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废水污染及其治理技术研究

来源 :地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ohydromu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不可否认,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极大的改善了公众的生活水平,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环境污染,其中重金属废水污染尤为突出,严重威胁着周边生物的生存健康,故治理重金属废水污染亟不可待。对此,本文对重金属废水污染作了概述,并就其治理技术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重金属废水污染 重金属离子 治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 X5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1-147-1
  重金属开采、加工活动的日益频繁,为公众生活和社会生产提供了便捷,但也引发了令人堪忧的重金属废水污染,如Pb、Hg、Zn、Cd、Cu等重金属会经食物链不断迁移和累积,不仅影响水体生物正常生存,也威胁着公众的身心健康,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故强化治理技术研究,有效治理废水污染刻不容缓。
  1重金属废水污染概述
  无论是石油、煤炭等工业能源生产,农药化肥、污水灌溉等农业生产,还是随意堆放的生活垃圾,层出不穷的重金属污染事件,均为重金属废水污染提供了渠道,已然成为当下备受关注的环境课题。
  虽然重金属离子或化合物的毒性通常需要积累方能显现,但一旦出现,其后果已是十分严重,甚至不可逆转,除了对水生生物的生长、反之、洄游等活动构成威胁外,也会影响人体健康,如汞污染易侵害神经系统,影响皮肤功能,导致心脏病等疾病;铅污染则会对神经、消化、心血管、肝肾、造血等诸多组织造成伤害等。因此必须加大重金属废水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和实践,以此减轻其不利影响,还生物一份健康。
  2重金属废水污染治理技术研究
  在科技力量的推动下,诸多重金属废水污染治理技术应运而生,并在具体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此根据所属学科领域的不同将其划分为下述几类:
  2.1物理类治理技术
  一是吸附法;该种方法操作简单,主要是利用膨润土、沸石、活性炭、凹凸棒石、硅藻土等吸附剂的多孔吸附功能,在络合、螯合等作用下将废水中的重金属吸附出来,而且成本较低,来源广泛,可循环使用,效果较好,如在处理重金属废水时利用沸石,其Pb2+、Cr2+ 、Cd2+等离子的吸附率可高达97%以上。
  二是膜分离法;该种方法选择性强,分离率高,能耗低且环保,主要在施加外界压力,稳定溶液的物化性质的基础上,利用特殊半透膜的反渗透作用,分离或浓缩溶质和溶液。其中超滤膜和反渗透应用十分广泛,常被用于终端处理重金属废水,且分离效果显著,可高达95%以上。
  此外,还可借助离子交换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离子,但其经常作为化学治理技术的后续过程,主要是通过发挥交换离子的效用,降低废水中的重金属浓度,进而使其得以净化,相对而言,该种方法的金属资源回收率几乎接近100%,而且离子交换树脂可多次使用。
  2.2化学类治理技术
  一是废水预处理方法氧化还原;既可以将空气、液氯、臭氧等氧化剂或铜屑、铁屑、亚硫酸钠等还原剂加入废水中,使重金属离子转换为沉淀或低毒性的价态后再予以去除,在含铬废水中加入绿矾、电石渣后,铬总量和其他重金属离子浓度均低于了相关标准;也可以通过电解还原重金属离子,使其絮凝沉淀而回收,实践表明电解含镍废水可使其去除率达到97%。虽然其便于操作,但处理量小,易出现废渣。
  二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化学沉淀;当重金属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沉淀后,再将进行过滤、分离操作是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中和凝聚、钡盐沉淀、中和沉淀、硫化物沉淀等多种方法,但由于受限于环境条件和沉淀剂性质,可能会影响处理效果,甚至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应予以综合考虑,科学处理。
  此外浮选法也在重金属污水治理中有所应用,即先析出重金属离子,然后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促使重金属上浮,最后加以去除。但其一般适用于稀有重金属,且渣液处理和水质净化尚未得到妥善解决。
  2.3生物类治理技术
  一是微生物法;该种方法主要是借助真菌、细菌等微生物的代谢作用,降低或分离重金属离子,常见于有机物含量较高,但重金属浓度较低的废水中。可以借助具有吸附性能的菌体细胞壁用于去除重金属,如苍白杆菌可用于吸附废水中的铜、铬、镍等;可以利用微生物代谢活动分离重金属离子,如以SRB为主的厌氧类微生物可用于处理废水中高浓度的硫酸根;可以利用微生物的絮凝能力去除重金属离子,如实践中的复合絮凝剂不仅成本大幅较低,效果也提升了20%左右,而硅酸盐细菌絮凝技术也取得了较大进展。
  二是植物法;蓝藻、绿藻、褐藻等藻类植物在重金属废水治理中也发挥了吸附功能,如环绿藻适于吸附铜离子,马尾藻可适于吸附铜、铅、铬等,同时还可以利用重金属废水中植物的根系或整个系统用于稳定、挥发、降低、去除重金属离子的毒性,以此达到清除污染、治理水体的目的,即植物修复技术,当下已发现了400余种重金属超积累植物,如芦苇、香蒲等挺水植物在处理高浓度的镉、镍、锌、银、铜、钒等矿区重金属废水中效果良好,但一般适用于面积较大的废水处理。
  3结束语
  总之,重金属废水污染危害严重,来源广泛,不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科学利用治理技术,加以及时有效的处理,并加大研究,积极创新,以此为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促进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高长生,夏娟.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研究[J].绿色科技,2012(06).
  [2]郭轶琼,宋丽.重金属废水污染及其治理技术进展[J].广州化工,2011(12).
  [3]韩玲玲,高淑玲.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治理技术研究进展[J].前沿.三农视野,2012(20).
  [4]梁帅,徐绍辉.重金属废水的生物治理技术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18).
其他文献
[摘要]该报告主要分析了龙门县金山工业园边坡工程的地质条件、场地的稳定性、水文地质条件等。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分析和论述,可以为龙门县金山工业园边坡工程的实施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  [关键词]工业园 工程 勘察  [中图分类号] U213.1+3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1-72-2  龙门县金山工业园边坡工程位于龙门县金山工业园的西北侧美律山,紧靠美律电子(深
期刊
[摘要]在当前的地学研究中,水工环是现代地学研究的重要环节,就目前水工环地质勘查的研究内容而言,其中主要包括了水文地质学研究和工程地质学研究还有就是环境地质学研究。本文就水工环地质勘察问题防治对策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水工环 地质 勘查  [中图分类号] P62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1-76-2  0前言  目前,我国的找矿工作进度赶不上我国经
期刊
[摘要]在修建隧道工程过程中,由于隧道施工周期长,随着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隧道施工的环境亦随之变化。反之隧道建成后亦改变原来的隧道工程范围内水文地质环境,很容易造成各类的地质灾害,破坏周边的生态环境。为克服水文地质环境给隧道施工带来困难,降低隧道施工成本,避免或减少因修建隧道而导致的地质灾害的发生,加强隧道工程水文地质环境勘察是必要的。本文初步分析了水文地质环境对隧道工程施工的影响和隧道建成后对水
期刊
[摘要]根据新疆哈密地区吉郎德煤矿地质特征,包括井田地质,构造,断层等地质构造的性质、类型和空间展布规律,以及水文地质条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地质条件对今后的煤炭资源开发的影响。  [关键词]区域地质 井田地质 井田构造  [中图分类号] F407.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1-6-2  1区域地质概况  区域地处准噶尔盆地东部北缘,地层区划属北疆—
期刊
[摘要]本文以某商业广场为例,对该工程项目拟建场地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条件进行勘察分析,为工程项目的设计和施工提供详细的地质资料和岩土技术参数;对该工程项目地基作出岩土工程分析、评价,为基础设计、地基处理作出论证和建议。  [关键词]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 分析 评价  [中图分类号] P345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1-8-1  本工程项目为某商业广场,用
期刊
[摘要]项目的具体投资效果以及工程的适用性能都与测绘工程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更是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命财产,所以对于测绘工程来说,质量的监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而先进的测绘技术则是监理工作的根本依靠。  [关键词]测绘技术 重要性 测绘工程 监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 TB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1-134-2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的不断进步,在生
期刊
[摘要]良好的水环境是群众生产和生活的基本重要资源,通过水环境综合治理措施,采取科学管理,统筹规划,节能减排,截污治污,加强协作,落实责任等方法,改善城市水环境,是天蓝,水更蓝。  [关键词]城市 水环境 治理  [中图分类号] X5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1-141-1  1绪论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生态形势压力也与日俱增,水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社会
期刊
[摘要]截至目前,厄瓜多尔D-F油田M1油藏综合含水目前已经达到95.1%,已进入特高含水期。为进一步提高油藏动用能力,挖潜井间剩余油。本次研究引用Petrel三维地质建模软件,其目的是通过三维地质体的精细刻画,采用确定性建模方法,结合该油田生产实际情况,为后期数值模拟研究及剩余油挖潜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三维地质建模 确定性建模 数值模拟 剩余油  [中图分类号] TE122 [文献码]
期刊
[摘要]我国诸多的环保规划,都如口号般虚幻无力,导致国人幸福感普遍下降。同时,规划虽多,相关立法却少,缺乏规划概念及内外延的界定,法律程序、法律责任、执法监督、执法救济、问责机制等体系也缺失,可以说,大多数环保规划执行后是失败的。环保规划进入法制化轨道,经以科学制订和有效执行、监督,才是平衡环境保护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最佳方式。  [关键词]环保 规划 立法  [中图分类号] X82 [文献码]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项事业快速发展,但同时给城市的环境也带来了严重的问题。此时就需要通过城市环境的监测和治理来解决问题,但是我国城市环境的监测和治理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我国城市环境监测与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城市环境监测和治理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城市环境 监测 治理  [中图分类号] X83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