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云计算ROI的八个指标

来源 :计算机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_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放组织(Open Group)最近开展了一项计划,评出了云计算的一系列重要的考量因素,以便从业务的角度获得和衡量云计算项目的投资回报率(ROI)。如果你所在的公司或企业在考察云计算带来的效益,并且一开始就清楚云计算能带来的潜在回报,那么,该项目就比较容易得到IT部门和管理队伍的认可。
  仅仅着眼于容量和利用率,这只是技术提供商或卖家的观点。该观点实际上基于关键性能指标(KPI),而不是业务效益衡量标准。这种模式主要关注两个具体的衡量尺度:一是IT容量,由作为性能指标的存储、处理器周期、网络带宽或工作负载的内存容量来衡量;二是IT利用率,由作为活动和可用性指标的正常运行时间可用性和使用量来衡量。
  然而很高的性价比和使用活动量未必意味着业务效益同样很高。它们只是业务活动的指标,本身并不比较低的运营成本来得更重要。我们需要的是一套基于云计算模型的业务衡量标准。
  下列业务衡量标准有助于将指标从容量-利用率曲线变成直接和间接的业务效益:
  1. 变化速度
  在云环境下,可以更快地降低成本,更快地采用和弃用资源。云计算采用了预创建服务,可以更快速地改用新功能,从而降低了决策延迟造成的成本,因而带来了额外的成本转换效益。对于缺少资源和技能,并对时间很敏感的业务改善计划来说,这是个共同的目标。
  2. 优化总体拥有成本
  用户可以选择、设计、配置和运行最适合业务需要的基础设施和应用程序。以前,当IT项目移交给生产服务部门后,这两者的关系常常脱离,而在云计算环境下,它们又联系在一起了。
  3. 资源快速配置
  当业务活动增加或改变方向后,资源可以随之增减,以与业务活动的需要相符合。同时,资源配置时间从几星期压缩到了几小时。
  4. 提高利润和控制成本
  收入增长和成本控制方面的机会让公司得以开拓新客户和新市场,从而促进业务、改善服务。
  5. 动态使用
  当用户和服务的范围发生变化,寻求新的解决方案时,有弹性的配置和服务管理关注最终用户和业务对功能的实际需求。
  6. 风险和合规的改善
  可以通过共享服务来充分利用云计算的绿色环保功能。
  7. 容量利用率的提高
  IT部门可避免IT服务的配置过度或不足,从而获得更智能的业务服务。
  8.可享用业务技能和改善能力
  云计算可以通过按需采购云资源的解决方案,让用户能够享用新的技能和解决方案。
  上述衡量标准定义了一组新的业务指标,可用来为企业当前和未来与云计算有关的运营业务和IT服务需求制作“记分卡”。开放组织正在努力开发相关工具和框架,让企业能够评估云计算带来的这些机会,更清楚地明确采用云计算带来的成本、灵活性、竞争优势、合规风险和安全。
  
  云环境下的测试和开发
  对于刚开始使用云计算服务的公司来说,常常会从应用测试和开发项目入手。Forrester研究机构的分析师James Staten探讨了如何判断项目是否适合云环境。
  ■ 清水 编译
  云计算存在炒作成分,这一点不可否认。厂商们在竭力吹嘘云计算可以如何为企业省钱,但遗憾的是,厂商们描绘的节省成本的美好蓝图太空泛了,常常与实际情况不符。Forrester在调查了众多客户后发现,不能一概而论地认为可以从云计算中得到良好的投资回报,因为云计算的好处取决于具体的应用和使用场合。最终得到的结果是,在云环境进行测试和开发新的应用是云计算一个理想的应用,它能给出云计算项目的商业理由,并确保应用、基础架构即服务(IaaS)解决方案以及IT运营保护和流程彼此很适合。
  IaaS云计算的一个基本原则是,这种平台提供了一种标准化、自动化的虚拟环境,以便多个用户易于使用,基本上不需要IT专业人员的干预。公共云平台和越来越多的私有云平台计量资源耗用情况还带动了一种不同的消费行为,即通过积极主动地少用或尽量少用资源,达到节省成本的目的。这个关键概念对于了解云计算的商业理由很重要。
  比如说,如果问测试实验室的经理面临什么挑战,他们可能会抱怨开发人员的要求太多,大量的时间“浪费”在了为他们建立和拆卸测试环境上。但是,如果再找出开发团队中工作效率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开发人员,问一下他们面对那么多的抱怨,如何做到高效工作,他们可能会坦言:之所以工作效率高,是因为不使用IT运营团队提供的实验室资源,而是直接使用平台即服务(PaaS)或 IaaS云环境,因为那样几分钟内就能获得资源,只要为实际需要的那部分资源付费。
  当然,当开发人员借助云环境来完成工作时,IT运营团队可能担心企业会因而面临风险。我们不应该阻止在云环境进行测试和开发,而是应该鼓励,但要给予指导。比如说,制定一项逐渐完善的云使用政策,或者考虑让开发人员通过集中式资源请求工具来使用云。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并非所有的开发工作都适合于云环境。IT运营团队和应用性能管理团队需要花时间,共同为最适合于云环境的项目定义一套明确标准。下面是五个常见的最佳实践,可以从此入手。
  (1)测试系统可以部署在标准的虚拟环境上。IaaS平台提供了服务器虚拟机和虚拟存储卷,PaaS云提供了更高级的抽象,可以在上面部署应用的中间件或目录。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提供专用的物理资源。
  (2)测试环境可以独立。如果开发项目可以单独测试,这意味着不需要与生产系统集成,那么,开发项目通常可以在云平台上进行测试,不耗用出站带宽的开发项目使用云平台最具成本效益,它们给公司带来的风险也最低,因为没必要打开防火墙端口。
  (3)项目的生命周期不到12个月。大多数云平台按小时计费,如果12个月过后还要长期使用云平台,其成本通常高于传统的托管方案,而在内部的虚拟化实验室环境上测试项目则会比较省钱。一个基本的经验法则是:如果你不断努力让使用公共云平台的费用归零,这表明你在有效使用。
  (4)项目没有让公司面临新的合规或监管风险。除非确信能够确保使用符合规定,否则就不要急于将测试项目放到公共云环境中。
  (5)多虚拟机应用程序使用Web服务。公共云把客户的工作负载分摊到多个标准化的虚拟基础设施上,并使用IP协议和Web服务将这些基础设施连接起来。如果开发人员需要应用程序组件,以便彼此联系,就别指望对延迟敏感,或需要特定网络配置,或紧耦合组件的协议能得到支持。大多数公共云不支持多播协议,而且常常很难实现集群。除非确保应用程序会正常运行,否则不要急着批准使用。基于现有Web服务的大多数联系应该很顺畅。
  加快将新的应用程序和服务推向市场是头等大事,而符合上述标准的测试和开发项目有望为开发人员带来灵活性,并理应得到资金的投入,因为长期的资本和运营费用需求换成了更高效、更灵活的运营费用投入,还可以减少对内部实验室资源的需求,已分配的预算可以更有效地用做其他目的,具体要看整个企业的开发项目数量和适合云环境的项目比例。
其他文献
你知道SAP吗?  哦,知道,满大街都是嘛,S-P-A,SPA。  ……  做出上述回答的是一个普通的消费者。这就是SAP在中国的现状: 它不像微软、IBM 那样在大众中拥有“准确”的品牌认知度。但在IT业内,它又拥有丝毫不逊于前者的广泛认可度,提起SAP,人们肃然起敬。  在CIO那里,你可以听到不同的人向你重复相同的话,“世界500强企业中80%都是SAP的客户”,“SAP的ERP是世界级的管
编者的话:本周各大权威报告出炉。尼尔森发布报告称,iPhone操作系统的市场份额达28%,为Android三倍; IDC发表全球每季度存储软件跟踪报告,第一季度全球存储软件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2%; 威瑞信公司发布报告显示,第一季度全球域名注册突破1.93亿。    本报综合消息近日,市场调研公司尼尔森(NPD)发布统计报告称,2010年第一季度iPhone操作系统的市场份额为28%,是Andro
何经华重归IT任柯莱特COO    本报讯日前,柯莱特集团宣布任命何经华为柯莱特集团首席运营官(COO),原公司COO周鹤女士出任集团总裁,这是自2010年7月份柯莱特上市以来的首次重大人事调整。何经华曾任金蝶软件公司总裁,拥有超过20年的IT从业经验。克莱特集团董事长兼CEO马一鸣表示,何经华对国内的行业环境和管理运营方式都有深刻的见解,其经历、经验和卓越的能力,是双方牵手的重要原因。何经华亦表
随着医疗记录的电子化,病历在医护人员之间实现了更快的共享,同时也引起了对于医疗记录的安全的关注。理想的折中办法是既保持对保密记录的控制,同时仍为那些需要数据的人员提供方便、快捷的访问。  目前,绝大多数人根本不了解医疗行业内的安全性是如何管理的,因此一直存在误解和担忧。医疗行业的安全性是一个巨大的课题,根据英国电信(BT)为英国、美国、匈牙利和其他欧洲国家的医疗机构提供解决方案的经验,临床环境总是
自古以来,所谓“天下”,就是指中国这块地方。而所谓“领导”,则有核心、引领、驱动等含义。  自上世纪80年代发明PC以来的近30年时间,大致可以分为Wintel、网络和互联网三个时代。Wintel、网络和互联网分别领导了当时的IT。而在我看来,当下,至少在中国,是行业应用在领导IT,从事行业应用的领先的企业是IT产业新的核心或重心之所在,他们是IT产业新兴的领导力量。  自去年下半年爆发全球金融危
本报综合消息软件领域最大的错误概念之一,就是将开源软件等同于免费软件。MySQL和JBoss等早期的商业性开源软件厂商能够仅依靠许可证/技术支持的商业模式,就建立起很好的业务,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方法似乎很难超越某些障碍。  近日,Redmonk公司分析师Michael Cote预测称,在2009年,付费购买开源软件将是一件很“酷”的事情。“消费开源软件是一件事情,付费购买开源软件是另一件事
预约挂号,或将成为大面积席卷公立医院,以信息化手段促其提升管理能力的“莫拉克”!  “卫生信息化的热潮刚来,我们也许就会被信息化的大浪淹死。”一位卫生信息化主管在忙着应对上级下达的预约挂号系统建设的紧急任务时抱怨。在一些还没有在管理体制和信息基础上做好准备的地区,医疗卫生信息化主管们背负着到无形的重压。而最近一股堪比“莫拉克台风”的信息化“热带风暴”,竟是由卫生部的一纸文件引发的。  这就是8月6
『 战 略 』  思科发布多款新品扩展无边界网络架构  本报讯 10月26日,思科发布了无边界网络架构所有功能组件,包括交换、路由、安全和无线系列的新产品和服务。其中引人瞩目的产品包括性能卓越的高密度Cisco Catalyst 交换机、思科自适应安全设备防火墙和紧凑型Cisco ASR 1000系列路由器,面向小型企业的全新入门级802.11n无线接入点和全新增强型智能服务。此外,思科还发布了应
本报讯 7月28日,无锡(国家)软件园“盘古天地软件服务创新孵化平台”投入运行。该平台集中了IBM中国研究院基于互联网的服务交付、软件工程即服务(SEaaS)、云计算等多种国际前沿的技术,具有软件工程服务、软件服务技术孵化、提供软件服务信息情报等多种功能,旨在帮助入驻园区的中小软件企业快速、低成本地进入SaaS时代,实现从软件开发企业向服务提供商转型的目标。      无锡市领导和IBM高管共同见
编者按:一年一度的中国保险IT应用高峰论坛落下帷幕。我们欣喜地发现,作为知识密集型产业——现代保险业在组织结构、业务流程、业务开拓以及客户服务等方面,正日益体现出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特征。    “信息化已成为保险业科学发展,提升竞争力的坚强支撑。”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近日在上海调研时指出,信息技术是建设现代保险业的基础平台。作为知识密集型产业,现代保险业在组织结构、业务流程、业务开拓以及客户服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