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理念下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分析

来源 :名城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yi2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使得我国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模式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基于此,本文对海绵城市理念运用的重要性、市政道路给排水存在的问题以及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探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念;市政道路工程;给排水设计
  
   1、海绵城市理念运用的重要性
  所谓海绵城市,指的是城市能够在不同的情况和变化之下,在蓄水和排水等方面实现弹性工作的模式。具体的来讲,在降水天气,市政给排水工程能够对自然降水进行蓄水、净水、渗透,使工程具有极强的吸水性。在需要之时,市政给排水系统能够将先前所储存的水进行释放。党中央曾经号召,针对城市地上和地下建设进行有效的统筹和规划,从而使得海绵城市建设得到深刻的贯彻和落实。
   2、市政道路给排水存在的问题
   2.1 给排水系统的建设和养护不够合理
   在建筑行业当中,人们对于地上部分的施工建设工作比较重视,但是对地下工程的建设工作重视程度不足。不仅如此,目前从事地下工程建设的人员数量缺少,并不能满足当前的实际需求,造成了地上与地下建设工作之间无法进行有效的协调。一些城市的地下给排水系统根本无法满足当前人们工作和生活的要求,而且在完成施工之后,对其养护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或者是养护工作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
   2.2 气候条件复杂
   在我国南方地区,一些地区的自然气候具有很大的突发性,人们并不能对其进行及时准确的预测,如此一来,会对排水系统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因为这样的气候变化在进行市政道路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工作之时,需要工作人员对施工目标区域的气候环境进行深入的掌握和了解,并对此进行分析,以此可以做到如果发生问题,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能够对此进行积极有效的应对。
   2.3 雨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
   有关专家和学者对此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发现,在自然界当中,只有百分之二十的雨水被浪费,百分之八十的水分深入到地下。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各个城市的地面普遍存在硬化的情况,从而使得只有百分之二十的水分能够渗入到地下,而百分之八十的雨水被浪费,使得城市地下水无法得到及时的补充,造成了地下水资源紧张的局面。
   3、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探讨分析
   3.1 海绵城市理念下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
   在进行人行道和车行道的给排水设计工作,应当先进行深思熟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市政道路的车行道和人行道都属于非透水性路面,透水能力较弱,在降雨量较大之时很容易出现积水,给人们的出行安全和市政道路运营的正常秩序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也使得地下水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补充。将海绵城市理念应用到设计工作当中,从而提高道路的透水性,实现及时的对地下水进行回流,起到一石多鸟的作用,最大程度的减少路面的积水。
   在进行绿化带设计工作当中,同样需要将海绵城市理念考虑在内。如果地面具有极高的透水性,会使雨水在绿化带的雨水口聚集。通常情况下,绿化带的位置应当在路面下方十五至二十厘米之间,保证雨水口分布的均匀性。不仅如此,对于雨水管道系统和绿化带的衔接处,也需要进行妥善的处理。将溢流系统全面的应用到路滑带的建设当中,使得雨水收集系统和雨水管道系统之间实现有效的连接,从而使得在雨量较大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排水管道进行排放。
   3.2 衔接城市绿地
   如果道路周边存在城市绿地,那么将道路与城市绿地进行衔接,则能够对分流的作用进行充分的发挥,在LID源头渗透技术当中主要包含有下沉式绿地、植被缓冲带等;除了要对草沟进行种植之外,还有调节塘等技术。在不同的地域当中也有着不同的特点,因此也有着不同的绿地与道路的衔接方式,第一,如果有着比较丰富的水资源,则可以通过雨水截污净化技术,将水资源向绿地当中进行排放,从而使得径流洪峰得到降低;通过雨水花园、植被缓冲带则能够净化道路径流。第二,如果地区比较缺乏水资源,则可以考虑储存、利用雨水,路面雨水能够进入湿地,此后通过净化处理的方式就能够储存雨水,待以回用。
   3.3 海绵城市理念下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造价分析
   通常情况下,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是否能够顺利的完成,很大一部分去接与工程造价的合理性。正因为如此,在市政给排水系统的工程造价工作正式开展之前,需要现对整个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仔细的分析和考虑,以此来保证市政给排水工程的工程造价工作具有极高的合理性。首先应该对需要的资料和文件进行细致的搜集和整理,其中主要包括了设计图纸的材料、工程预算定额以及相关文件等。另外,应该对施工所用到的材料价格进行确定,保证价格的公平性与合理性。最后,需要对其进行造价分析,将收集上来的资料作为后期实际施工的根本依据。
   3.4 附属设施设计分析
   道路肩溝和路缘是城市道路工程项目的配套设施。路边的设施也是城市道路排水系统的重要设施。它主要分为两种类型:立边石和平边石。平边石的优点是可以保持与地面相同的高度,避免路面积水,意味着有效提高雨水进入绿化带的可能性,但是可能存在行车危险隐患。然而,立边石与和平边石的区别在于,其上缘高于路面,施工人员需要通过开孔,引导雨水快速排入绿地,提高控制雨水的能力。
   3.5 市政道路的给排水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在市政排水工程建设过程中,将道路两侧绿化带和侧分带设置为生物滞留带形式,用于调蓄和净化径流雨水,达到对雨水的收集调蓄效果,按照海绵城市要求在绿带较低点设置溢流式雨水口,井面比绿化带地面高15cm~20cm,为了发挥海绵城市设施建设效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开口路沿石,车行道内雨水分段汇集进入下凹绿地内,在路沿石开口处设置消能净化设施,即采用卵石平铺于雨水进入生物滞留带的入口处,净化初期雨水,同时减缓雨水对生物滞留带植物的冲刷。
   4、结束语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需要对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给予重视。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理念是一个符合生态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城市发展理念,基于该理念进行城市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能够大幅度提升城市雨水的排放能力,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张冬,雷海东.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9,4(07):166-167.
   [2]秦一奇.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9(03):108.
   [3]周玉萍,李孟,陈泉.忆峥嵘岁月 扬帆阔步启新程 仙桃市住建局改善人居环境纪实[J].中华建设,2019(08):20-23.
   (作者单位:上海千年城市规划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
其他文献
摘要:农田水利建设是我国农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及促使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当前农田水利建设发展的困境和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策略进行了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田水利;困境;突破;新时期     在农业发展中,农田水利工程是非常重要一部分。通过建设农田水利工程,可以更好的促进农作物生长,促进农业的发展,所以需要不断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该文总结了青草沙水库工程项目统计工作信息化管理的实践过程,介绍了通过统计工作信息化来规范流程管理、提高统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方法。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道路和桥梁建设工程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经济事业的重要基础,而这些高质量的建设不仅要具备安全性和耐久性,也要具备一定的美观性。然而,在道路桥梁建设中,裂缝是最为严重的问题,导致道路桥梁裂缝出现的原因来自方方面面,因此必须在施工过程中对道路桥梁裂缝进行弥补和预防,确保道路桥梁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鉴于此,本文就主要针对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裂缝成因及预防方法进行分析探究。  
该文在室内采暖条件下围护结构(墙与屋顶)保温控制指标已确定的基础上,依据窗墙相关性原理所导出的同一方向窗的传热阻与墙的传热阻相关性系数(它随窗墙面积比不同而变化)可
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实施审美教育的途径不可一概而论,而是必须在把握好自身特点的前提下,通过构建民办高校审美教育课程的新体系,组建专业的教师队伍,加强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审美
摘要:在我国经济正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与电力的强烈需求也促进了发电厂的发展,而我国现在的发电方式仍然以火力发电为主,作为火力发电新宠的超超临界机组成为了行业关注的焦点。火力发电盛行时期,由于超超临界机组具备超高参数和超低能耗的特点,以至于在火电行业倍受欢迎。不仅如此超超临界机组在节能环保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同时也契合了国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方针。为了确保超超临界机组能够在发电厂中持续、平稳的运作,
历史不断向前发展,使众多辉煌的记忆逐渐沦为尘埃,"集体记忆"也只是以模糊的方式传承着先辈们所认同或者习惯的历史,并且随时面临断裂或者"纯损"的危险。文化的传承、精神的
冠心病心绞痛可归属“胸痹”“心痛”等范畴。始载于《灵枢》,张仲景首次明确提出胸痹心痛,病机为阳微阴弦,本虚标实,创立瓜蒌薤白三方。宋代活血化瘀广泛使用。清代王清任创