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密封式螺纹承压能力分析

来源 :教育科学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110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API Spec 6A《井口装置和采油树设备规范》中,自密封式螺纹最高工作压力为34.5MPa,怎样理解这个规定?从理论上加以分析、论证。为设计API 6A、API 16C以及井口设备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API Spec 6A 自密封式螺纹 最高工作压力为34.5MPa 分析 论证
  
  在API Spec 6A《井口装置和采油树设备规范》中,设备的额定工作压力分为:13.8MPa、20.7MPa、34.5MPa、69MPa、103.5MPa和138MPa,而对设计带有内螺纹式端部和出口连接装置的螺纹尺寸及其额定工作压力却给予了限制,即1.05in以上油管(不加厚和外加厚圆螺纹)和4 1/2in以上套管(SR圆螺纹、偏梯形螺纹、直连接),最高工作压力为34.5MPa,这就是说,在压力为70MPa以上的设备连接应采用其它连接方式,而非采用密封式螺纹连接。为什么会有如此的限制?如何理解?下面从理论上针对这个问题加以论述。
  
  1 、承受内外压力厚壁筒的受力分析
  1.1 古典弹性力学引用
  厚壁筒的Lame(拉梅)方程是用来计算在内、外压力作用下而产生的应力,也是API用来计算厚壁套管最小抗挤压强度的理论基础。
  其基本关系式:
   内压力下的径向应力及周向应力:
   σz =0 --------------------(1)
   ----(2)
  
  
   σt= ----(3)
  外压力下的径向应力及周向应力:
  σz =0 --------------------(4)
  
  σr= ----(5)
  
  
  σt= ----(6)
  
  筒壁内任意点的径向位移:
  
  μ=
   ---------(7)
  
  式中:σz ---- 轴向应力,
   σr---- 径向应力,正值为压应力;
   σt----- 周向应力,正值为拉应力;
   R1----- 厚壁筒内半径;
   R2----- 厚壁筒外半径;
   R------ 厚壁筒内任意点半径;
   Pi------ 内压力;
   Pc------ 外压力;
   μ------ 筒壁内任意点的径向位移;
   u------ 泊桑比;
   E------ 弹性模量;
  由(3)式可知,在内压力Pi的作用下,最大周向应力发生在内壁上。
   由(6)式可知,在外压力Pc的作用下,最大周向应力亦发生在内壁上。
   综上所述,不管管体承受内压还是承受外压,最大周向应力均发生在内壁上。因此,下面重点分析管体内壁上的受力情况。
  1.2 紧扣过程受力分析
   密封式螺纹为锥度螺纹,锥度螺纹在紧扣过程中,接箍和公螺纹将产生径向位移(变形),使得公螺纹产生由接箍作用的周向压应力,而接箍(内螺纹)将产生由公螺纹作用的周向拉应力。
  因此,锥度螺纹在由手紧端面紧至机紧端面过程中所产生的接箍和管端径向变形为:
  
  I=TNP/2 -----------(8)
  式中:I---- 变形量,mm;
   T---- 螺纹锥度;
   N----机紧紧扣圈数;
   P---- 螺距,mm/每扣;
  
  
  由(7)式可知,在螺纹间所产生的压力为:
  
  Pbm= -----(9)
  
  此时,R1=a,R2=c,R=b,
  式中:Pbm--紧扣螺纹配合面间的承载压力,MPa;紧扣过程中,公螺纹受到由接箍作用而产生周向压应力。由(6)式可知,公螺纹上所产生的周向应力为:
  
  Spc= ---------(10)
  
  此时,R1=a,R2=b,R=a,
  式中:Spc--紧扣作用于公螺纹上的周向应力,MPa;同样,在紧扣过程中,接箍(内螺纹)受到由公螺纹作用而产生周向拉应力。由(3)式可知,接箍上所产生的周向应力为:
  
  Sct= -----------(11)
  
  此时,R1=b,R2=c,R=b,
  式中:Sct---紧扣作用于接箍上的周向应力,MPa;
  1.3 在内压力作用下受力分析
   在内压力作用下,接箍和公螺纹均产生周向拉应力。
  由(3)式可知,在公螺纹上所产生的周向应力为:
  
  
  Spcr= Pi -------------(12)
  
  此时,R1=a,R2=c,R=a,
  式中:Spcr--内压使公螺纹产生的周向应力,MPa;
   Pi ---管内压力,MPa;同样,由(3)式可知,接箍在内压力作用下产生的周向应力为:
  
  Sctr= Pi ---------(13)
  
  此时,R1=a,R2=c,R=b,
  式中:Sctr---内压使接箍产生的周向应力,MPa;
  由(3)式可知,螺纹间的承载压力:
  
  Pbi= Pi -----------(14)
  
  Pbi----内压力形成螺纹啮合面间的压力,MPa;
  1.4 评价连接质量的标准
  1.4.1 评价连接质量的标准:
  1.4.1.1 作用在螺纹间(啮合面)的联合承载压力大于内压力。
  1.4.1.2 紧扣在公螺纹上形成的应力小于材料的最小屈服强度。
  1.4.1.3 紧扣在接箍上形成的应力小于材料的最小屈服强度。
  1.4.1.4 内压力引起在接箍上的应力小于材料的最小屈服强度。
  1.5 组合应力
  1.5.1 接箍组合应力:公式(11)+公式(13)
  1.5.2 公螺纹上的组合应力:公式(10)+公式(12)
  1.5.3 螺纹间联合承载压力:公式(9)+公式(14)
  2 实例验证
  2.1 在API 6A、API 16C以及井口设备中,常用材料为35CrMo,传输用连接螺纹常采用3-1/2外加厚油管螺纹。
  实例参数: 3-1/2外加厚油管
  接箍外径:114.3mm, 管体内径:76mm ,
  材料:35CrMo, 材料屈服强度:SY =540MPa,
  锥度:T=1/16=0.0625, 螺距:P=8牙/吋=3.175mm,
  基面中经:E1=93.064mm, 紧扣圈数:A=2,由(图4)可知:a=76/2=38, b=93.064/2=46.532mm, c=114.3/2=57.15mm.
  
  2.2实例计算
  2.2.1机紧后
   机紧后接箍受到拉应力,而公螺纹受到压应力。
  由式(8)得紧扣后的径向位移 I=0.198 mm
  由式(9)得螺纹间的压力 Pbm=88.4 MPa
  由式(10)得公螺纹上的周向应力
   Spc= -530.778 MPa(压缩)
  由式(11)得接箍上的周向应力 Sct=436.13 MPa
  2.2.2 内压力作用时
   在内压力作用下,接箍与公螺纹均产生向外膨胀力,即周向拉应力。
  2.2.3 压力为35MPa时
  由式(12)得公螺纹上的周向应力 Spcr=90.47 MPa
  由式(13)得接箍上的周向应力 Sctr=69.576 MPa
  由式(14)得螺纹间的压力 Pbi=14.1 MPa
  2.2.4 内压力为70MPa时
  由式(12)得公螺纹上的周向应力 Spcr=180.94 MPa
  由式(13)得接箍上的周向应力 Sctr=139.152 MPa
  由式(14)得螺纹间的压力 Pbi=28.2 MPa
  2.2.5 组合应力
  2.2.5.1 内压力为35MPa时:
  接箍组合应力:
   436.13+69.576=505.706 MPa < 540MPa
  公螺纹上的组合压应力:
   -530.778+90.47= -440.308 MPa < 540MPa
  螺纹间联合承载压力:
   88.4+14.1=102.5 MPa > 35MPa
  2.2.5.2 内压力为70MPa时:
  接箍组合应力:
   436.13+139.152=575.282 MPa > 540MPa
  公螺纹上的组合压应力:
   -530.778+180.94= -349.838 MPa < 540MPa
  螺纹间联合承载压力:
   88.4+18.2=106.6 MPa > 70MPa
  2.2.6 结论
  2.2.6.1 内压为35MPa时,组合应力均在材料弹性范围内,满足要求。
  2.2.6.2 内压为70MPa时,接箍组合应力为
   575.282 MPa > 540MPa,超出材料弹性范围,不满足要求。
  3 结束语
  通过理论分析,并经过实例,验证了API Spec 6A《井口装置和采油树设备规范》关于设计带有内螺纹式端部和出口连接装置的螺纹尺寸及其额定工作压力的规定,为设计API 6A、API 16C以及井口设备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钻井手册》 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0年
  作者简介:高世德(1959-),男,河北省交河县人,工程师,研究方向:石油机械设计与制造。
其他文献
作文的批改之所以有小组为一个单位的设想和实施是基于以下的几点考虑:第一,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不相配合,二者行同陌路,截然分开,起不到相互的促进效果。形成提升教学效果的合力更是奢谈。第二,传统的写作教学如同写作教学班,课堂是老师的。面对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的写作教学往往没有统一的长期规划,只是为完成学期的写作篇目,造成了学生不愿写,写作质量难以提升的窘境。第三,写作是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
期刊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讨某种事务和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学习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的态度和学习成绩,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可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呢?下面就结合我平时的教学实践谈一些本人的粗浅认识。  一、巧妙引入,激发兴趣  俗语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一节新授课的成与败,其
期刊
口算练习是数学课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明确口算练习的目的,有组织地在讲课内容中安排口算练习,将会保证教学活动形式更有效地进行。在小学,尤其是低年级的数学课堂上,口头活动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一、数学教学中的口算练习及其意义  1. 口算练习的进行只限于问答形式,即全班学生同时做某些练习。口算练习之所以重要,还在于它能促使学生思维活动活跃起来。在儿童们作题时,他们的记忆力、语言表达能力、注意力、凭听觉
期刊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表达的过程。而在实际教学中,一谈起作文,大多数学生就皱眉,老是挠头。实际上,简单点说就是写在纸上的话,可为什么却出现教学实际中这种情况呢?大多数提笔不知如何下笔呢?其实,作文并不可怕,因为作文就是写出我们身边的事、景、人以及内心所想、所感。既然我们连书本上前人总结出来的抽象的知识都能学会,为什么我们亲眼所见、亲身经历的事就不会说
期刊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表现。小学作文是小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等综合能力的实践。在教学中,教师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提起作文小学生就感到头痛,而教师也感到难教。那么,如何让学生在习作中乐于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呢?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的:  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去把握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呢?我认为应鼓励学生多观察、多写一些自己亲身经历
期刊
写作教学是语文老师最头痛的问题,它往往花去语文老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收效甚微。因此,寻求比较科学的写作教学方法来指导学生写作,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几年来,笔者采用了分类教学的作文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第一类,优秀型。这类学生在班内往往只有几个。我对他们采用鼓励成功法和引进竞争法。我首先把自己写的日记和已发表过的文章给他们阅读,并指出只有用心去体会生活,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写出有深
期刊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处于疲倦状态下的头脑,是很难有效地汲取知识的。”可见,教师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才能营造出和谐的教学气氛,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如果在课堂教学情境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在教师、学生之间形成和谐、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产生了满意、愉快、合作、互
期刊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我国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关键。作为义务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小学数学来说,在教学中如何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理念的新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对于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是一项非常重要而又十分艰巨的任务,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  一、创设情景激发创新意识  创新都是在强烈的创新意识下产生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创新精神
期刊
导入是新的教学内容或活动开始时,老师引导学生很快地进入学习行为的一种方式。教师课前的导入,是给学生学习留下的“第一印象”。从心理学角度去看,这“第一印象”极大的制约着学生的课堂情绪以及学习兴趣等。导入艺术的魅力能延续小学生兴趣高峰的时值,导入艺术的优势,往往潜在地影响着整堂课的教学效果。所以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一、导入的作用和意义  1、能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期刊
关系副词可代替的先行词是时间、地点或理由的名词,在从句中作状语。名词+关系副词+定语从句,引导定语从句的关系副词主要有where,when和why。why只能引导由名词reason作先行词的定语从句。关系副词where,when,why所引导的定语从句用来说明先行词所发生的地点、时间和原因,因此关系副词首先是起连接主从句的作用,其次在定语从句中作地点、时间或原因状语。  一、where的语法功能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