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系膜血管CTA诊断小肠缺血病因的应用价值

来源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cwx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肠系膜血管CTA诊断小肠缺血病因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小肠缺血患者的肠系膜血管CTA表现,12例为急性缺血,10例为慢性缺血。分析内容包括肠系膜血管有无狭窄、扩张、充盈缺损、聚集、移位。结果:12例急性缺血病人中,肠系膜上动脉栓塞2例,CTA表现为肠系膜上动脉突然中断;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5例,表现为管腔内充盈缺损;肠系膜上静脉及门静脉血栓3例,表现为管腔内完全性或不全性充盈缺损;肠系膜上动脉夹层2例,表现为真假腔形成及之间的内膜片。10例慢性缺血病人中,粥样硬化性缺血6例,4例CTA表现为肠系膜上动脉不同程度的狭窄,2例表现为肠系膜上动脉起始部闭塞伴Riolan血管弓形成;肠系膜上动脉起始部动脉瘤2例,表现为管腔球形扩张;系统性红斑狼疮性缺血性肠病2例,表现为肠系膜血管增粗、"梳状"排列。结论:肠系膜血管CTA能够明确诊断小肠缺血的病因。
其他文献
【摘要】内化于政治经济之中的文化基因,可以说是腐败现象屡抓不绝的深层人性根柢。通过对腐败生存的文化背景进行深入的探讨,分析腐败生存的人际关系的根源,从儒家的传统政治文化角度看待当代中国的腐败现象,认为应该大力培育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关键词】腐败 人际关系 政治文化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领域中所创造出的举世瞩目的各种“奇迹”,在社会领域中也发生了重大的结构性变革
病例男,51岁。因左颌下区软组织肿块逐渐增大50余天,加重10天,张口重度受限2天人院。检查见左颌下区肿胀,有明显压痛,疑触及包块,左侧颌下淋巴结可触及,无压痛。超声表现:左侧咽旁病
目的:分析正常子宫宫颈3层结构及宫颈癌的扩散加权成像(DWI)特点,探讨其及相应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15例非子宫疾病女性患者及12例宫颈癌患者在1.5T
病例 男,61岁,右面颊部肿物疼痛1周前来就诊。查体发现右面颊部皮肤红肿.向外突出一肿物,呈长条形,触之质硬并伴有明显疼痛,口腔内上颌第二磨牙颊侧见有灰白色脓性分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