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义的认知机制

来源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ra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境是歧义生成的基石,联想是歧义产生的纽带,而激活则是歧义的认知模式;只有将模式组合论和相互作用论有机地综合起来才能有效地解释歧义的认知机制.
其他文献
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中.就及时警告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将成为无产阶级的主要危险。他指出:“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
1956年初至1957年初,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陈云、刘少奇等人对经济建设中的冒进倾向,进行了反冒进。毛泽东因把主要注意力集中在国际共产主义阵营中发生的波匈事件和对斯大
把党的建设作为伟大工程,是毛泽东同志1939年在延安提出来的.当时,毛泽东同志提出要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共产
期刊
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国家创新体系是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国家的核心机制,它构成国家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建设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创新系统是中国面向2
期刊
宋庆龄自辛亥革命以来70年的革命历程,是由爱国青年学生成长为革命民主主义者再转变为共产主义者的过程。以20世纪30年代初为界,在这之前是她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并向共产主义
新中国以来,党对私有制采取了一系列不同政策,而这些不同政策又是建立在不同认识基础之上的,先后经历了一个曲折的探索过程。我们把这一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加以总结,
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亚太地区抗击日本侵略的主要战场。由于中国的特殊情况,在抗日战争中形成了两个互相依存又相对独立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民主革命末期的对敌斗争,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一个立体性很强的斗争。在这一立体性的斗争体系中,对敌货币斗争成为一个特殊的战线,它在促使蒋政权尽快垮台,积聚和保护解放战争
1975年1月召开的四届人大确定了以周恩来、邓小平为核心组成国务院,重新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受到全国人民的热烈欢迎。此后由于周恩来总理病重,邓小平在毛泽东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