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associated glomerulonephritis: From bench to bedside

来源 :ChronicDiseasesandTranslationalMedicine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pewgu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发热是儿童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特别是5岁以下儿童急性发热的病因判断与有效治疗有利于降低儿童的病死率。高热,尤其是持续高热及超高热对于儿童危害更大,处理不当可能危及儿童生命。对儿童高热进行合理的处理能够降低其病死率。根据临床病情评估及实验室判断,做到合理有效的处理高热,并制定高热的处理流程,可帮助临床一线更加规范诊治。
儿童急性中毒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多以意识障碍甚至昏迷为首发症状。儿童急性中毒急诊治疗的关键是快速识别威胁生命的情况,清除未被吸收的毒物,促进吸收入血毒物的排出,及时应用解毒药物和对症治疗与器官功能支持。血液净化与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挽救性治疗是儿童重症中毒的重要进展。
昏迷是儿科急诊的一种常见神经系统症状,病因复杂多样,病死率高,及时准确地识别、评估和有效处理是改善预后的关键。现就儿童昏迷的病因、病理生理学基础、临床评估和急诊处理进行论述,以便帮助临床医师及时准确地做出判断与处理。
休克是各种原因导致急性循环衰竭和细胞氧利用不足的临床综合征,是儿童急诊和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中最常见的临床现象之一。通常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血流动力学改变,即可作出休克的诊断。治疗原则主要包括纠正休克病因,进行液体复苏和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可通过临床观察及血流动力学参数评估休克的疗效,而超声和微循环的评估将是休克疗效评价的一个新发展方向。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并脑炎患儿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通道蛋白4(AQP4)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无锡市儿童医院诊治的手足口病患儿。其中手足口病普通病情患儿(普通组)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2.1±1.1)岁。手足口病并脑炎患儿(观察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2.4±1.2)岁。选择同期外科行腹股沟疝或睾丸鞘膜积液手术患儿26例为血
目的探讨维生素C对脓毒症大鼠脑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将SPF级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脓毒症组、脓毒症治疗组。脓毒症组通过阑尾结扎穿孔术建立脓毒症模型。脓毒症治疗组在造模后3 h通过尾静脉注射维生素C,其余组大鼠予等量9 g/L盐水。分别在相应时间点进行神经反射评估后断头取脑。提取脑组织蛋白,按照检测试剂盒说明书测定活性氧(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