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记录袋评价法提升细胞工程课堂教学质量

来源 :生物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azxc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首次将成长记录袋评价法引入到高等院校生物类专业课程《细胞工程》的课堂教学改革中,构建了较为完备的课堂评价体系,将成长记录袋课堂评价体系的建立分为4个阶段,即准备阶段、演练阶段、实施阶段和作品展示阶段。并从实施成长记录袋评价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评价体系的构建、执行过程中应注意的要点及事项分别展开论述。结果表明:通过该评价法的施行,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还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与细胞工程技术相关的专业问题的能力,执行效果良好。本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可为高校同类性质的其他专业课程
其他文献
微-纳尺度的蛋白质自组装体具有形貌多样性与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因而成为蛋白质自组装领域的研究热点。以蛋白质结晶条件的筛选手段高通量筛选不同类型蛋白质于不同尺度、不同形貌的自组装过程,是一种新兴的研究方法,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利用该方法进行蛋白质自组装条件筛选时,常会形成一些表观透明的液滴,其中是否有自组装现象的发生尚不明确。文中以β-乳球蛋白与蛋白质结晶试剂盒IndexTM C10相互作用为例进行探索,实验结果表明透明液滴中存在微-纳尺度的蛋白质自组装体。进一步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不同初始浓
植物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过程中光周期调控起着重要的作用.CONSTANS (CO)是光周期途径中的特有基因,为探讨高羊茅FaCONSTANS(FaCO)基因响应日照长短从而启动植物开花的
毛蕊花糖苷是由咖啡酸、羟基酪醇、葡萄糖和鼠李糖组成的苯乙醇苷类衍生物,广泛存在于多种天然药用植物中,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氧化、镇痛、神经保护、改善性
产毒素的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可导致严重腹泻,已引起7次全球大流行。对于烈性噬菌体清除霍乱弧菌的效果评价上,一般使用传统的活细胞培养计数及噬菌斑进行观察分析,但操作费时耗力,尤其不能实时获得菌株被裂解及残存细胞的数量变化。进一步探索简便、能够实时监测噬菌体裂解霍乱弧菌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利用荧光报告质粒的策略、将可在霍乱弧菌中高表达生物冷光的质粒转化至O1血清群霍乱弧菌耐药菌株中,通过测定比较生物冷光以及活菌计数,实时分析了噬菌体对液体培养状态下霍乱弧菌的裂解效果,结果显示:冷光值作为监测
深化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新时代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的重要要求。微生物学实验课是生物工程、制药工程和食品科学与工程等多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核心实践课。为充分发挥微生物学实验课育人功能,文中参考《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积极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通过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提升等3个方面进行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思政改革探索,力求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从高水平专业比赛出发,以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依托强大的科研和教学基地,构建具有“生物创客”精神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升了生物工程类相关专业本科生的科研素养和综合能力。对传统的高校教育模式进行了有效探索,满足了生命科学飞速发展时期对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为了获得有活性的白喉毒素突变体蛋白(Cross-reacting material 197,CRM197),本研究利用分子伴侣pG-KJE8与重组质粒pET28a-CRM197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中进行共表达,来促进
输入性疟疾已是我国疟疾防控的主要危险因素,如何对入境人员进行疟疾快速筛查是急需解决的难题。蛋白质芯片已被广泛应用于高通量筛选和诊断,本研究尝试构建了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Surfaceplasmon resonance,SPR)蛋白芯片用于恶性疟疾的快速检测。采用聚乙二醇高分子处理的特异性吸附表面,以恶性疟疾特异性抗原富组氨酸蛋白Ⅱ(Histidine-richproteinⅡ,HRP2)作为捕获探针,建立疟疾的微阵列芯片,并对芯片的最佳抗原固定浓度,检测的灵敏性和特异性,以及抗干扰能力进行了分析。该芯片可
创新能力提升是当前研究生培养的核心目标,为了探索提高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课程教学新模式,笔者以微生物学相关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选修课程——“现代微生物学技术”课
新型冠状病毒主蛋白酶(Main protease,Mpro)在调控新冠病毒RNA复制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且Mpro在冠状病毒中的进化高度保守并不易突变,已成为新型广谱抗冠状病毒药物开发的理想靶标之一。为了制备高纯度、高活性的Mpro,根据密码子偏爱性原则,将优化的Mpro基因分别连接到pET-21a与pET-28a表达载体中构建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Rosetta(DE3)感受态细胞中,分别进行原核表达条件优化,所表达的重组蛋白质命名为Mpro与Mp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