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层项目转换层施工程序与控制要点分析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rene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结合某高层商住综合楼施工技术为例,重点对梁式转换层施工的三大分项(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进行了分析探讨,以供同行们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 转换层施工 混凝土 探讨
  中图分类号: [TU208.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高层商住综合楼,建筑总面积25680㎡.地下2层,地上17层。1~4层为框架结构商业用房,层高4.8m,5层为结构转换层,层高4.8m,6层以上为剪力墙结构住宅,标准层高2.8m.转换层为梁式结构,施工荷载大梁截面尺寸为1200mm×2500mm, 板厚250mm[250mm],裙房屋面板厚为150mm。由于本工程转换层大梁截面尺寸达1200mm×2500mm,自重达7.5 t/m,另外转换层大梁属超长大体积混凝土梁,极易产生收缩裂缝和温度裂缝,必须采取措施予以控制。
   二、该工程施工程序与控制要点介绍
  2.1 模板工程
  2.1.1 支模体系复核
  在施工前期必须对其计算过程进行复核。包括梁底模、侧模的强度及变形,竖档及搁栅的强度及变形,梁底支撑杆件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验算,必须全部符合要求才能保证模板体系的正常使用和施工安全。搭设模板支撑时,要求上、下层支撑在同一位置,以保证荷载的正常传递,同时应确定合理的拆除支撑的次序,使施工阶段结构受力达到最小。
  2.1.2 模板施工质量监控
  加强对支撑系统的检查,将其作为转换层施工的一个关键工序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支撑系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加强模板安装质量的监督和控制,确保其可靠性(不变形)和严密性(不漏浆)。转换层大梁跨度较大,最大跨度为9.9m,按规范要求,跨度超过4m 应起拱1/1000~3/1000.考慮到大梁采用分层迭合法施工,梁底模按2/1000起拱,为保证转换层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转换层混凝土强度达到100%之前,4层和5层楼盖下的加强支撑均不得拆除,转换层大梁底模须待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块强度达到100%设计强度后方可拆除。
  2.2 钢筋工程
  转换层的跨度和承受的荷载很大,其配筋较多,而且钢筋骨架的高度较高,施工时应采取措施保证钢筋骨架的稳定和便于钢筋的布置。
  2.2.1 钢筋绑扎安装顺序
  为了配合转换层大梁混凝土的分两层浇捣,钢筋相应从底部开始分层绑扎安装。在底模铺好后,先绑扎转换梁底部的钢筋。为了不互相干扰,底部钢筋与箍筋分批穿插协调安装绑扎,在底部箍筋穿插到位后,再立起箍筋。从第二层底筋起,在每跨梁内用两根短钢管找好标高,扣接在两侧支撑架上,作为钢筋的临时支托,待校正钢筋位置、焊好支架后,拆去短钢管。按此顺序自下而上逐层放置和绑扎水平钢筋及S形拉筋。
  当钢筋绑扎至叠合面时,用钢筋支架将叠合面附加筋固定,同时按1.3 m 梁高加设与大梁同规格同间距的箍筋,使叠合面处箍筋封闭。叠合面以上的钢筋待下层混凝土浇筑后再穿入箍筋内定位并固定。
  2.2.2 迭合面及保护层处理
  为保证分层浇筑混凝土的质量,减少冲剪力,在迭合面用长1.5m、直径12mm、间距200mm的插筋呈梅花形布置(有箍筋处此筋取消),保证结构整体性能不受混凝土分层浇筑的影响。所有主筋、分层之间及保护层每隔1m 用长1200mm 直径25mm钢筋作垫铁,以保证钢筋竖向间距准确。
  2.2.3 转换层上剪力墙预留插筋的定位控制
  转换层上部为标准层住宅,其构件的截面尺寸都比转换层构件截面尺寸小,预留插筋位置准确是控制上层轴线的关键。现场放线人员按照各构件的控制线确定的预留插筋位置进行放线,并用红油漆标识,确认后由班组按设计要求布置预留插筋。检查无误后,插筋用点焊固定在梁钢筋上,预留插筋上部必须绑扎三道水平筋,以增强其整体性。插筋预留完毕后,进行通线检查,根据设计图检查各开间、门、窗洞口的相对位置,确保正确无误。
  2.3 混凝土工程
  2.3.1 混凝土强度等级及配合比
  本工程结构转换层的柱、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45.因支撑大梁的柱及转换大梁钢筋非常密集,振捣困难,稍有疏忽就容易造成混凝土不密实,甚至造成蜂窝、孔洞、露筋等质量问题。采用5~30mm粒径较小粗集料,流动性较大,具有自密实特性的商品混凝土,直接泵送至工作面。尽管分两层浇筑混凝土可减小混凝土内外温差,但混凝土即使在没有内外温差的情况下仍有可能由于凝结过程中产生的收缩而开裂。为此,我们采取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膨胀剂和缓凝剂的办法,这样既可补偿混凝土的收缩,同时又能减少综合温差,有效地防止了大体积混凝土的开裂。
  2.3.2 混凝土浇筑
  转换层大梁的钢筋密集,特别是梁柱节点处密度更大,在混凝土振捣时应注意分层捣实,避免过振、漏振。当钢筋较密、振动棒不能插入振动时,应由工人用钢纤仔细插捣,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在泵送混凝土开始时, 用相同成份和比例的水泥砂浆润滑泵管以保证泵送混凝土输送正常。为防止管道堵塞,泵送混凝土时先慢后快,最长时间不得超过20分钟泵送一次。大梁混凝土浇筑时采用两台泵机,从两端同时向中间浇捣,这样使大梁受力均衡。第二次浇捣上层混凝土时,必须等第一次混凝土强度达到75%时再与楼板一起浇筑,浇筑前迭合面必须按施工缝进行处理。
  2.3.3 迭合面施工缝处理
  转换层大梁分两层浇筑形成的迭合面,按现行的混凝土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关于施工缝表面混凝土的处理要求来进行处理。即将迭合面表面混凝土凿毛并冲洗干净,形成粗糙面,与梁中原有的箍筋和迭合面插筋共同抵抗迭合面上的剪应力,保证迭合面的抗剪强度。
   2.3.4 混凝土测温与养护
  转换层梁属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及完成后应加强温度监控。当混凝土内部温度与底面或表面温度差超过25℃时,及时采取降温、升温措施。
  在混凝土泵送之前应指派专人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塌落度进行检测。在梁、板混凝土浇筑完毕,二次收面后,应立即用塑料薄膜覆盖,其上再覆盖麻袋或草垫, 指派专人定期浇水,保证混凝土表面湿润,养护时间不小于14天。
  三、结束语
  本工程由于施工工作科学细致,全面保证了转换层的支模系统稳定可靠,混凝土温差控制严密、无裂纹产生,确保了工程质量,加快了施工工期,而且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GB50010- 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2]杨嗣信,胡世德,高层建筑施工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10
  [3]李国强,戴振国。高层建筑设计与施工问答[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01
其他文献
摘要:居住区道路系统应有利于各类用地的功能分区和有机联系,以及建筑功能的合理布局。本文通过对居住区道路竖向的设计角度,研究其与场地、消防、景观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居住区,道路竖向,场地,消防,景观  中图分类号:TU99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道路竖向设计  道路竖向设计【design of elevation】指的是道路路线、交叉口、广场、停车场等各部位的高程设计。道路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toimmune pancreatitis,AIP)是90年代提出的描述一类慢性胰腺炎的专用语。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作为独立的疾病已得到临床、病理、影像学医师的共识,实验室检
目前我国许多院校传统的以书本为主的教学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护理的发展和需求,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临床实践能力,与国际护士要求接轨使得教学改革刻不容缓
目的总结Ⅲ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可能存在的下尿路症状,并结合尿流动力学分析各类症状出现的深层次原因。方法对58例Ⅲ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尿流率、膀胱压力容积、压力-流率、
目的 比较3种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布托啡诺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镇痛效果、胃肠动力、运动阻滞的影响,探讨罗哌卡因复合布托啡诺PCEA的最佳浓度.方法 90例择期硬膜外
随着社会转型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既得利益集团对我国社会经济生活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艾和谐社会进程中,既得利益
1.案例资料 1.1简要案情 2007年12月28日,某镇居民王某因打麻将与人发生口角后被踢伤,在社区卫生所简单治疗,2007年12月30日晨,自觉胸闷症状加重,前往医院检查治疗时死亡.
巨大骨头吞入,经过消化道,未造成消化管道损伤,而后刺入肛周致肛瘘在临床上极为少见,经常规肛瘘手术,彻底搔刮清除坏死组织后换药而愈,取得较好疗效.
本文论述了案例推理的步骤、原理及应用,给出了判断矩阵的构造及其一致性的检验法则,研究了相似度及权重的计算方法,在指数平滑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经过必要的技术处理,建立了
内容摘要:水利工程是工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确保工程的安全运行,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是水利工作的重要内容。从工程管理、用水管理、组织管理、经营管理等四方面对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水利 工程 管理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水利工程基本建设是农业生产的命脉,充分发挥农田水利设施的作用,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基本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