态,即“三位一体”的结构形态.因此,要准确把握未来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就必须坚持整体论、系统论的方法论原则,努力实现“所有制—分工—分配”的整体性平衡,并在此基础上推动经济层次提升和生产方式转变,向着更高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奋进.
其他文献
经过多轮扶贫,单一生产要素短缺的贫困村脱贫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在全面小康社会即将建成的脱贫攻坚阶段,“三无乡村”在贫困村中所占的比重会逐渐上升.东北边境地区“三无乡村
为了揭示14H相的形成机理,制备并研究了18R LPSO单相Mg-Y-Zn(简称S18)合金经773 K退火100 h的显微组织演变。结果表明:铸态S18合金主要由18R相组成(其体积分数高于93%),并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