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分解,论之有序

来源 :作文周刊·中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bp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范本呈现
  读书是一种心灵修复
  吴黎宏
  书是灵魂的伴侣、精神的导师、心灵的良医,书给人的馈赠与帮助可谓无穷。对我来说,读书可以增智广才,可以励志修德,可以怡情养性,是一种最好的心灵修复方式。
  读书可以避免浅陋直白,让心灵丰盈圆润。大学毕业刚工作时,我工作热情主动却有些马虎,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待人真诚却显直白,有时甚至好心办了坏事。这些问题,固然有客观的原因,但说到底,还是心智不够成熟,修养不到家。除了在生活中体悟之外,我常从书中找老师,在阅读中修炼心性。通过读《论语》《菜根谭》《小窗幽記》,懂得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学会了换位思考。由是,心智日渐丰盈成熟起来,待人接物和处理工作也变得更加稳重。
  读书可以消除烦恼郁闷,让心灵愉悦平和。社会不同于象牙塔,要面对的事情很多,烦恼总是难免。但烦恼不能成为障碍,情绪不能带进工作,压力应及时化解。对我而言,读书可以摆脱现实的沉重,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宛如冬天在温暖的炉前烤火,所有的忧愁、愤怒、牢骚都会像衣服上的湿气被烤得烟消云散。读《诗经》,让心灵在纯真无邪的原野上奔腾;读《庄子》,任自己的灵魂尽情“逍遥游”;读清新隽永的散文,如沐春风饮清泉般畅快……可以说,读一本早就想读的书,就像遇见了仰慕已久的朋友。而且,读书的愉悦是发自内心、出于精神层面的乐趣,是充实持久、不可替代的快乐。
  读书可以防止浮躁贪婪,让心灵宁静淡泊。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容易变得浮躁,尤其作为一名干部,不时对自己的品德修养进行校正,十分重要。对我来说,向书中的古代圣贤寻求教诲是一条重要的途径。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诸葛亮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王阳明认为,君子要懂得“收放心”,磨炼自己的心性……通过读书,让自己沉淀下去,把心收回来。一定意义上,业余时间坚持读书,对世俗生活保持一份超然心态,能使人远离庸俗无聊,不被五光十色的诱惑所左右,有效遏制“病毒入侵”,守住心灵的宁静与澄澈。
  读书可以疗治心理创伤,让心灵坚韧强大。书籍是精神的“港湾”。人都会经历挫折、冷遇等这样那样的磨难,给心灵造成一定的创伤。心灵的伤痛可能无法从医生那里得到疗治,甚至难以从亲朋那里得到抚慰,而无言的书卷可以给我们慰藉。孔子厄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而赋《离骚》,左丘明失明而作《国语》,孙子膑脚修列《兵法》……在逆境中读书,会因处境不同而获得不一样的感受,于豁然开朗中深化对人生世事的认识,重新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以坚韧的意志面对挑战,以崭新的状态面对人生,度过心灵的煎熬期,迎来峰回路转的明媚风光。
  读书是最好的养心之道。读书让人心诚、心正、心宽,更让人心静、心怡、心安,从而从容睿智地面对人生。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技法鉴赏
  1.观点统领法。
  这种方法是将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平行的、并列的分论点,让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心论点或论述的中心问题展开论证。并列式的各个分论点,看起来是各自独立的,其实是紧密相关、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分论点的表述要做到:一是“扣得住”,即所列的几个分论点应该从不同角度回答同一问题;二是“分得开”,即所列分论点之间界限清楚,不互相交叉重叠,没有包容关系;三是“排得顺”,即分论点的先后顺序要合乎逻辑,合乎情理。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就是以“观点统领法”进行并列式议论:作者首先通过比喻引出中心论点:读书可以增智广才,可以励志修德,可以怡情养性,是一种最好的心灵修复方式。然后从四个方面——读书可以避免浅陋直白,让心灵丰盈圆润;读书可以消除烦恼郁闷,让心灵愉悦平和;读书可以防止浮躁贪婪,让心灵宁静淡泊;读书可以疗治心理创伤,让心灵坚韧强大,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结论,指出读书的益处。
  2.论据统领法。
  依据中心观点,先联想相关事例,从不同的角度选出3到4个有代表性的事例,作为文章的主体部分,然后依据文章的中心,分别用一句话高度概括这些事例,作为总括句放在段首,其后叙述事例,最后在段尾处作分析,回扣中心论点。
  我们运用这种方法写作时要注意,段首统领句既是全篇的难点又是重点。首先,要注意各段首句的格式要一致,也可以加上一些修饰语,以使音韵协调、形象生动;其次,可采用“是字句”或其他较整齐的主谓陈述句“中心观点+是+谁干什么”或“中心观点+谁干什么”。
  在运用并列式结构时,考生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并列的内容要各自独立,并列平行,不能相互包括,也不能相互交叉;
  ②选择的分论点从数量上说,一般不能少于三个方面,且分类标准要清晰一致;
  ③要避免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文章就缺乏广度,导致论据复沓单调,论证也显得以偏概全,苍白无力。
  学以致用
  走出这个圈子
  康中生
  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都在探索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道路。他们常常遇到阻碍,但当他们灵活地变通一下自己的想法,另辟蹊径,学会“走出这个圈子”,反而柳暗花明。
  李白,你向往仕途,渴望把自己奉献给普天之下的黎民苍生;你渴望得到明君的赏识,将自己的才能一展无余。可是,你是一匹脱缰的野马。桀骜不驯是你的天性,你注定无法屈身与众官员同朝共事。于是,你选择了“走出这个圈子”。“走出这个圈子”并没有让你埋没于野,反而造就了你永世的辉煌。你从容地“走出这个圈子”,无人与你共饮佳酿,于是有了“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的千古绝唱。仕途的不顺,并没有使你意志消沉,你豪迈地“走出这个圈子”,大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名垂青史。
  陶渊明,你何尝不想替天下百姓做些事情,施展自己的抱负?可是那个充满尔虞我诈的是非官场,让你绝望归隐。于是你“走出这个圈子”,过上“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恬淡生活。你再也无须为那黑暗的官场而烦恼,尽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农事之乐,更坚定了你退隐的决心。你说:“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鲁迅,你一生满怀救国之志。考入水师学校后,你没有看到光明的前景,留学日本后,学医救国的希望依旧渺茫。你理智地“走出这个圈子”,终于找到了那条实现理想的路——弃医从文,用笔杆唤醒国人。面对着这个“吃人”的世界,你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你用孔乙己的顽固不化呼唤革新;你用阿Q的“精神胜利法”呼唤国人自强。如果你没有“走出这个圈子”,又怎能向那个让人窒息的“铁笼子”发出致命的一击呢?又怎能助力无数沉睡的中国人众志成城呢?
  走出这个圈子,是绝境后的柳暗花明。
  走出这个圈子,是迷惘时的茅塞顿开。
  走出这个圈子,是耕耘后的瓜熟蒂落。
  走出这个圈子,将有另一番海阔天空。
  点评
  作文开篇提出观点,接着择取李白、陶渊明、鲁迅三位典型人物的典型事例为论据,结合观点,展开论述。考生巧妙使用第二人称,给人一种新颖别致之感,让作文显得文化底蕴丰厚而又闪动着飞扬的文采。结尾以排比的句式,呼应开头,强化主旨。全文结构严谨,收放自如。
  【崔翔/供稿】
其他文献
1.捕捉人称词的限制。  人称词语关系到作文用第几人称来写。比如,写“那一刻,我被_______征服”这个半命题作文,我们就要使用第一人称,因为题目中有“我”这个字眼,如果用第三人称,说别人的故事,就是跑题作文。再如,寫“我把掌声送给你”这个题目,“你”是主要人称,“我”只是一个陪衬,是见证“你”行为的旁观者,所以“我”在作文中一定不能喧宾夺主。读懂作文题目中对人称的限制,对构思作文大有帮助。  
期刊
新闻速递  白天,西装革履,言谈儒雅;下班后,背心短裤,热情奔放;闲暇时,化身写手,在自己的专栏更新文字……这是一位公司职员/健身教练/自由撰稿人的日常。眼下,这样的年轻人有一个很“潮”的标签——“斜杠青年”。“斜杠”(“/”),最早是由美国专栏作家麦瑞克·阿尔伯在《一个人/多重职业》一书中提出的概念,用以指代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人。“斜杠”概念进入中国便与青年文化一拍即合,成为年轻群体的一种流行
期刊
主题导语  冰心有一段话赞颂人间真情可贵:“爱在左,情在右,在道路的两旁,我们随时撒种随时开花,使一路上穿枝拂叶的人,即使走过荆棘,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其中亲情恰似涓涓甘泉,滋润我们的心田,永不枯竭。  经典赏读  奶奶的星星  史铁生  世界给我的第一个记忆是,我躺在奶奶的懷里,拼命地哭,打着挺儿,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哭得好伤心。窗外的山墙上剥落了一块灰皮,形状像一个难看的老头儿。奶奶搂着我
期刊
新闻速递  2020年6月,重庆潼南区8名小学生不幸溺亡。当地政府初步调查显示,失踪人员均为居住在附近的米心镇小学学生,周末放假自发相约,到童家村涪江河一宽阔的河滩处玩耍。期间有1名学生不慎失足落水,旁边7名学生前去施救,造成施救学生一并落水。  观点一览  夏季是儿童意外事故的高发期,儿童安全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視。除了加强安全防护,做实安全教育也很有必要。安全教育不能流于表面,应对接现实需要,切实
期刊
到底还是时间的魔力大,弹指一挥间,初中生活接近尾声。看似平淡的光阴,因太多太多美好的人和事,而变得不再平凡。原来回忆如此难忘,真让人想悉数珍藏。  初入新的班集体时,我怯懦内向,不善言谈,也不会表达。我不懂如何建立和维系人际关系,害怕别人异样的眼神和目光。我更愿意躲在自己的舒适圈里,我和他们就像身处两个世界。  我对学习的兴趣,在学业上的努力奋进,让我屡次取得优异成绩,也让老师和同学注意到了角落里
期刊
作家名片  唐朝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鼎盛时期,唐代诗坛上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诗人,如陈子昂、贺知章、王维、李白、杜甫、孟浩然、高适、岑参、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李贺、杜牧、李商隐等。他们以洞察人世的双眼,爱怜万物的热心,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时代的世俗图景。  唐代诗人有许多不同的流派,主要有四类: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大多通过描写山水风景抒发避世幽居的情感;岑参、
期刊
阅读综述  1.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  在议论文阅读中,那些含义丰富、深刻,蕴含了文章重要思想、体现了作者观点态度的概念,往往是要求考生进行理解分析的重点词语。对于这一类词语,考生需要理解与分析其隐含义、指代义和语境义,正确把握其内涵与外延。  2.结合语境分析句段的内容及其在结构上的作用。  (1)从内容上说,那些内涵较为丰富而且具有提示性或引导性的句段,或者能揭示文章题旨或中心论点,或者能
期刊
文题呈现  孔子说:“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诚信,自古就是一种美德。欺诈、造假等不讲诚信的现象历来为人所深恶痛绝。请以“谈诚信”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600字。  写作指津  议论文要使论点得到充分的论证,必须选用具有真实性、针对性、典型性和新颖性的论据。从陈迹中挖新意,在历史里寻哲思,据既往推未来,怀前人而励来者,只有张扬着个性和灵性的论据,才能真正体现出你的文思和智慧,
期刊
俗话说“高手在民间”,我觉得这句话一点也不假。这不,我们班就有一位“牛人”,他就是老王。  老王并不老,也不是杨绛先生所写的“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那般。他是我们班的一位同学,姓王,他皱起眉头时的样子像极了70多岁的老头,所以我们给他取了个绰号,叫“老王”。  老王戴着一副黑色的眼镜,满腹经纶,语数英样样都好,尤其厉害的还是数学。每次上数学课,他总是很活跃。每当数学老师提出一个非常
期刊
阅读综述  议论文阅读中要求梳理论证思路的题型,其实就是要求考生梳理文章或某段的论证过程。议论文的论证思路相关的考点主要有以下六个:辨识议论文的结构方式;给议论文划分段落层次;解说议论文的行文思路;归纳段落与部分的论述要点;辨识论证方法;解说论证方法的作用与效果。  回答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题,考生可以参考下面的答题公式:首先,①直接提出……的论点(或引出……的论题);②通过写……的事例(或趣事、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