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膝骨关节炎发病的相关因素

来源 :中国临床康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ns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西安市城乡中老年人膝骨关节炎的患病率,探讨其发病特点,为预防与治疗膝骨关节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5-05/10调查西安市城乡部分地区长期居住、具有本地户口、≥40岁的汉族人群。外出未归1年者不列入调查。按照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的原则抽取3个居委会和两个村委,共调查1450名。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现病史、既往史、体格检查等。并安排被调查对象拍双膝正侧位X射线片。根据问卷内容确实有临床症状,且放射学X射线片显示Kellgren&Lawrence分级≥Ⅱ级的,排除继发性骨关节炎后,可以确诊膝原发性骨关节炎。结果:共调查1450名,男704名,女746名。确诊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76名,城市100名,农村76名。①膝关节骨关节炎患病率12.1%,有骨赘形成19.2%,膝部疼痛48%,膝部摩擦音18.3%。左膝骨关节炎2.1%,右膝2.5%。②女性骨关节炎患病率是男性患病率的2.5倍(分别为17.2%,6.8%,P=0.000);骨赘形成出现率是男性的2.3倍(分别为26.5%,11.4%,P=0.000);膝部症状出现率与男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分别为54.7%,47.4%)。③膝骨关节炎的患病率、骨赘形成出现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呈增高趋势。膝部症状出现率也随年龄增长有增高趋势,但在56~60岁及66~70岁年龄段有阶段性回落现象。④城市患者膝骨关节炎患病率较农村稍高,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分别为12.9%,11.2%)。城市患者膝部症状出现率较农村明显升高(分别为56.3%,45.3%,P=0.003)。城市患者膝部骨赘形成出现率与农村患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分别为21.4%,16.6%)。⑤膝骨关节炎患病率和骨赘形成出现率在职业分布中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分别为重体力劳动11.6%,非重体力劳动14.4%;重体力劳动18.4%,非重体力劳动22.3%)。非重体力劳动者膝部症状出现率明显高于重体力劳动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62.6%,48.5%,P=0.003)。⑥膝骨关节炎患病率随女性体质量指数增高而显著升高,男性体质量指数则对膝骨关节炎患病率无明显影响。⑦膝关节疼痛症状与髌股关节和外侧胫股关节形成骨赘的大小密切相关。⑧绝经年龄越早发生膝骨关节炎的可能性越大,形成骨赘的程度相对绝经晚的女性要严重。蹲位排便习惯越久越易患膝骨关节炎,更易形成膝部骨赘。饮酒者骨赘形成及膝骨关节炎患病率较不饮酒者低。⑨女性及体质量超重是膝骨关节炎发病的危险因素,较多量进食豆制品、肉类食品是膝骨关节炎的保护因素。结论:老龄、女性、超重是膝骨关节炎发病的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词语缩略的原因是为了使语言的使用经济、省力,这已是学界的共识。然而,"省力"的内涵是什么?采用什么方法和原则对汉语词语进行缩略可以达到"省力"这一目的?这些问题为汉语缩
目的:观察奖励法语言训练对孤独症儿童语言交流障碍的疗效。方法:将35例孤独症儿童分为奖励语言训练组(2003-10/2005-05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的20例病例)和对照组(2001-0
不同学科对城镇化的阐释与研究的角度和侧重点不同,而城镇化本身是一个涉及人口、经济、社会以及空间的综合性概念,实践中对城镇化理解的偏差引起城镇化演进的偏差,出现"鬼城
广西有12个世居民族,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仅创造了大量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创造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遗产承载着民族精神和情感,维系着国家统一和民
本文分析了国外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特点 ,总结了他们的共同经验 ,提出了建立我国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建议。
目的: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危机问题日见严重,学术界关于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研究虽时有成果,但关于危机自救的研究却多有缺失。本文旨在通过探析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形成过程,谋求自救
小学初任教师是指刚刚完成高等教育而进入小学任教的老师。关注小学初任教师教学情绪,既体现了对初任教师的人文关怀,又是基于对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长远考虑。初任教师消极
<正>素食者口中的话笔者在采访中遇到了一位素食者,年近四十的中年妇女,消瘦的身体充满着平和。她是虔诚的佛教徒,学佛快十年,月收入在两千元上下,丈夫也一起吃素。问及食素
"欧·亨利式的结尾"来源于其匠心独具的限知视角。其一,"选择性全知"模式:叙述者选择性地限制自己的"观察之眼",从而不露痕迹地造成特定情节的"叙述空白",为骤然突转的故事结
基于法经济学代理理论,政府购买服务因其社会组织作为政府代理人、政府作为公众(服务对象)代理人均呈"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等机会主义而面临法律调整困局。基于行政法学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