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沙散文诗

来源 :诗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zy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酷授课


  古典主义时期,诗人是国师。
  浪漫主义时期,诗人是自我放逐的叛逆王子。
  现代主义时期,诗人是知识精英,像冷靜的哲学家。
  后现代主义时期,诗人看不出是诗人,像邻家大叔一样普通。
  这就是诗歌史上诗人形象的变化,其实就是文明中诗人角色的变化。

地火


  新居自带一个贮藏室,在地下一层,被我整成了私人图书馆。
  此处有公共图书馆里没有的书刊,是一部中国当代诗歌野史。
  是诗人比武的战场,是牺牲战士的墓地。
  是血泪汇聚的河,是面壁十年的壁。
  是我在人间的居所深入地下的根,戳在大地的魂。
  在这里,垃圾成金。
  在这十四平米的空间,有一扇紧闭的小窗,将其紧闭,不防小偷,只怕老鼠。
  我只对我家的座上宾开放,并鼓励他们从这里带走一点什么。

往后


  往后,距退休还有八年,而写作没有退休……加快还是减慢?写多还是写少?都不是问题。没有一定要写的东西,没有一定要达到的目标,没有事先订死的计划……
  听凭体验、感觉、认知、呼吸、心跳、血液的流速,写一点,再写一点……
  而已。

归宿


  下了一天的大雪骤停,最后阶段竟是太阳雪,天空中有彩色的流云,迟到的暮色终于落下,落满了航天城一个空无一人的十字路口……
  我们一家三口走过斑马线。
  路边的五六个小饭馆里空无一人。
  也许是在雪天,儿子选定了雪乡饭馆,热气腾腾的东北菜。
  “在这种无人的饭馆,走进来一个落魄的男人,就是一部电影的开始,高仓健演的电影,他会要清酒、猪肝炒饭,还有烤串啥的,老板娘会说,倒底是男子汉,真能吃啊!故事就开始了……”我对学电影的儿子说。
  这一晚他的饭量大增。妻则吃得很少。
  这是我们被大雪困在新居的晚上,新居是我为自己准备的老年写作基地——我最后的归宿。
其他文献
暴雨夜,一滴雨  暴雨夜,一滴雨不停翻腾  躁动中辗转反侧思考着人生  为什么漂浮在这一个时空  而不是黎明前一枚晶莹的晨露,花瓣上绽放  左冲右突,把风的面罩都撕破了  疯狂的冲击也扯不碎暴雨夜的黑幕  吃不准长大了,还是刚刚出生  落地而碎的是自己还是另一个思考人生的雨珠  穷尽一生,只为证实  作为一滴雨在暴雨夜,坚守着寻觅  ——崇高,就是立在天地之间不扬不卑  或者是站立在浪潮中最高的一
期刊
期许冉冉升起  一个人坐在草地  默想和感受幸福的含义  我听见  风自由地亲吻着花朵  像恋爱中的少年  百无禁忌  我听见  水温柔地泅渡着爱的故事  像坠入情网的鱼  舞动涟漪  我听见  垂柳摇曳着青春的韧臂  散拂着明媚的消息  轻言细语  我听见  百灵鸟婉转着纯净的乡音  悠扬着草原的牧曲  吉祥如意  我听见  世界把众生揽入自己的怀里  接受风雨雷电的洗礼  悲喜交集  我听见 
期刊
你只有走在水边,和仙月湖近距离接触,你才能听懂水  你只有走在采摘园的田埂上  你才能尝到樱桃和草莓的鲜美和甜  你只有走进高崖水库纪念馆  你才能懂得库区历史的沉甸和厚重  你只有看到一只海碗,一把生锈的水壶,一盏煤油灯  你才能懂得父辈们的艰辛无私和奉献  一张锨,一个粪篓,一辆手推土车  无声讲述着一段历史  几代人开山拦河,凿洞挖渠  再现着一段“惊天地,泣鬼神”的英勇画面  你只有走在堤
期刊
医生说 你是一个严重的色盲患者  无法救治 然后扔给我  一大把同情的稻草  就扬长而去  我愤怒把窗玻璃砸个粉碎  那枚太阳 已变成黑色圆球  床单雪一样刺眼  而远方  火山一直在喷发岩浆 血一样红  狼的眼光在草原上消失 草一样绿  黄河的流沙 越来越黄  我知道 那些色彩远离了我  远离到沙漠尽头 城市边缘  有些距离无法丈量  正如你 不了解我一样  我是一个色盲患者  一片凄凉  在黑
期刊
石收起散淡的小野心  连同大浪淘声  一起裹进干渴的泥巴  任你爱抚,打磨  很庆幸,我是黄河之子  可以用足够的黄河水滋养枯竭的脾胃  我敬畏与你相遇  一把刻刀,以大爱与大美的名义  雕饰我孱弱、虚妄的灵魂  用不了多久  就会完成一次生命的蜕变  正如丰厚的黑夜将我一遍遍滋养,锤炼  炉膛之内  被火舔舐的瞬间  就注定要被打造成不朽的杰作  也终将不再是一具空洞的壳马的世界比天大  一声呼
期刊
1  儿想娘,儿想娘  娘不在人间,娘在天堂  母亲啊,我们母子一场  是谁传下这古老的节日  让人起身迎,躬身送  红灯笼呀,饺子皮呀,贴春联呀  除夕夜,辽阔的大地鞭炮声声  母亲,今日我多么想念你  电视上春晚节目那样热闹  你的孙子、儿媳,那样高兴  母亲,我有一种说不出的难过  心里有一角,是那样凄清  日子越好越想念你,母亲  你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不知道了  娘,老家村东墓地,冷不冷
期刊
压水井旁,四岁的小囡囡  把压水井当成玩具  她要压一百下,压得满头大汗  仍不觉得累  她压的水,正好给  八十岁的老太太洗寿衣  起了霉斑啊,老太太在叹息  她洗得很认真  像洗节日里要穿的盛装  她们俩压啊,洗啊  都那么幸福,那么快乐清明  从墓地往回走的路上  女孩的视线被一只蝴蝶牵弓  嫩黄的,扑扇着两只翅膀  蝴蝶翩翩飞,飞入路旁  金灿灿的油菜花丛  女孩停下腳步  她没找到那只蝴
期刊
单身的德哥  德哥把钓鱼的丝线甩一甩  把自己甩成快五十岁的单身汉  德哥是个农村孤儿  成年后他去沿海城市打工  别人回来身边多个俊俏的女子  没几年把日子过成多个小人儿的热闹  他每次孤零零回家  本家的大伯作主张罗过他的婚事  对象是邻村德哥熟悉的小寡妇  可德哥拿不出几万元彩礼  小寡妇只得忧怨地远嫁  不打工的德哥突然爱上钓鱼  找口闲塘把自己坐成雕像  他家的炊烟也有气无力  德哥没多
期刊
她裹在花蕊中间,轻轻的  仿佛刚刚睡着的女子  温软甜润,恬静淡雅  凌风路与义化路交汇穿行  好像花瓣上的伞骨  整齐而洁净,向天边无尽  延展。汽车策应她耕作  汗水,不停地流淌  梅城是一朵花  客都热闹嚷出先民的温婉  梅花是一座城  围龙屋筑起客家的淑賢  这个良善柔媚的女子  无论梦里梦外,我都愿意  做一方娇若静梅的纱巾  绾在她脑后,虔诚地  成为她的一部分我的亲人  走回地里的,
期刊
傍晚的村庄  田野,竹子,小路  远山云雾缭绕。天空低矮深沉  山风习习。村庄一动不动  只有屋頂袅袅炊烟  诉说着远远的牵挂与思念  老屋外的墙头  铁锅种植着蔬菜花草  它们伸长脖子。比赛似地疯长  韭菜和苦菜翠绿。吱吱吱的拔节声  诗意着乡村傍晚的时光  又勾引着人们的食欲  野花开得如火如荼  不管是否有秋收,都不会错过季节  嫩黄泛红的小米辣  如娇羞的新娘。等待着她的新郎  鸟儿们穿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