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东谈马季:愧泪心香祭慈父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1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存芥蒂隔阂无形:父亲啊,年少时我读不懂您的爱
  
  央视“名嘴”马东是一代相声大师马季的独子。很小的时候,马东就刻骨铭心地体会到了与父亲骨肉分离的痛楚。1968年12月25日,马东来到人世时,父亲马季已被贴上了“反革命”的标签,整天在北京接受批斗,母亲于波是在哈尔滨娘家生下他的,这年,马季已34岁。
  
  马东上小学时,马季才回到北京,他所在的广播说唱团开始安排他演出。马东清楚地记得,一到星期天,姜昆、赵炎、冯巩等叔叔就来到家里,跟着父亲学说相声。每当这时,小马东就站在窗户下面静静地听,用好奇的眼睛看着他们激情澎湃地表演。这时,马季总是走过去把他赶走:“看书去,别在这里瞎掺合!”“爸,我也要学相声。”“学什么相声,好好念书!”
  马东不明白,父亲能教别人说相声,为什么就不能教自己?少不更事的他开始对父亲萌生不满,觉得自己这个做儿子的,还不如父亲的那些徒弟亲。他哪里知道,父亲并不是不想教他,而是发现马东确实没有说相声的天赋。在马东的记忆里,童年的父爱是模糊的碎片。那时的父亲总是风风火火,一年到头有十个月在外面演出,偶尔回到家也是忙得不可开交,还没有相处热乎就又走了。对马东来说,童年生活是孤寂的,在父亲怀里撒撒娇、牵着父亲的手去公园玩一次,都是奢望。
  也许是牺牲了太多的天伦之乐,才成就了马季的辉煌,他创作并演出的《新桃花源记》《百吹图》《五官争功》等经典作品广为流传。马季也因此成为上世纪80年代最走红的相声演员,被誉为继侯宝林、马三立之后的第三位相声大师。成了名的父亲不仅没有给小马东带来多少快乐,相反,他越来越对父亲心存芥蒂。父亲属于相声和千千万万的观众,不属于他;父亲把笑声和快乐带给了观众,留给他的是寂寞和思念。不仅如此,父亲对他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与他“约法三章”:不准在外面说是马季的儿子;做人做事要坦诚,不准撒谎,不准弄虚作假;生活上艰苦朴素,不准和别人比吃穿。
  父亲的“紧箍咒”让马东非常反感。此后,马东很少主动与父亲说话,父亲很长时间不回来,他也不想。父亲说什么,马东听来都非常刺耳。虽然不敢明目张胆地顶撞父亲,但马东内心对父亲的怨恨越来越深。离开父亲!成了那时马东最迫切的愿望。
  18岁那年,马东无意中听父亲的一个朋友说可以帮他办出国,他非常兴奋,认为这是摆脱父亲的好机会。但马季夫妇极力反对马东出国,他们想让独生儿子留在身边,不想让他这么小就一个人飘洋过海。而马东一刻也不想待在父亲身边,天天缠着母亲吵,于波拗不过儿子,只得反过来做丈夫的工作,马季无奈地同意了。马季夫妇东拼西凑了3万元钱,把马东出国留学的手续办了下来。
  1988年,马东只身奔赴澳大利亚。临别时,马季对儿子说:“我13岁就去上海当学徒工,为家里减轻负担。你都20岁了,该自己养活自己了。”就要天各一方了,父亲不仅没有掉泪,还说了这样一番“不近人情”的话,马东觉得父亲越来越冷漠了,他头也不回地决然离去。
  在陌生的澳大利亚,马东对母亲有刻骨铭心的牵挂,却一点儿也不思念父亲,给家里打越洋电话,他只和母亲说话,有时父亲想与他说两句,他借口“没什么好说的”就挂断了。父亲给他的生活费很少,钱不够花,马东也从未张口向父亲要过。半年后,马东找到了一份鞣皮子的工作,就是把袋鼠阴囊皮用化学药水洗干净,鞣软和了制成女士用的小钱袋。作坊里又臭又腥,马东常常呕吐不止。而且工厂离学校很远,马东每天天不亮就得赶头班火车,下了火车再坐汽车,每天在路上要熬4个小时。母亲知道马东在国外的艰辛后,心疼得直掉眼泪,而马季却说:“男孩子就应该多吃些苦,这对他以后有好处。”马东觉得父亲是铁石心肠,因为不想面对父亲,马东整整4年没有回国。
  
  名父光环渐成负担:父亲啊,我为什么是您的儿子
  
  大学毕业后,马东留在澳大利亚从事IT工作,住着宽敞的公寓,开着漂亮的跑车,但作为一个游子,他无法融入当地社会,总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沧桑与失落。一次,马东偶然看到台湾“名嘴”胡瓜主持的脱口秀节目,一下子被迷住了,原来电视节目还可以这样主持!这勾起了他深埋在心底的文艺梦想。这些年,尽管在澳大利亚接触的是计算机,但或许是父母的遗传,他骨子里更喜欢文艺。马东决定回国。
  马季知道儿子的想法后,坚决反对:“你好不容易才出去,在那边又站稳了脚跟,回来不一定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这么多年来,因为与父亲心存隔阂,马东与父亲很少交流,父亲怎么能理解他的内心世界?父亲越反对,马东越要坚持!1995年5月,马东毅然回到了北京,为了文艺梦想,他考取了北京电影学院管理系。儿子的折腾让马季很伤心:“你都二十七八的人了,转型还来得及吗?怎么一点儿都不成熟?”马东回敬父亲:“爸,您像我这么大时,已经名扬全国。可我现在还什么都不是,我是成年人了,知道自己在做什么!”马东的对立情绪让马季气得说不出话来。对儿子,他恨铁不成钢。
  从电影学院毕业后,马东成立了一家广告公司,创业初期,公司举步维艰。就在马东一筹莫展时,马季把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几万元演出费交给了马东。同时交给他的,还有一封亲笔信:“东东,你很小时,爸爸因为忙于工作,给你的父爱实在太少,爸爸至今想来心里就难受。正因为你是马季的儿子,在你成长的道路上,爸爸对你要求才格外严格。现在你长大了,爸爸也慢慢老了,人老了,才知道家庭和儿女是多么重要。这笔钱,就当是爸爸对你亏欠的弥补。给爸爸一个机会,千万不要拒绝,好吗?”
  父亲情真意切的话语像火焰,将马东心头的坚冰融化,百感交集的泪水盈满他的眼眶。母亲告诉他:“你在澳大利亚那几年,你父亲非常牵挂你。他把地球仪放在书房里,想你了,就把地球仪转过来,指着悉尼说:‘咱儿子在这里。’”马东终于明白,父亲的爱像深埋在地下的岩浆,深沉而炽热。正因为父亲的严厉,才塑造了他独当一面的能力,不管是在国外还是国内,他都没有被困难和挫折击垮!父亲就像一本厚重的书,现在他才开始读懂。马东与父亲多年的隔阂烟消云散。
  1999年7月,马东加盟湖南卫视新栏目《有话好说》,担任主持人。马东录制第一期节目时,马季特意赶过去给儿子打气,告诉他怎样面对镜头,怎样和观众交流,甚至细到手应该放到什么位置。虎父无犬子,马东轻松幽默、睿智亲切的主持风格很对观众胃口,节目收视率很快上来了。渐渐地,关于马东的新闻多了起来,媒体报道他,总是以“马季的儿子”代替他的名字,拿他和父亲品头论足。
  “马季的儿子”成了马东的标签,他主持得好,别人说他是马季的儿子,应该的;主持得不好,又有人拿他父亲说事。记者采访他,总是提关于他父亲的问题,很少涉及他自己。这让马东非常反感。渐渐地,他害怕别人在他面前提父亲的名字,父亲头上的光环成了他的心理负担。
  一次,马东在主持节目时出了一个小纰漏,第二天,有媒体这样评论:“马季的儿子不过如此,比他爹差远了……”马东心里窝了一肚子火,可又找不到地方发泄,只得对父亲发牢骚:“我真恨自己,为什么是你的儿子?!”马季笑呵呵地说:“孩子,现在我比你名气大,别人当然会这样说你。如果你真有本事,就超过老爸,让别人指着我说:‘这是马东的父亲。’那是老爸最快乐的事。”父亲的话让马东心情平静了许多,要洗掉“马季儿子”的标签,只有把节目主持得更好。因为憋着一口气,此后马东主持节目更加投入,在他的努力下,《有话好说》收视率在湖南卫视一直名列前茅,成了名牌栏目。
  2001年,央视《挑战主持人》栏目主持人李佳明离开,栏目组邀请马东加盟。就这样,马东离开湖南卫视,进入央视工作。这时,又有媒体开始炒作,说马东凭父亲的关系挤走了李佳明。这莫须有的流言对马东和马季都是伤害,马季担心儿子耿耿于怀,开导他说:“孩子,别人说老爸什么,老爸都不在意,希望你也不要放在心上。如果过分在乎流言,你根本无法工作。”这时的马东已能做到宠辱不惊,坦然面对流言蜚语了。为了证明自己,马东也与父亲“约法三章”:不与父亲同台演出、做节目;接受采访时彼此不谈对方;父子俩不同时在公共场合露面。儿子这么有骨气,马季很欣慰,乐呵呵地接受了。
  
  
  一笔心债一生愧疚:
  父亲啊,您走得太匆匆
  
  随着年龄的增长,马东越来越懂父亲,父亲几十年如一日的勤奋、敬业和一丝不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凭着不懈努力,《挑战主持人》的收视率在央视综合类节目中名列前茅。马东因此与窦文涛、崔永元一起,被誉为中国脱口秀的三驾马车,成功洗去了“马季儿子”的标签。儿子的成功转型让马季欣慰不已,碰到熟人朋友,他幽默地自报家门:“我是‘名嘴’马东的父亲马季,现在我沾儿子的光了!”这话传到马东耳朵里,他乐了:“这个老顽童!”
  2002年,马东除了主持《挑战主持人》,同时还主持新栏目《文化访谈录》。在台领导的要求下,马东打破与父亲的约定,邀请父亲做嘉宾,主持了一场儿子采访父亲的节目。这是父子俩唯一一次在电视里同台露面。在这场“对手戏”里,父子俩激情碰撞,上演了一场精彩对话。这一幕,永远留在马东记忆里。
  儿子虽然事业小有成就,但个人问题是马季的心病。儿子都30多岁了,至今还孑然一身。那天晚上,马东回到家,马季和老伴找他谈话:“孩子,你老大不小了,该成家了。”马东笑着回敬父亲:“您不是也33岁结婚,34岁才有我吗?”马季长叹一声:“爸爸老了,你一天不成家,我和你妈总觉得任务没完成啊!”马东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流了下来。在外人眼里,父亲是大师,是名人,风光无限,只有他最清楚,父亲像天下所有父亲一样,也有一颗平凡质朴的心,为儿女担忧,为儿女牵肠挂肚。
  为了自己,也为了了却年迈父母的心愿,不久,马东向在湖南卫视工作时认识的女友求婚,两人很快举行了婚礼。儿子事业有成,家庭幸福,这是马季最快乐、最幸福的事情!
  2004年年底,马季因为心脏病整整在医院住了一个星期。医生告诉马东:“马老的心脏病不能马虎,平时要多保养,注意预防。”早在1987年,父亲在长沙演出时,就患上了心肌梗塞,做了心脏搭桥手术后,十多年来父亲坚持服药,一直能正常工作和生活。整天忙于工作的马东以为父亲得的是老年人的常见病,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出院后,马东发现父亲的精神状态比以前差了许多,他告诉父亲:“爸,您操劳了一辈子,不用这么忙碌了,享享清福吧。”马季听从了儿子的意见,开始在家里享受天伦之乐。
  父亲老了,变得越来越唠叨,对马东的心理依赖也越来越强。马东下班回来,他总想和儿子聊聊天,说几句心里话,可马东在家里也要工作,哪有闲心坐下来听父亲唠叨?一到节假日,马季就对马东提出:“要不我们一家人去外面玩几天吧?再不走,爸爸怕走不动了。”马东不以为意,他总以为父亲的身体还不错,离走不动的时候还远着呢,他孝敬他们有的是时间。他总是这样推诿父亲:“不急,等我忙过这段再说吧。”可一天天、一年年就这么悄无声息地过去了。
  2006年5月的一天傍晚,马季突然认真地对马东说:“孩子,咱们父子俩能不能再打破约定,同台演出一回?你现在大小也是个名人,爸爸也基本退出江湖了,不会有人再说你是想沾我的光了。”马东一口回绝父亲:“现在两档节目够我忙的了,哪有时间再去外面演出?您就别给我添乱了。”马季长叹一声,没有再说话。这年11月,电影《旗袍》剧组邀请马季扮演一个服装店老板,马季又想让马东加盟,在戏里演他的儿子,父子俩再激情碰撞一回。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马东,可马东依然没有满足父亲的愿望:“爸,快到年底了,单位里的事多着呢,这事以后再说吧。”
  马东永远都不会想到,父亲这些心愿他永远也无法满足了,这竟成了他一辈子的心债!2006年12月20日,马东像往常一样,在单位里上班,妻子和母亲也出去了,只有父亲和保姆在家。上午10点,马东突然接到保姆的电话:“不好了……老爷子昏过去了……”马东一听,心里“咯噔”了一下,一边拨打急救中心的电话,一边往医院赶。当他赶到昌平区中医院天通苑分院时,父亲已永远闭上了眼睛……医生告诉他,马老是由于心脏病突发而辞世,如果发病时抢救及时,也许老人家不会走得这么匆忙。
  父亲,我亲爱的父亲,难道您真的就这样走了?您听得见儿子的呼唤吗?前两天您说身体不舒服,我说等这两天忙完,就把您送进医院做全面检查,春节时我们全家一起到外面走走。爸,您走得太匆忙了啊!您的许多心愿儿子都没有满足您,儿子对不起您啊!儿子欠您的太多了,心债一辈子都还不清!
  爸爸,您是妈妈心头的树,是悬在儿子头上的灯盏,如今,树被拔掉了,灯灭了,您将一辈子的伤痛留给了我们啊,亲爱的爸爸!
  爸爸,您一生都在忙碌,您为自己终身挚爱的相声艺术而活,为喜欢您的观众而活,属于自己的生活少之甚少。子欲养而亲不待!爸爸,这辈子您为我操碎了心,儿子还来不及为您做一顿饭、洗一次脚,您就这样走了……爸爸,儿子知道,您最放心不下的是妈妈,我会好好照顾她,让她安享晚年,绝不再在妈妈身上欠下心债!
  2006年12月24日上午,马老的追悼会在八宝山举行。哀乐回旋,白纸花飞舞,灵堂肃穆。凝望着父亲的遗像,马东一次次地泪如泉涌,他默默地告诉父亲:“爸,今生今世能成为您的儿子,是我的骄傲。这辈子,我们父子还没做够,来生,就让我们还做父子吧。到那时,我一定多陪您走一走,咱们俩一起拍戏,同台演出,碰撞出我们父子俩精彩的智慧和火花……”
  天堂里的父亲啊,您一路走好!
  ■编辑陈霖
  E-mail:chenlin719@126.com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在新课标改革的大环境下,高中物理教学也逐渐重视实验教学内容。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高中物理教学还存在较多问题,比如:教学模式和方法单一,教学理念较为落后。所以,本文将针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供一些解决对策经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物理 实验教学 问题和对策  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提高学生自我探索的能力。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充分
舒欣 | 重庆出版社 | 36.8元  作者舒欣,四川大学中文系毕业,生活在成都的重庆人。做过七八年杂志编辑,现为自由职业者,以码字和手工为生。读书时连800米跑步都很难及格的人,却因为喜欢花花草草、山山水水,可以负重徒步多日去山里寻植物、看风景,痴迷于那些可以用自己的雙眼、双手、双脚去亲自体会的地方。  这一本书收集了舒欣寻访的15个地方,小清新的笔触不知不觉就把读者引入到小地方、老宅子的历史中
笔者将项目教学法引入《农产品加工技术》的教学中,经过一个学期的初步探索及应用,发现项目教学法的确摒弃了传统学科式教学法的许多弊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一、项目难度定位不够准确  要保证所有的学生对项目能够“实题真做”,项目难度的定位一定要适宜。过于简单的项目缺乏挑战性,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太难的项目又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打消他们的学习兴趣。针对同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这句话出自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最后一章,被刻在康德的墓碑上。  叔本華说:“任何人在哲学上如果还未了解康德,就只不过是一个孩子。”多少年以来,无数的哲学家和政治家,从这句话中吸取着无穷的智慧。面对浩瀚的宇宙星空,我们是多么的渺小;面对人间社会中的道德法
有一位年轻人博士毕业两年了,却迟迟没有去找一份工作,他整天待在家里无所事事。他的父亲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劝他说:“你该出去找份工作,好好养活自己了。不要再虚度光阴,在家里做一个让人瞧不起的啃老族了。”  年轻人不服气地反驳道:“我一个博士生,找一份工作还不容易吗?我只是在等待那些用人单位登门造访,聘请我去工作呢!我这么高的学历,为什么还要出去东奔西走苦苦地去寻找工作呢?”  父亲把年轻人带到一间收藏
在2009年之之初的周末,当我走进泰国札都甲周末市集(Jatujak WeekendMarket)时,一时间我像是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这里依然游人组织,生气盎然——似乎没有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和泰国政治纷扰的影响.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开车上路,大家从来没有把那盏黄灯当回事,黄灯就是绿灯。新年有新法,不能闯黄灯,结果黄灯就一下子就火了,一直闹到“以暂不处罚”公告天下才算收尾。  事实上,处罚闯黄灯并非中国独创,但中国却独创了对黄灯的议论纷纷,千言万言就是一句话:中国司机不适应。  说起来,这黄灯的发明者还是咱中国人,名叫胡汝鼎,一个纯正的杭州人。民国时期他在美国留过学,归国后还在浙江大学教过书,说起他发明黄灯也是偶然。当年他在美
[摘 要]普通高中特色化发展是促进普通高中内涵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在长期的教育教学积淀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化发展策略,是三峡库区基础教育的旗帜和标杆。  [关键词]普通高中;特色化发展;三峡库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高中阶段教育要“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由此,在全面贯彻
初中数学常用的数学思想有分类讨论思想、整体思想、方程思想、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这里简单列举它们在解三角形题中的应用,供同学们学习参考。  一、分类讨论思想  由于题目的约束较弱(条件趋一般)或图形位置的变化常常使同一问题具有多种形态,因而有必要全面(所有不同情况)考查才能把握问题的实质。此种情况下应当进行适当分类,就每种情形研究讨论结论的正确性。  例1.在等腰三角形中,一腰上的中线把它的周
这是一趟漫长的旅程:在日本曾经侵略过的亚洲国家里,岩田隆造已经走了整整15年,为了一场他没有参与的战争而谢罪。他年逾七旬,全身是病,一贫如洗,受人排斥,这个老僧常常觉得,自己“一步也走不动了”,但他却愿意继续走下去,直到他人生的终点——  如果卢沟桥上空真有徘徊不去的战争亡灵,他们能感应到来自人间的呼唤与抚慰吗?   岩田隆造相信这一切。今年5月26日下午,这个74岁的日本僧人来到卢沟桥头,他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