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比来转化差生

来源 :学习报·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ha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一名教师,对于后进生我们应该具有不抛弃,不放弃精神。既使是特顽固的后进生,也会被我们的这种精神给融化。
  关键词:教师 后进生 转化
  对于任何一个班级一门学科的教师,只要你问他:“在你所带的班级里,你会叫哪些同学的名字?”他马上就会给你答案:优生(成绩和言行都表现好的优等生)和差生(成绩差但行为习惯又不好的学生)。对于我,也许更关注后进生,尤其是真正意义上的差生,即成绩不好而又非常调皮的那类学生。所以一直以来我都在努力地探索一条转化后进生的方法。以前,对于这一类学生,我也骂过他们,批评过他们,甚至有时还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指责过,但收获甚微。后来我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也就是说所有的学生都希望受到老师的关注与表扬的特性,慢慢地尝试让后进生通过自己与优生进行对比,找出自己的不足,学习优生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从而在思想上慢慢地转化他们。
  记得某一届的初一新生彭凯,刚开始上初一时,我还看不出他是一位对学习没兴趣,但又想继续上学的一个矛盾体。过了一段时间后,他开始不交作业,上课也不认真听,甚至有时就趴在桌上睡觉。我也不止一次地找他交谈过。而他仍然一如既往,有时就是态度上有点好转,但还是坚持不了多久时间。眼看着就要放弃的一位同学,我最后决定还是再“劝劝”他,就是让他自己去观察优生在课上、课后及平时的各种考试成绩,看看对他是否有一些感化。
  首先,要求他在课堂上认真观察优生们的课堂学习表现,并要求他课后告诉我优生们在课上的一言一行。一方面我边讲课边注意优生们的表现,以便课后检测他是否在认真观察;另一方面,看他是否在用心的观察。课后,我让他来办公室告诉我。通过他的讲述,我发现他观察的很仔细。如我问他:“你看到他们在课上是怎么表现的吗?”“在认真地做笔记”他说到。“在课上,你有看到他们走神吗?如头趴在桌上,或头有时朝向窗外?”他说“没有”。最后,我还问他:“成绩好是不是一节课就能实现这个目标?”他开始深思。我告诉他“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道理,好成绩不是一节两节课、一天两天认真听认真记就能办到的,需要天天坚持。同时我又给他布置了一个任务,让他自己去验证学习是不是也符合这条规律。
  其次,课后让他把自己的作业与优生的作业进行对比。以此来告诉他学习好并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它需要课上课后都认真。在一天中午,我给他看他们班的作业,首先我把作业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优秀,另一类为质量差的。最后再让他看自己的。看后,我问他:“假设你是老师,你最愿意看哪些作业?最不愿意看哪些作业?”当然,谁又愿意去改那些明明是错的而又不得不去睁大眼睛去看的作业?然后我对他说:“希望老师今后也喜欢批改你的作业。”他当既点了点头。当然,要让如此的一名学生一下变好那是不可能的。滴水才能穿石,正如这个道理。同时我还一边鼓励他说:慢慢来,老师一直会关注你的,我也相信你一定会比你现在做得更好的。”这时,他用自信的眼神朝我笑了笑。
  最后,在考试方面,让他自己与优生在考试分数上进行对比,找出自己的失误与他们之间的差距,然后确立目标。每进行一次测试,我就先把他叫到办公室,让他了解一下全班的考试情况,找出自己的位置,然后让他谈谈自己看后的感受,并把它记下来。开始时,他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后来,当他看到自己得了19分时,他会说下次他会考20分的。虽然19与20只有一分之差。但这一分对他来说,比一百分都还要值。因为这不仅代表他开始关注自己的成绩,至少在对待学习的态度上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这是在我教育教学中一个典型的教学案例。看到彭凯同学一点一滴地进步,使我倍感欣慰。但也给我上了很重要的一课:对任何学生都要不抛弃,不放弃,只要我们有爱心,有耐心,再坚固的心也会被熔化。
  (作者单位:湘西自治州龙山县里耶民族中学
  416800)
其他文献
“回归生活”的教育理念是新课程改革中各门课程的共同追求,“回归生活”也是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理念的变化要求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发生大的变化。这里仅就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变化来分析和探讨。  一、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  新课程内容根据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与生活实际出发,围绕成长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等关系为基础,删除了与学生的成长关
期刊
做好班主任工作是做好学校工作的关键,一所好的学校必定有一支强有力的班主任队伍。而学生工作又是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学生工作虽不能囊括学校的全部工作,但却说明了班主任工作在整个学校中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开展好中学班主任工作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四点:  一、正确看待,理性评价学生  要正确看待和理性评价学生,一是要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从学生所处的角度、位置、环境去看待、理解和处理事情,领悟学生的所思
期刊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德育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幼儿期是人生的启蒙期,是塑造健康人格和形成良好道德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对幼儿施以良好的教育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发幼儿积极的心理状态是幼儿形成正确思想情感和良好品德修养的关键。这一时期的教育将直接影响人一生的成长和发展。遵循《纲要》理念我们应抓住一日活动中每
期刊
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课堂环节是教师提出问题,然后是学生的讨论、辩论、模拟等。看似教师轻松了许多、问题却也出现了不少。例如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讨论法,教师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无视知识的难易程度,一概交给学生去交流、讨论,其后果是:学生因其知识面所限对很多问题无从下手,讨论时往往漫无边际而不着主题,导致教学任务完不成,课堂效果不理想,学生收获也不多,甚至造成事
期刊
写作作为一种创造性的精神劳动,应该具有一定的创新性,那么在作文教学中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打破思维定势,培养学生作文的创新意识  长期以来,我们作文教学运用同向思维(即一种定式)的思维方式,使学生思想僵化,不敢创新,不敢越雷池一步。创新意识强的人总能够从不寻常的独特视角来研究问题,这种独特的视角就是创新意识。我们认为,创新意识是要求作者在审题、立意构思的整个
期刊
敢于冒险,敢于探索,善于竞争,富于创造是21世纪对人才的基本要求。这些品质无一不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正如范德比尔特所说:“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事业总是一帆风顺的,而没有信心的人,可能永远不会踏进事业的门槛”。说明自信心已成为成才的重要条件 ,可见它在我们教育中的重要位置。作为教师如何培养学生自信心?试从以下几方面阐述。  一、扮演好听众的角色  小学生的知识、思维都受到年龄的限制,时常对老师提
期刊
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协作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师生在平等对话的过程中,建立一个新型的教与学的关系。在平时语文教学实践中,重视语文作品对学生情感的熏陶和感染,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及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课堂中,激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独到见解和对语文材料的个人反应,使学生的个性激情飞扬。  首先:应给予学生个性化合作交流的机会。学生有各自的
期刊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也是新课程改革中学习方式变革的一个明显的特征。所以,现在的数学课堂,几乎每位老师都在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学生主体地位加强了,有了更多自主学习的权利和机会,课堂焕发着生机和活力。但冷静思考一些课堂现象,我们看到了华而不实、表面化、形式化、效率低下等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中出现一些问题是正常的,关键是我们要研究怎样去解决这些问题,使小组合
期刊
儿子特别挑食,但对肯德基却情有独钟。每每看到肯德基店里人满为患,我不禁诧异,为什么肯德基总得到孩子们的钟爱,它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儿子告诉了我他喜欢肯德基的理由:好吃,好看,好玩,也就是色香味俱全。我不禁感叹:要是我们的数学学习,也能像肯德基一样深得孩子们的喜爱,那不就是我们新课程所追求的吗?我们为什么不把肯德基的做法借来一用呢?  一、着色——呈现形式多彩化  一只红烧鸡放在桌上,并不受孩子青睐
期刊
古诗文是我国古代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千百年考验、提炼、流传至今,是我们了解古代文化、学习中国语言文字的重要载体。那么,如何充分发挥古诗文在语文教学中的特殊优势,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呢?下面我就此谈一下粗浅的看法:  转变教师理念,由原来的以学生会背会写应付考试的传统观念为重感悟、能赏析的新的古文教育理念  原来的古诗文教学一向是急功近利式的,教师只要求学生会背会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