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8月1日,中星6B、鑫诺3号两颗新星正式投入运营,原在其它6颗卫星(亚太2R、亚洲3S、亚洲4号、鑫诺1号、亚太6号、中卫1号)发送的中央及各省、市、区节目信号也已定于9月24日午夜停止传输。
从8月1日起,凡有动手能力的卫视爱好者在获知消息后纷纷“闻风而动”,把自己的“爱锅”指向115.5°E或125°E,而大多数文化水平低、动手能力差的人,平时只能用遥控器对卫星接收机进行“上下、左右”(即节目加减、音量大小)等简单操控,他们只能在9月25日后对着电视发呆,不知所措。看了几天转星公告后(9月24日0时至9月30日0时,原6颗旧卫星在原有节目停播后,一直在播放转星公告,而中央台则利用原有频率反复播放由中国农业教育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科教片《转星操作指南》)便纷纷找到我,让我提供帮助。
我是一个家电维修从业人员,虽然玩星历史并不长(05年后才购置第一套器材),但拥有专业知识的我触类旁通,玩起来如鱼得水,随心所欲。后来又订阅了《卫视传媒》、《符码率手册》等刊物,从而懂得了更多知识,又多了一条谋生之路,除了平时帮左邻右舍调星外,还能对接收机进行一些简单的维修,因此我成了这一带小有名气的“玩星人”。
在乡亲们的热切期待下,我利用工作之余开始帮他们转星,但由于需要转星的“锅”实在太多了,一个人短期内是无能为力的,但拖的时间太长,用户会又不耐烦的。再说也不好意思让人家长久的等待吧!于是我就开始分村或区片挑选一些年轻有文化又热心肠的人做一些简单的“培训”,然后由他们再去帮助周围的乡亲们调星,只有当遇到“特殊情况”时,再由我出马,这样,调星进度就快了很多,当然收入也受到了影响,但看到乡亲们又看到精彩电视节目的笑脸后,心中也十分开心。
在调星实践中,我遇到本地所能见到的许多机型,也算开了“眼界”。转星需要做的无非就是把新卫星的数据输入到接收机,然后凭经验选一个信号较强的台(以本地为例,中星6B选福建台,鑫诺3号选海南旅游卫视),转动天线进行粗调,寻找到新卫星后,再利用信息显示对天线三大角(方向、俯仰、极化)进行细调。
我地位置是东经115.4°、北纬38.1°。调星以中星6B为例,原收视亚洲3S的用户将天线缓缓向东转动,到正南方位、清晰靓丽的图像就跃然于荧屏之上,再细调三大角到信号质量最高、按动自动搜索40余套节目就搞定了。
在调星期间,我发现鑫诺3号在八、九月间,有些台信号非常不稳定,如新疆台信号有时更是时断时续,尤以傍晚9:00时分为甚。到我写稿时的近几天才逐步稳定下来,但近日有用户打电话反映,中星6B中央一组信号傍晚时分较弱,一些小于1.2米的天线甚至出现马赛克,而1.5米的天线就较稳定,再就是气象频道一组信号也很不稳定,不知何故?请高手指教。
调星时遇到的接收机型号众多,而设定时都需要找到本机进入“自动搜索”选项的所谓“密码”,才能启动搜索程序,不过这倒难不住我,《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近年来对此多有介绍,有兴趣的读者可参考以下书目自行查找:
07年第7期70页,07年第8期70页,06年第13期68页,06年第7期64页,05年第12期56页,05年第7期第50页。
近一二年来生产的机型大都采用“单键操作法”即长按某键5秒以上(如静音信息退出等键)需要在恢复默认时输入密码的机型其密码也不外乎就是5、6、7、8或0、000再或8888还有则是1270等只要掌握这些要领,绝大部分机型就可“拿下”!
见的机型多了才深刻体会到什么叫“烂机”了,近年价低质次的套站大行其道、其内在质量令人堪忧。在调机时,遇到的“情况”也是五花八门。如有的机器“自动搜索”完成后却不保存节目,需反复操作几次后才能储存大节目(如北电科林某些机型)。有些机型在扫描中星6B时,只能下载中央一组节目,且水平、垂直各扫下一组,这样就有了两组不同极化的中央台了,而其它各台却无反应,莫名其妙(如卓异某些型号机)。而有些厂家生产的一些接收机,选星操作却无效,也没有“综合卫星”选项,给多锅多星用户带来困惑(如浙江001有些机型)。有的机型则有的频点下载不了(如科海机)这些故障或缺陷虽不是普遍存在,但它也提醒我们的厂家为了自身和顾客双方的利益也该下些功夫了,否则,会在竞争中败北被淘汰。
再就是一些新版机型(2007年8月以后生产)虽然预置了两颗新星的节目,但一按下确认键打开节目表却发现凌乱不堪,甚不雅观。都是中国台,又不存在翻译问题,为何还会出现节目表里有中文台名称,又有拼音缩写名称,甚至还有英文名称?厂家在给出厂机器写入数据时,只需多敲击几下键盘,动动脑筋就能解决的问题,却不肯做,让人郁闷!
卫视器材市场上烽烟滚滚,厂家竞争激烈,但他们只会一招“偷工养料”。这难道就是现阶段“特殊国情”所应该有的现象吗?但话又说回来,正因为各厂家纷纷祭起“价格战”这件法宝,卫视器材价格才能一降再降,才能让“昔日王谢堂前燕”走进今日“寻常百姓家”,客观说来,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有线电视发展相对滞后,而人们又不满足于当地经无线发射的地方台节目,因此,近一、二年来,卫星电视以“超常速度”、“超常规模”迅速占领了农村这个市场,广大低收入农民也得以看上了伴音悦耳、图像清晰的电视节目,从这一点上说,中国卫视器材生产商“功不可没”。如今,人们无论是出差或旅游途中,凭窗远眺,但见卫星天线像朵朵白莲花一样,盛开在祖国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人们感叹“时代毕竟在不断进步之中。”
从8月1日起,凡有动手能力的卫视爱好者在获知消息后纷纷“闻风而动”,把自己的“爱锅”指向115.5°E或125°E,而大多数文化水平低、动手能力差的人,平时只能用遥控器对卫星接收机进行“上下、左右”(即节目加减、音量大小)等简单操控,他们只能在9月25日后对着电视发呆,不知所措。看了几天转星公告后(9月24日0时至9月30日0时,原6颗旧卫星在原有节目停播后,一直在播放转星公告,而中央台则利用原有频率反复播放由中国农业教育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科教片《转星操作指南》)便纷纷找到我,让我提供帮助。
我是一个家电维修从业人员,虽然玩星历史并不长(05年后才购置第一套器材),但拥有专业知识的我触类旁通,玩起来如鱼得水,随心所欲。后来又订阅了《卫视传媒》、《符码率手册》等刊物,从而懂得了更多知识,又多了一条谋生之路,除了平时帮左邻右舍调星外,还能对接收机进行一些简单的维修,因此我成了这一带小有名气的“玩星人”。
在乡亲们的热切期待下,我利用工作之余开始帮他们转星,但由于需要转星的“锅”实在太多了,一个人短期内是无能为力的,但拖的时间太长,用户会又不耐烦的。再说也不好意思让人家长久的等待吧!于是我就开始分村或区片挑选一些年轻有文化又热心肠的人做一些简单的“培训”,然后由他们再去帮助周围的乡亲们调星,只有当遇到“特殊情况”时,再由我出马,这样,调星进度就快了很多,当然收入也受到了影响,但看到乡亲们又看到精彩电视节目的笑脸后,心中也十分开心。
在调星实践中,我遇到本地所能见到的许多机型,也算开了“眼界”。转星需要做的无非就是把新卫星的数据输入到接收机,然后凭经验选一个信号较强的台(以本地为例,中星6B选福建台,鑫诺3号选海南旅游卫视),转动天线进行粗调,寻找到新卫星后,再利用信息显示对天线三大角(方向、俯仰、极化)进行细调。
我地位置是东经115.4°、北纬38.1°。调星以中星6B为例,原收视亚洲3S的用户将天线缓缓向东转动,到正南方位、清晰靓丽的图像就跃然于荧屏之上,再细调三大角到信号质量最高、按动自动搜索40余套节目就搞定了。
在调星期间,我发现鑫诺3号在八、九月间,有些台信号非常不稳定,如新疆台信号有时更是时断时续,尤以傍晚9:00时分为甚。到我写稿时的近几天才逐步稳定下来,但近日有用户打电话反映,中星6B中央一组信号傍晚时分较弱,一些小于1.2米的天线甚至出现马赛克,而1.5米的天线就较稳定,再就是气象频道一组信号也很不稳定,不知何故?请高手指教。
调星时遇到的接收机型号众多,而设定时都需要找到本机进入“自动搜索”选项的所谓“密码”,才能启动搜索程序,不过这倒难不住我,《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近年来对此多有介绍,有兴趣的读者可参考以下书目自行查找:
07年第7期70页,07年第8期70页,06年第13期68页,06年第7期64页,05年第12期56页,05年第7期第50页。
近一二年来生产的机型大都采用“单键操作法”即长按某键5秒以上(如静音信息退出等键)需要在恢复默认时输入密码的机型其密码也不外乎就是5、6、7、8或0、000再或8888还有则是1270等只要掌握这些要领,绝大部分机型就可“拿下”!
见的机型多了才深刻体会到什么叫“烂机”了,近年价低质次的套站大行其道、其内在质量令人堪忧。在调机时,遇到的“情况”也是五花八门。如有的机器“自动搜索”完成后却不保存节目,需反复操作几次后才能储存大节目(如北电科林某些机型)。有些机型在扫描中星6B时,只能下载中央一组节目,且水平、垂直各扫下一组,这样就有了两组不同极化的中央台了,而其它各台却无反应,莫名其妙(如卓异某些型号机)。而有些厂家生产的一些接收机,选星操作却无效,也没有“综合卫星”选项,给多锅多星用户带来困惑(如浙江001有些机型)。有的机型则有的频点下载不了(如科海机)这些故障或缺陷虽不是普遍存在,但它也提醒我们的厂家为了自身和顾客双方的利益也该下些功夫了,否则,会在竞争中败北被淘汰。
再就是一些新版机型(2007年8月以后生产)虽然预置了两颗新星的节目,但一按下确认键打开节目表却发现凌乱不堪,甚不雅观。都是中国台,又不存在翻译问题,为何还会出现节目表里有中文台名称,又有拼音缩写名称,甚至还有英文名称?厂家在给出厂机器写入数据时,只需多敲击几下键盘,动动脑筋就能解决的问题,却不肯做,让人郁闷!
卫视器材市场上烽烟滚滚,厂家竞争激烈,但他们只会一招“偷工养料”。这难道就是现阶段“特殊国情”所应该有的现象吗?但话又说回来,正因为各厂家纷纷祭起“价格战”这件法宝,卫视器材价格才能一降再降,才能让“昔日王谢堂前燕”走进今日“寻常百姓家”,客观说来,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有线电视发展相对滞后,而人们又不满足于当地经无线发射的地方台节目,因此,近一、二年来,卫星电视以“超常速度”、“超常规模”迅速占领了农村这个市场,广大低收入农民也得以看上了伴音悦耳、图像清晰的电视节目,从这一点上说,中国卫视器材生产商“功不可没”。如今,人们无论是出差或旅游途中,凭窗远眺,但见卫星天线像朵朵白莲花一样,盛开在祖国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人们感叹“时代毕竟在不断进步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