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学分制下教学环节的完善

来源 :出国与就业·就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good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行学分制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推行过程中教学环节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必须进一步探索教学环节的完善,以真正发挥学分制的优势。
  【关键词】学分制;教学环节;教学质量
  
  学分制是以学分作为学生学习的计量单位,以取得教学计划所规定的最低学分为毕业和获得相应学位的标准的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它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促进教学相长。但是,在执行中仍然会遇到一些阻力和问题,尤其是主要教学环节方面,教学环节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其完善势在必行。
  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当前,高等教育面临新的挑战:由于国家对高考生年龄的放宽以及高校扩招,学生年龄、来源、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均呈复杂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发生变化。同时,教育部高教司〔2007〕2号文件明确要求高等教育要以育人为本,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此,高校要创造条件,让不同层次的大学生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国内外的实践证明,学分制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新精神和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的教学管理制度。高校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牢固树立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综合素质高的新型教育观念。
  转变思想观念,正确认识学分制,加强对学分制的学习和研究,是学分制顺利推行的重要保证。学分制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种选择,体现了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能有效地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广大教师和管理人员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和竞争意识,顺应新形势,正确对待学生的选择,提高教学水平和服务水平;学校也必须每年对师生进行一定的学分制学习和宣传,达到大家对学分制的深刻认识、理解和支持。
  其次、制定合理的培养计划。传统培养计划的专业口径窄、选修课太少,课程内容不能体现市场或行业需求,以致学不能致用,出现毕业后“回炉”到职业技术学校的情况。实行学分制,必定要对传统培养计划进行修订。
  
  1.合理设置课程,适当减少必修课,科学安排选修课,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
  
  过去由于保守观念而设置的课程中,一年级几乎不安排专业课,这不利于继续发挥学生的刻苦钻研精神,反而造成很多学生在一年级变得茫然和焦灼,因此,专业课程合理设置在不同学期很重要;四年中必修课占比重过大,使学生负担过重,不能发展个人爱好、特长,适当减少必修课程是必要的,尤其理工科院校需要给予学生更多实践的时间和机会。高校在设置课程时一定要相信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增加选修课比重,提高选修课质量,是学分制的精髓。以前培养计划中的选修课安排得过紧过死、且内容偏深。其实,选修课的设置应该充分考虑学生毕业后的走向:四年后继续深造的学生所占比例不超过10%,绝大部分学生走向工作岗位。选修课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一年级起逐步安排一些培养口才、锻炼意志力、经济管理等方面的选修课程,最后三个学期的选修课可根据市场和行业需求,适时调整具体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学分制的目的。另外,还应该允许学生跨学科、跨院系、甚至跨校选修课程,这不仅可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为在某个专业深造做好准备,同时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特殊兴趣,使之能学有所长,以提高创新的积极性。
  
  2.课程设置中要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
  
  实践能力的培养除了在校内进行,还需要给学生提供大量校外实习的机会和场所。高校应与企业联合,建立大学生长久教学实践基地,或与企业的员工培训机构合作,进一步培养、锻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
  
  3.在培养计划中设置创新学分,将创新学分与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创造性活动相结合,对创新成绩给与奖励学分
  
  当前,有的高校对创新学分没有硬性规定,就不能发挥创新学分激发学生培养自己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用。高校应该从制度上为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提供宽松的环境,鼓励学生参加一定级别的技能比赛、在省级以上正式出版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从事技术小发明等等。
  最后,从多方面采取措施,确保学生选课质量高。学分制下的学生选课会出现避难就易和盲目选课,这样,培养的人才很难符合高校教育目的和要求。
  严格的导师制是有效方法之一,它能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较为系统、完整的了解,有目的地去提升专业知识和构筑自己的知识结构。高校要重视和完善导师制,尤其承认其相应教学工作,当然也要以一定制度要求导师必须认真指导学生选修课程,教务以导师签字来计算导师工作量和确认学生选课结果。另外,各专业要组织专家编制课程流程图,并公告于各专业网站,提高学生的选课质量。
  加强学生教育成本观念,也可以提高选课质量。尽管高校实行缴费入学已经多年,但很少学生有成本与收益相比较的思考。如果在学生选课中,加强学生教育成本观念,可以使他们选课更加慎重。为此,可以将学分与学费挂钩,确定各专业每个学分的分值,尤其是重要课程的分值。学生每年开学时根据自己获得的学分情况来确定自己需要缴纳的学费,这种方式不仅使学生对所选课程的质量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还可以促进学风的改善,当然对教师要求也高,这对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提高竞争意识又有重大意义。
  严格考试制度,保证真实的学习效果,对学生选课也有重大影响。学分制下的老师利益与选课人数紧密相关,因此可能出现老师放松对学生要求、送学分等等不良现象。对此,高校还应当实行严格的考试制度,如教考分离、流水阅卷、严惩舞弊行为、开卷考试、口试考试、上机操作考试等等,使整个过程公平、公正、公开,保证学生真实的学习效果。
  总之,如何兴利除弊,发挥学分制的优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达到大学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李瑾第.高校实行学分制:利弊与对策[J].,高等函授学报,2003年8月16卷第4期.
  [2]黃冰,陈宁.对进一步完善学分制的思考[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3]汪涛.高校学分制体制下学生选课模式初探[J].福建电脑,2009年第1期.
  [4]孙石煌.浅析高等教育学分制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6月第2期.
  
  作者简介:张智梅(1972—),女,讲师,现供职于武汉科技学院电信学院,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其他文献
近日,业界和社会对房地产市场的观点呈现两极分化的态势,谨慎与乐观并存.政策将走向何方?市场是上扬还是平稳抑或下调?……诸多房企对未来充满迷惑.对此,本刊记者采访了亿翰
期刊
期刊
【摘要】通用职业素质训练课程是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针对全国技工院校所开发的一门新课程,它不同于以往的技工学校文化课课程,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与职业理念。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通用职业素质,为学生的就业、个人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结合作者自身对通用职业素质训练课程的教学实践,总结了对此课程的体会,并结合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通用职业素
现阶段,随着先进管理理念的应用和全新管理模式的构建,我国在开展社区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已经逐步进入到全新的发展层次,综合管理水平也明显的提升,能为社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管
随着我国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流行着“微课热”的浪潮,与此同时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也开始应用起微视频的手段。微视频是微课的
台湾佛教音乐~①的研究状况与佛教在台湾的发展态势及台湾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大环境有密切的关联。1949年之后在台湾成立的“中国佛教会”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台湾佛
期刊
2014,我们已经走过了一半。在刚刚过去的半年中,电子商务依然风生水起。在2014年的第一个季度中,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2.57万亿,增长呈稳定态势。作为从传统行业不断向时尚
最近几年,在党和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与措施的支持下,民办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办学规模越来越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学生党员数量也随之增加.因此,现阶段民办高校发展学生党员
近些年来,我国的房地产经济发展的顺风顺水,尽管这两年房地产经济的增幅有所下降,但是整体发展水平仍旧处于提高的状态,其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发展房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